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书局     
《全国新书目》2012,(12):93-95
1942:饥饿中国孟磊、关国锋、郭小阳等编著2012-12 30.00元978-7-101-09049-9这是交织着饥饿与恐惧的一年,中原大地,饿殍载道。这是1942年,一场大饥荒正在肆虐。时隔70年,《河南商报》派记者沿当年难民逃亡线一路向西;历时半年,行走3000里,搜集第一手历史细节,重返几经变迁的历史现场,访问历经劫难的灾荒亲历者,力图复原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用其一生的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为此、中华书局约请国内知名学者,精心选择了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     
《全国新书目》2013,(3):78-80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梁晓声著2013-436.00978-7-101-09258-5著名作家梁晓声思想随笔精选《中国人,你缺了什么》,收录1993-2013二十年间随笔43篇,思考国家责任,呼唤社会良知,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走近藏传佛教王尧著2013-332.00978-7-101-09232-5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3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提到中华民族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时,举出了从老聃到陈毅82个人的名字。这82个人物,可以说是我们祖国历史上的精英和骄傲。我初步数了一数,在这82个杰出的人物中,除了极少数的几位如陈胜、吴广等几个农民起义领袖和卫青等武将而外,几乎每个人物都有著作保留下来,至今仍被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整  相似文献   

5.
6.
7.
8.
《出版史料》2005,(4):125-125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华书局重新起动整理点校“二十四史”与《清史稿》。因此中华书局就邀请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的教授、学者来中华书局工作,著名书法家、学者启功应邀点校《清史稿》。启功与中华书局有特别密切的关系,称中华书局人为“老同事”,不仅为中华书局出的书题写书名,估计总得在百种以上,而且自己的书稿大部分交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元旦,是中华书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日。七十年间,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书局也经历了新旧中国两段历史途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华书局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出版企业。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促进教育事业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它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是我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第二大民营出版社,于1912年元月1日,由陆费逵(伯鸿)、陈寅(协恭)等人在上海创办成立.虽说,中华书局最初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体变更而带来的出版商机,但中华书局能在以后的长期出版岁月中,无论是整体的出版实力,还是每年的出书规模,都稳坐出版界的第二把交椅,则不能不说是中华书局在经营上筹划有道、经营有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何振 《兰台世界》2015,(5):13-14
本文主要从灵活多样的人才管理、科学严密的财务管理、产品的精品化和经营多元化的生产管理和危机管理的方面,研究了中华书局民国时期的管理模式,旨在为当今企业和出版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00年前,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坚信清政府必将被推翻,也深信以教育启蒙民众、培育共和国国民是中国必行的出路,由此为理想创建的中华书局第一次在自己出版的教科书中写下了"自由""共和"的字句中华书局的办公楼隐藏在一片半旧的建筑群中。楼内的一面墙上用雅致的红字镌刻着一段话:"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灵活多样的人才管理、科学严密的财务管理、产品的精品化和经营多元化的生产管理和危机管理的方面,研究了中华书局民国时期的管理模式,旨在为当今企业和出版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引言)上一期我们曾为大家介绍香港三联书店的重点书消息,今期的主角,是一直以“宏扬中华文化,普及民智教育”为己任的香港中华书局。中华书局在香港已有将近八十年的历史,现时主要以编辑出版及书店零售为两项主体业务。出版业务方面,除了拥有“中华书局”的品牌,还有附属品牌“中原出版社”及“开明书店”,出版不同定位的出版物,满足读者的广泛需要;零售业务方面,中华书局现在全港拥有四家门市,其中位于九龙区的油麻地分局最近定位为“人文科学图书专门店”,锐意以综合书店的形式为读者服务。新书推介之一——《与CEO对话》彼得·杜拉克(…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成立于民国元年元旦,距今已有七十年的历史了。它的诞生,有那么一段小小故事: 中华的创始人陆费伯鸿,他是编纂《四库全书》桐乡陆费墀的后人,名逵,以父名芷沧,因字少沧,任职  相似文献   

16.
1月12日,中华书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会,隆重纪念书局创建70周年。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友渔、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王子野在会上讲了话。 1912年元旦建立的中华书局,是由辛亥革命时期的出版家陆费逵先生创办的。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华书局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也出版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少儿读物、重要古籍和语文工具等方面的图书。1958年后,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书局是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私营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喆 《新闻大学》2002,(1):54-58
一、建国初期私营报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 在建国进程中,中共中央对私营报业实行了区别对待的政策:没收军管反动报纸,保护进步报纸,对中间性的报纸允许登记后继续出版。据1950年3月新闻出版署统计,全国共有报纸336家,其中私营报纸58家(另有公营报纸257家),占总数17%左右,这里面包括解放后准许继续出版的(如《大公报》)、批准恢复的(如《文汇报》)和新创办的(如《亦报》)。①估算下来,当时中国私营报纸数目约在60家左右。但到当年6月底,私营报纸数目减为43家,到11月底为39家,到12月底为34家;到1951年4月底为31家,到8月下旬,只剩25家。其中除了少数如天津《博陵日报》因出现歪曲政策报道而被停刊外,主要是两种结果:一是由于报纸销路下降、广告减少,经营难以为继而停办;一是公私合营被改造为党报。  相似文献   

20.
喇嘛教又称“藏传佛教”。13世纪后期,由于元朝统治阶级的扶植,传人内蒙古地区。后经明、清两朝得以逐步发展,清代则是喇嘛教最兴盛时期。清朝极力推崇喇嘛教,企图“以黄教柔顺蒙古”,用宗教神权来愚弄和削弱蒙古民族,在宗教迷信充斥整个民族与社会生活领域的情况下,蒙古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受到了沉重的压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