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隐性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开发少先队活动的资源,丰富学校德育工作,是建立少先队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性影响,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性的联系,各种隐性课程因素以间接和内隐的形式,曲折地反映着社会和学校德育的内容和要求,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因此,重视并充分运用隐性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3.
学校德育可分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两个方面,二者有机互补,形成学校德育工作 的合力。学校的隐性德育包括物质性、制度性以及文化-心理性隐性德育三个方面。其中, 实现中学制度性的隐性德育的优化,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目前在学校制 度 方面存在的隐性德育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实现制度性隐性德育的优化,进而增强 中学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营造良好的德育心理背景○刘善泳(石城县横江中学)德育重在潜移默化,于是对德育工作中隐性因素的分析和利用便成了德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笔者以学校德育工作为例,试就隐性因素中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心理背景)作一些肤浅的分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文简要分析了隐性课程的作用和内涵,探讨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作用,以期引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学校和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关注,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很重要的隐性教育方式,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隐性德育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它作为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研究。但隐性德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显性德育所预期的目的.它的全面实施,会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呼唤现行德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王文芳 《文教资料》2011,(5):143-146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有多种。隐性课程作为一条重要的德育途径,与正规课程相比,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隐性课程德育功能主要表现为: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德育应充分挖掘隐性课程教育因素,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结构主义叙事学注重研究文本的共时性结构,形成一种静态主义的研究模式,但是近年来,西方叙事学逐渐重视对叙事进程的研究.很多叙事作品具有两种叙事进程,一种是显性的,另一种是隐性的.大部分学者只注意到了作品的显性叙事进程,却忽略了隐性叙事进程,也就忽略了作品的潜文本,而这种潜文本往往更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与显性文本构成互补或解构关系.《生死疲劳》也存在一个隐性叙事进程,这个隐性进程对小说的显性文本构成了挑战,形成了颇有意味的反讽效果.对其进行分析,以探讨这个隐性叙事进程与显性叙事进程所构成的张力与反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学校德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命门”,借力中国式现代化智慧助力学校德育工作振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千年大计。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正面临三重挑战,即青少年价值失序的风险、学校德育空间挤压的风险、全球伦理塌陷的风险,学校德育工作正处在“大变革”的前夜。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协调的学校德育现代化之路是走人本之路、中国之路、世界之路,共创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学校德育新形态。面向未来,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方向是立足人本理念、本国实践、世界格局,着力构筑人本化、文化型、世界性的学校德育理念与实践形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论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性影响,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性的联系,各种隐性课程因素以间接和内隐的形式,曲折地反映着社会和学校德育的内容和要求,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因此,重视并充分运用隐性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必将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生长点,德育课程化和学科德育成为基层学校德育实践者关注的焦点。德育课程化是德育方面的重头戏,学科德育是全员德育的具体体现。如何理解德育课程化与学科德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实施学校德育,是学校德育必须明确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囿于传统的教育章法,而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赋予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客观要求。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式由显性向隐性、由客体型向主体型、由严管型向广导型、由单一型向差异型、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批评型向激励型等德育方式转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必将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生长点,德育课程化和学科德育成为基层学校德育实践者关注的焦点。德育课程化是德育方面的重头戏,学科德育是全员德育的具体体现。如何理解德育课程化与学科德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实施学校德育,是学校德育必须明确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薛莉 《中国德育》2006,1(10):15-17
隐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存在于学校课程、学校制度和学校文化等三个领域。与显性德育相比,隐性德育的特点是:隐性的实施方式与明确的教育意图;潜在的内容与丰富的载体;影响的长期性和不可测量性。  相似文献   

16.
隐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显性课程、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等加以表现。隐性德育包括教师的人格、师生关系、学校文化等方面.并对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诸方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化学教育、化学史、化学教师人格魅力等这些隐性课程对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的潜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整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中,邓小平并未对学校德育工作作过一次专门讲话.但只要一涉及党的思想战线工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学校教育工作,邓小平同志都会谈到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培养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这不仅反映出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而且充分表现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始终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来看待学校德育工作,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对隐性课程的探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许多教育学家认为隐性课程是德育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学校德育、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朱莲萍 《现代教学》2013,(10):50-51
德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坚持这个原则,一切从这个原则出发,学校德育就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我校努力以人的成长为核心构建起多元德育课程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一、丰富德育隐性课程《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十分明确地提出"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隐性课程,是达成学校德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与我们全体教师直接相关的艰巨任务。课堂是学校实施"两纲"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