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最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已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体育锻炼不需要昂贵的花费,不需要占用很多的时间,但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发展,同时增强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在大学体育的理论教学中,最常应用的就是激励式教学与唤醒式教学,为了这一目的,笔者对大学的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激励教学和唤醒教学进行分析,并解析其是如何应用到体育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2.
缪虎 《中华武术》2020,(5):69-70
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兴趣觉醒的心理过程,唤醒他们的自然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学习资源、趣化学习方式、简化学习流程,让学生的体育学习"活"起来、"乐"起来、"美"起来。通过学生体育学练的倾情努力,让学生的生命置于一种自然的勃发状态。  相似文献   

3.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增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是启蒙教学,要使学生能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接受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摒弃旧的教学思想,在激励、唤醒和鼓舞  相似文献   

4.
任伟 《体育教学》2011,31(2):59-60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出发,唤醒学生原有的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谓激励,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产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变化,施以一种激励性的反馈信息。通过激励,可以巧妙地使学生形成一种兴奋、好学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在田径教学中常用的激励方法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生命安全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相结合,唤醒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提高其预防危机、突发事件的能力,文章探索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研究认为生命安全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在教育目的和作用上具备一致性和共同性,是帮助学生健康发展、预防危险和适应社会的有力手段,其两者融合下的教学是可行的。为此提出结合运动内容、结合课堂游戏、结合意外事件、结合理论教学的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路径,以期为高校体育课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智慧技能,是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引申到体育教学中,则是利用已有概念、经验和规则拓展原有技能,以放大学习效果,形成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当前的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并且要让学生学好,学对,学以致用。不仅要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还要通过体育教学唤醒学生的智慧技能,使学生在学做合一的智慧技能行动中进行学习与生活,发展各方面能力,提高个人素  相似文献   

8.
徐勇 《体育师友》2001,(5):39-39
人类天生就有各方面创造的潜能,而体育教学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利用体育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的激发或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泼、快乐、健康、进取的境界中,创造性的体验、感受、想象与表现。  相似文献   

9.
李大春 《体育科技》2006,27(3):73-76
采用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对广西农村初中学生在体育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身体锻炼习惯以及学习能力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较明确,但学习的主动性和充分运动的激情没能得到有效唤醒,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心不足,他们对体育的感性认识优于理性认识。文章提出,应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内驱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努力发掘体育课程资源,以满足农村初中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王振靖 《灌篮》2021,(3):16-16
高校篮球课程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下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兴趣不足;师生沟通不畅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篮球教学创新发展。应该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最优化、科学性等原则,推动篮球教学改革。从优化篮球教学方法,采纳游戏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重新唤醒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其参与篮球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活动中伤害事故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因素,加之高校领导对体育活动安全意识不强,体育伤害事故频频发生,给高校体育教学敲响了警钟。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提出体育安全条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应用意义,提出了:高校伤害事故分类;学生意外伤害防护对策与紧急处理;保险和理赔;法律保护与处理程序等,以期为高校领导、体育X-作者、在校学生、学生家长提供理论和实践帮助。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指导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现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存在的缺陷,通过文献梳理、历史借鉴、综合考量与逻辑推理,重新构建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为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认为:(1)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要求,是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为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指明了方向;(2)重构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体育修习、健康促进、思政品德领域目标,突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科特征,凸显了新时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3)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上承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下接学校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及活动,符合学习层级理论并同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有效对接;(4)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落实,在学校体育各项活动中切实贯彻,具有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论体育美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体育美育界定的理论基础上,阐述了体育美育的功能,并认为体育美育功能具有多元性。进而指出:体育美不仅是一种体育的价值追求,更有实践的可能性;倡导体育美育既是体育科学与哲学的需要,更是我国体育现代化实践的必然要求;体育美的三种主要形态是讨论体育美育实践问题的依据。因此,加强体育美育的研究对于当代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与区域互动发展可以充分挖掘学校体育的体育人力、物力资源优势与社会服务功能,使学校体育实现由固守一隅的“象牙塔”向辐射区域的“体育服务基地”的转变,增强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动力。更重要的是,二者的互动发展能有效解决区域体育所面临的内部主体相互支撑力度不够、互动机制不畅以及区域体育不平衡等实际问题,为区域体育的合理规划奠定基础,进而实现区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拓展学校体育区域服务职能、强化学校体育的区域体育文化培育与创新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15.
从体育教育的信息化、体育教育的科学化、体育教育的终生化、体育教育的开放化、体育教育的超前化、体育教育的素质化等多视角论述了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揭示了现代体育教育在新世纪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快乐体育思想的理性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乐体育既是一种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理论基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论与教材理论的体育教学实践体系。在快乐体育正为我国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与实施的今天,我们对快乐体育的起源发展,快乐体育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学习与引进快乐体育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地探索,对于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普及和实施快乐体育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校体育的问题在于偏离体育本身。而体育本身,就是体育之所是。对学校体育本身的思考应从重外在工具理性向重内在本体回归,凸显其终极的本真意义。学校体育作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尽性"应是其意蕴所在。"体育的尽性"是注重人的独特生命的体育,是面向完整人性的体育,是自主自由的体育,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它是以实现人本主义的体育理想为最终目标的一种体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要从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生活化着眼,即体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的生活化、体育教师的生活化、体育教学目标的生活化、体育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敏学  宋强 《体育学刊》2005,12(1):87-89
围绕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就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研究、体育课程、体育师资培养、体育物质条件等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原因和结果及整合的理念与途径作出了初步探讨。结论:“制度课程”与“二元论”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根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不利于两者的横向融合和体育课程的创生;“体育课程教学”,即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体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教学事件,是促进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新理念;理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促进体育课程论专家与体育教学论专家的平等对话、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是推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