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海云 《体育世界》2013,(6):100-101
新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三级课程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实施以来,校本课程成为了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和关注。但笔者在我校体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实际教学工作及与兄弟学校间学习交流过程中,也发现当下体育校本课程存在了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模式的两极化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
交流长廊:提高体育教师课程理论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改革政策发生了空前的重大转变: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方本位,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被提到议事日程,体育教师的职能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体育教师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教的问题,而不探讨教什么的问题,体育教师扮演的只是“教练员”的角色:而今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决策权力日益增强,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与评价者。  相似文献   

3.
对开发体育校本教材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课程改革的第6个目标。“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种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将会更加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这里谈谈对体育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国家集权制课程管理体制,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校本课程的概念、作用与意义、要求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国家集权制课程管理体制,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至此,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也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笔者在对校本课程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校本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表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我国中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既必要又可行。  相似文献   

6.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及分析法,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相关概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目的在于统一认识,为进一步研究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为各个学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改革政策发生了空前的重大转变: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方本位、学校小位的课程发展被提到议事日程,体育教师的职能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体育教师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教的问题,而不探讨教什么的问题,体育教师扮演的只是“教练员”的角色。而今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决策权力日益增强,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与评价者。体育教师由“教书工匠”、“教学机器”转变成了课程研究、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因此,提高体育教师课程理论水平,增强体育教师参与课程开…  相似文献   

8.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课程决策权力主体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现阶段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地方、学校是明显具有国家权威性质的课程决策权力主体。除此之外,从满足体育课程不同利益需要出发认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是体育课程的决策权力主体。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以来,本校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对以“走”为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课程的开发。现呈现如下,与同行们商榷。1、向后绕步走目的: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增加膝  相似文献   

10.
周信德 《精武》2012,(2):29-30,3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目前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已经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校本课程的几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开发的原则、开发的模式、开发的程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探讨了体育隐蔽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为体育隐蔽课程开发、实施拓展了空间,国家、地方、学校3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为体育隐蔽课程的开发、实施夯实了基础,体育隐蔽课程开发既必要也可行.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即针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的差异,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据此,分析了民间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高校体育专业开设冬季户外运动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教学要求和落实体育与健康标准中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培养体育教学人才要求,对东北地区高校体育专业开设冬季户外运动课程进行探讨.冬季户外运动课程是一门充分利用地域特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包括冰雪运动、冰雪游戏、冬季拓展运动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提高身心素质,形成冬季户外运动基本技能.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冬季户外运动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4.
戴淼元 《体育师友》2010,33(2):9-11
三级课程管理的实施,使得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定向运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考虑学校自身校园环境的特点,重视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树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全面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逐渐形成校本特色。定向运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起到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级课程管理的实施,使得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定向运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考虑学校自身校园环境的特点,重视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学生队伍建设。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树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逐渐形成校本特色。定向运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起到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金燕  季浏  汪晓赞 《体育学刊》2007,14(7):126-128
对江苏等8个省市的14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调查。调查发现,83.3%的地市已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已有68.4%的学校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课程;79.2%的教师已经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影响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因素前3位是校领导的支持力度、教师的能动性及场地设施条件。反映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总体上是好的,但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注重创新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新时期我国由集权化的体育课程管理体制向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演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新时期体育课程三级管理体制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应进一步健全中央课程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力的划分;制定地方课程管理权力的限度;并加强对其监督和制约;建立系统的体育课程管理规范;改革单一、陈旧的体育课程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开发日益成为广大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关注的热点。我校申报了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关于开发校园锅庄舞的选择和利用校本课程的研究"的课题(课题批准GS[2011]GHB156)。本文结合课题,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对我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在  相似文献   

19.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既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可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特色,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强化、补充、拓展。校本教材作为校本课程的外显和校本课程实施的载体,能有效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此,笔者就体育校本教材的编写提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吴健  陈及治 《体育学刊》2005,12(5):98-100
阐述了课程管理体制的内涵、模式及发展方向.在分析了我国单一的集权型体育课程管理体制不足的基础上,从课程形态和课程管理两个方面对三级体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并以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构建为实例具体说明这种三级管理,最后提出了实现三级体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