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很多学生的创新思路往往会与教师预设方案不符,有些教师认为这些学生的想法不符合实际,不愿意因为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打乱教学计划,甚至会采取回避、命令等措施压制学生的思想,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严重束缚了学生积极的求异、批判性思维,更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何确定生物课堂有效的交流形式来提高交流的有效性是当前生物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永军 《考试周刊》2013,(83):147-147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从生物新课程标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施教之功,贵以引导。成功的引导,可给学生以拨开迷雾,豁然开朗之感。教师尽可能为学生引导出最佳思维路径,但不代其达成结论。在教师有效地引导下,学生可尽情地在生物知识海洋中遨游,在生物课堂上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导 正课堂教学中,会发现学生对有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生物教学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记笔记,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生物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本文介绍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并对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现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谈几点想法。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 有了质疑才有创新,可是多年来,我们教师总认为学生很难提出有参考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想法提出后往往认为很幼稚而不以为然,没有给予重视,肯定和鼓励,甚至还持着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不仅是学生学好生物这门课程的必要条件,同时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内容也会带来很大的积极影响.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探讨》为课题,从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必要性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策略,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7.
阮爱华 《考试周刊》2011,(77):195-196
在传统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正向思维的学习,即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从正面来理解或许比较难,但是从逆向思维的反面来讲,则会使问题简单化,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与初中简单直观的生物知识结构不同,高中生物教材更注重从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出发,对知识难度及抽象思维的要求更高了,强调内容的专业性,突出了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学为例,谈谈关于学生思维训练的一些新想法。  相似文献   

9.
学生们的思维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备课中,我们强调"备学生"是很有道理的,但无论我们准备得多么充分,在数学课堂上,总有师生的思维不"合拍"的情形,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思维的最新、最近发展.老师们总希望学生的想法具有独创性,因此不惜用新的教学情景去吸引学生的目光,这表现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独创性,但结果是否如愿,当然有待于课堂检验.但数学教师首先应弄清数学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数学问题的本质,进而用数学的思维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现实世界,才能使数学服务于现实生活,服务和指导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学习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对有些问题提倡同学换个角度思考,使学生触类旁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达到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创新思维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实质与核心.人类社会的任何一项创造发明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其创新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努力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尤为重要.本文综合论述了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111页和第二册70页中都设立了"批判性思维"栏.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有什么意义呢?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3.
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提问不仅在生物教学中起到引线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改善;不仅有助于生物课堂教学,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激活思维,发展能力。生物学教师应该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合理设计问题,以真正达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苏子文 《科学教育》2005,11(1):32-33
目前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只着重于教,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越俎代庖的结果,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造成了教师未言学生不敢言,书本上未讲的学生不敢想不敢问的局面。长此下去,必然导致把“生物”教成“死物”。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书本。这样不但违背了生物教学的自身规律,而且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甚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柴金萍 《成才之路》2022,(6):119-122
思维导图具有逻辑性、清晰性等诸多优势,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在生物教学设计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串联生物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文章阐述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提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增加师生互动、解决生物问题、记录笔记、实现课后...  相似文献   

16.
浅谈生物习题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生物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生物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7.
借鉴并运用有声思维理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出声思维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引导学生交流创新。学生通过表达,可以从有亮点的想法中品味思维之精妙,从有瑕疵的想法中发现思维之不足。有声思维能助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生物学习中,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极好的方法。由于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等特点,很多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去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笔者在高三生物习题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元认知理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实现“学会”向“会学”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汤恒 《学周刊C版》2019,(19):83-83
生物复习对于高三学生而言是个非常庞大的学习工程,因为生物与化学、物理不同,其有着更多需要学生着重记忆的一些知识内容,而对于那些不擅长记忆的学生而言,复习生物将会带来很大的学习负担。如果生物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编织”出一个结构清晰、重点内容突出的知识框架,让学生能够“俯视”这些内容,就可以更好地把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知识内容串联起来,使得学生可以由点及面,仅需要记忆这些思维导图就能够尽数掌握绝大多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和复习效率,体现出思维导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施教之功,贵以引导。成功的引导,可给学生以拨开迷雾,豁然开朗之感。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教师尽可能为学生引导出最佳思维路径,但不代其达成结论。在教师有效地引导下,学生可尽情地在生物知识海洋中邀游,在生物课堂上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