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施岗位见习与就业对接计划,有计划地组织广州生源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1-3个月的就业见习,广州市人事局将在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等50家单位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使用好、开发好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介绍了处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和创业园建设的现状;最后,对安徽省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据     
40%2011年昆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大型专场招聘会在昆明人力资源中心举行,现场来了160多家用人单位和10多家市级就业见习基地,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33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就业见习岗位600余个,而往年的就业见习留用率达到40%。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发布《2015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点》,其中,要求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低于80%,未来三年实现自主创业人数不少于6万人,并将重点建设100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组织不少于1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日前,广西首批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挂牌仪式在广西人才市场举行,获得首批挂牌的38家见习单位将为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积累就业经验提供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也应运而生。但是高校就业见习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权益得不到充分维护,影响了高校就业见习工作的实际成效。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过程中权益受损的现象和原因,探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权利维护的路径,对于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合法权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就业见习制度"是为了帮助回到原籍的、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而推出的政策.本文通过对见习基地管理人员、见习生双方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阐释"学士后"制度(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利弊,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和解决措施,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福建日前举行的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透露,该省将在3年内建立120家省级见习基地,为毕业6个月以上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见习服务,使其逐步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医学院校毕业生因其专业性较强和地域的限制,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的提出和运行适应和符合了市场需求,为其开辟了新的领地,已逐渐成为地方医学院校成功就业的新的支撑点。见习基地建设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创新,见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机制的创新。见习基地的建设应根据宏观协调,整体联动的原则,互利双赢的原则。同时,还应建立双向选择的网络平台,建立对见习基地单位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广西教育》2011,(27):36-36
本刊讯 日前,南宁市开展10大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这10大活动分别是: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摸底调查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活动、第三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认定工作、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活动、“邕城创业行”主题活动周活动、夏季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活动、编印并向驻邕各高校发放《南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活动以及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7部门共同制定《"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计划要求,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并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那么,如何行之有效的落实这一计划,解决当前实习中出现学生找不到实习岗位、企业招不到学生等诸多问题,记者邀请多方专家和企业人士共同来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政府部门推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并没有收到预期实效,其根本原因在于就业见习的性质及其法律关系不明确,在制度规范和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立法缺失.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参加就业见习具有学习权和就业权的属性,与在校生实习和毕业生岗前见习或试用都有区别.就业见习是一种弹性用工和灵活就业形式,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非标准劳动关系.在立法上,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适时出台全国性立法;适当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对就业见习的非标准劳动关系加以调整和保护,有效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就业权益.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2004,(1):60-60
据新华网讯近日,广州市人事局对外发布:明年广州预计需求两万名以上非广州生源本科以上毕业生,对非广州生源本科毕业生,只要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和国家四级以上英语证书,广州仍将敞开接收。据广州市人事局局长江云介绍,2004年广州市属用人单位将需要1.4万名非广州生源本科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如果加上中央、省驻穗单位,全市对非广州生源本科毕业生总需求数将超过两万人,其中企业需求约占70%以上,此外,2004年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2万人,预计明年在广州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4万人。据悉,由于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学历层次不高,而且…  相似文献   

14.
今年.湖北省将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首批安排3万名高校毕业生带薪见习。当前.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15.
做好大学生就业见习工作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2022年公布的45个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沈阳市名列其中,同年沈阳市推出了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为调查内容,通过剖析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问题,挖掘深层次影响因素,提出了政府、企业、高校和毕业生“四维一体”的“稳岗位、促就业”的就业见习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杨晨光 《成才之路》2009,(13):I0013-I001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和共青团中央等七部门近日下发通知。实施“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2009年至2011年。组织100万名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今年计划任务是30万人。  相似文献   

17.
《继续教育》2009,(5):63-6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和共青团中央等部门最近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抓紧实施《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按照计划,从2009年到2011年,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相似文献   

18.
张永琪 《成才之路》2009,(8):I0003-I0003
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湖北省今年将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首批安排3万名高校毕业生带薪见习,地方财政给每人每月付薪100元,接纳见习单位给每人每月付薪不得低于500元。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研究》2004,(3):39-39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举办首次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训练推介会361名还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这里与用人单位达成了见习意向杭州市就业局局长牛富英说这次推介会上的见习岗位是政府专门针对往届生推出的今后会逐步扩大范围推介会上杭州市20家见习基地企业进场设点共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毕业生见习工作在各地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主体认识不到位、客体理解有偏差、基地建设较盲目、管理流于形式等几个方面。就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就业见习工作的有效实施和开展,笔者有针对性地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