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高考试题第 6小题 :氯化碘 ( 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 ,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HI和 HCl O     B.HCl和 HIOC.H Cl O3 和 H IO D.HCl O和 HIO《高考试题分析 (理科 1999年版 )》的分析推断是 :本题是一道信息迁移题 ,以考生没有学过的卤素互化物为素材 ,让考生对不同卤素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做出判断。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 H2 O =H Cl H Cl O,ICl与水反应跟Cl2 相似 ,关键在于判断 I,Cl两元素何者形成氢卤酸 ,何者形成次卤酸。与 I相比 ,Cl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 ,更易形成负化合价 ;与 Cl相…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了高中化学教材中对元素金属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与强弱判断的描述的不当之处,提出了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正确表述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有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 、化 合反 应 1. 反应规律:两种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差异越大,通常越容易化合。 2. 常见的化合反应。 (1)单质和单质之间。 点 燃 点燃 2Na Cl        2NaCl           S O2        SO = = 2        金属性强的单质与非金属性强的单质,容易化合;非金属性弱的单质与非金属性强的单质也容易化合。 (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水之间。 N a2O H O=2N aOH         SO3 H O=H SO4 2 2 2        若碱性氧化物对应的碱或酸性氧化物对应的酸易溶于水,…  相似文献   

4.
李长江 《中学文科》2009,(14):133-133
在高中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来判断相应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本人认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高中阶段对非金属性判断的主要依据有两点:第一,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来判断.第二,根据与氢气化合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其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但是仅根据这两点对有些元素的非金属性却不能判断,  相似文献   

5.
本指出了高中化学教材中对元素金属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与强弱判断的描述的不当之处,提出了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正确表述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有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氧元素和氯元素是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的两种元素,它们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难以讲清的问题.高中课本在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性质时指出:“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看出,氯和氧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那么,怎样比较它们的非金属性强弱呢?  相似文献   

7.
以往中学毕业生在对元素周期律递变规律的理解上,几乎一致地认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最高价的氢氧化物的碱性必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最高价氢氧化物的酸性必越强。换言之.认为氢氧化物碱、酸性的强弱取决于其中心原子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认为两者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是中学“元素周期律”教学中的误区。分析这误区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如下两个:1.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其最高价氢氧化物碱、酸的强弱恰好呈现如下相似的递变规律: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
如何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素的金属性指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金属阳离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的能力,或形成化学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于该原子的倾向。在中学阶段可用以下方法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一、元素金属性的判断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强度判断。金属元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强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例:N a能与冷水剧烈反应,而M g只能和热水反应,故N a的金属性比M g强。而M g与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的程度比A l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程度剧烈,故M g的金属性又比A l的强。2.根据元素形成的最高价…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初学元素周期律,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碱性变化;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递变规律;根据同周期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变化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半径的递变;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递变,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递变规律;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变化确定元素的非金属性变化、原子序数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习题或号题中常见这样一个反应:2KClO3+I2(?)2KIO3+Cl2.对于该反应,很多同学常提出如下的两点疑问.疑问一:在该反应中,I2将KClO3中的氯元素置换出来,生成了Cl2,由此认为该反应属于“非金属性弱的置换非金属性强的”,违背了“活泼非金属置换较不活泼的非金属”的一般置换规律.  相似文献   

11.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灵魂.学习化学必须充分熟悉元素周期表的架构,熟知元素周期律的内涵,明确"位-构-性"的来龙去脉.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知识的学习主要要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周期数和族数的本质,记住1到36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掌握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变化的原因;(3)能够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并能设计实验预测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4)将"位-构-性"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理论等融合在一起,拓展视野,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2.
"氮族元素"一章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存在的疑问较多,为便于同学们学习时掌握,笔者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分析.一、氮气有关疑难点分析1.N比P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为什么氮气却反而比白磷活泼性弱?答: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磷元素强.而物质的活泼性与其分子内的  相似文献   

13.
氧元素和氯元素是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的两元素,它们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难以讲清的问题.高中课本在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性质时指出:“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看出,氯和氧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那么,怎样比较它们的非金属性强弱呢?中学化学课本中指出:“一般说来,可以从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  相似文献   

14.
阿氏常数、阿氏定律、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元素及其离子的氧化还原性强弱判断、化学键及晶体类型等是高考的常考知识点.下面对这几个知识点进行释疑、辨析、归纳;通过典型试题的详析,展示解题方法和技巧;配备检测题,以利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和进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元素性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律是无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化学教材中论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时,经常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大小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标准,例如“氟非金属性最活泼,所以合成的氟化氢最稳定……;碘非金属性较弱,生成的碘化氢不稳定”①在一些大学教材中,也时见把同主族元素形成的相同类型化合物的热  相似文献   

16.
“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可以从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或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如果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或者它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容易且稳定 ,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就强 ,反之则弱。”这是 1 997年在山西、广西和天津三个地区启用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 (试验本 )第一册》第五章研讨元素周期律时所指出的内容。笔者认为“上述”有两处不妥 ,一是氧化物应为最高价氧化物 ;二是不能完全根据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去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本文仅讨论后者。“试验本”相应的一些辅…  相似文献   

17.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递增以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同主族元素则随着核电荷数递增以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根据这个规律,已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可以从上下左右四种元素确定该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在中师课本第一册中有这样一道作业题:比较氧、硫、氯的非金属性强弱。按照元素周期律氧和氯都比硫的非金属性强,那么氧和氯的非金属性强弱就不那么明显了。根据哲学上由量变到质变这一普遍自然规律的启示,找到一个定量的简易判断方法。我们知道:在同一主族中,元素随着电子层数(周期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而在同周期中,元素随着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可见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与其金属性、非金属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来表示,式子中A为元素所在主族数,n为元素所在的周期数,R为A与n的比值,根据R值的大小就可判断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R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R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当R>1时,元素主要显示非金属性。如氮:R=4/2=2.5,2.5>1所以它是非金属;碳:R=4/2=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N,N,N′,N′-四(2-羟乙基)-1,3-间甲苯二胺。在30℃,pH7.20的条件下,研究了该配体与Ce(Ⅲ)形成的金属配合物对双(对硝基苯酚)磷酸酯(BNPP)的催化水解反应,探讨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对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建立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获得了催化水解反应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中活化的羟基作为亲核物种对磷酸酯有强的亲核反应能力,能有效地促进BNPP的水解。本文同时还研究了pH对BNPP水解反应速度的影响,获得了酸离解常数。  相似文献   

19.
<正>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习中的很多相关知识及研究都是依据元素周期表进行的,有着"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重点主要有:(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2)第2、3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第ⅠA族和ⅦA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5)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等。一、元素周期表知多少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  相似文献   

20.
在所学的有机物中,酯和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在与生命活动相关的基本营养物质中,二糖和多糖、油脂、蛋白质等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以水解反应作为知识主线学习本章知识,可以提纲挈领,把握知识联系,提高学习效率.一、基本营养物质的水解反应1.油脂的水解跟酯类的水解反应相似,在适当的条件下(如有酸或碱在加热条件下),油脂跟水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相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