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实施的主要平台还是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那么教师与学生间应该如何处理好应有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如何实现有效的结合.本文拟从和谐数学课堂的角度做一些肤浅的探讨.一、分析和谐课堂内涵,明确实际教学目标什么是和谐的数学课堂?这还需要从和谐课堂的定义说开去.有专家认为,所谓和谐课堂,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一语道出了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这既是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对人类自身素质的要求,又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使社会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4.
"和谐课堂"指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配合默契,相互促进.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二者相得益彰,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说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如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如何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由此可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莉 《陕西教育》2004,(9):42-42
在数学课程中,如何认识并处理好数学学习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愈来愈成为构建21世纪数学新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数学课程改革中,除了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外,相应地数学课程目标内容、数学学习评价目标等等,都相应地做了改革。首先在数学课程目标中强调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即数学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和富于想象的过程,教学中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数学的过程再不是令学生生畏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如何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思考、探索,促进数学的真正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由此可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小学数学教材,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新教材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何在课  相似文献   

12.
"和谐"指事物或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学校教育的和谐旨在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课堂的和谐是指以人为本,在教学活动中师生能充分交流、默契地协调与配合,促使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以适应人的终身学习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由此可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特别是常规性的练习训练)中,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呢?笔者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新课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向发展.那么,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和谐”的教育思想.在全面深入进行教改的今天.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李巧云 《成才之路》2009,(11):25-2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而这个全面、和谐的发展最终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就是德育.到目前为止,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大有人在,但内容一般仅限于将小学数学教学看成一种附带着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而并没有将数学看成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而在社会文化的再现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那么我们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老师为学生构建和谐课堂,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加融洽、轻松且利于学习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打造和谐课堂,可以充分激发出初中生参与数学问题讨论的热情,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思考、讨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这对于锻炼初中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有效构建和谐数学课堂,是当前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四要素以及相关重点内容等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有关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其中关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处于核心地位,要求凸显数学课程与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一起成为数学课程的四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