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8.
9.
10.
中华书局是我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第二大民营出版社,于1912年元月1日,由陆费逵(伯鸿)、陈寅(协恭)等人在上海创办成立.虽说,中华书局最初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体变更而带来的出版商机,但中华书局能在以后的长期出版岁月中,无论是整体的出版实力,还是每年的出书规模,都稳坐出版界的第二把交椅,则不能不说是中华书局在经营上筹划有道、经营有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灵活多样的人才管理、科学严密的财务管理、产品的精品化和经营多元化的生产管理和危机管理的方面,研究了中华书局民国时期的管理模式,旨在为当今企业和出版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00年前,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坚信清政府必将被推翻,也深信以教育启蒙民众、培育共和国国民是中国必行的出路,由此为理想创建的中华书局第一次在自己出版的教科书中写下了"自由""共和"的字句中华书局的办公楼隐藏在一片半旧的建筑群中。楼内的一面墙上用雅致的红字镌刻着一段话:"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灵活多样的人才管理、科学严密的财务管理、产品的精品化和经营多元化的生产管理和危机管理的方面,研究了中华书局民国时期的管理模式,旨在为当今企业和出版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书局成立于民国元年元旦,距今已有七十年的历史了。它的诞生,有那么一段小小故事: 中华的创始人陆费伯鸿,他是编纂《四库全书》桐乡陆费墀的后人,名逵,以父名芷沧,因字少沧,任职 相似文献
16.
17.
18.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私营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国初期私营报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 在建国进程中,中共中央对私营报业实行了区别对待的政策:没收军管反动报纸,保护进步报纸,对中间性的报纸允许登记后继续出版。据1950年3月新闻出版署统计,全国共有报纸336家,其中私营报纸58家(另有公营报纸257家),占总数17%左右,这里面包括解放后准许继续出版的(如《大公报》)、批准恢复的(如《文汇报》)和新创办的(如《亦报》)。①估算下来,当时中国私营报纸数目约在60家左右。但到当年6月底,私营报纸数目减为43家,到11月底为39家,到12月底为34家;到1951年4月底为31家,到8月下旬,只剩25家。其中除了少数如天津《博陵日报》因出现歪曲政策报道而被停刊外,主要是两种结果:一是由于报纸销路下降、广告减少,经营难以为继而停办;一是公私合营被改造为党报。 相似文献
20.
喇嘛教又称“藏传佛教”。13世纪后期,由于元朝统治阶级的扶植,传人内蒙古地区。后经明、清两朝得以逐步发展,清代则是喇嘛教最兴盛时期。清朝极力推崇喇嘛教,企图“以黄教柔顺蒙古”,用宗教神权来愚弄和削弱蒙古民族,在宗教迷信充斥整个民族与社会生活领域的情况下,蒙古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受到了沉重的压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