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免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严重阻碍了学生智能的发展。如何克服呢?我认为.对于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但有些常见的、易犯的错误.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多次强调。总有学生屡教不改.一错再错。还不如改变一种方法.通过精心设计”陷阱”。干脆把这些错误引发出来.再悉心治疗,井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也就是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在练习题中设“陷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一“、陷阱”的含义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功能一般意义上讲,“陷阱”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陷入其中的一种认识的片面性。纵观数学史,可以说,数学的发展是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数学研究者曾经陷入过无数个“陷阱”而不断进步。1.从认知角度讲,设置“陷阱”可以诱发、暴露学生认知中一些错误、片面的观点,有助于教师及时捕捉、弄清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便于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使教学过程、方法具有针对性,有效地消除学生认知中错误、片面的观点,使之转化为正确、完整的科学概念和方法。2.从思维角度讲,针对学生某些…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巧设陷阱,可以使学生在“落入”和“走出”陷阱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使学生在摔打中经受锻炼和经验,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设“陷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一、设“陷阱”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概念、定理的掌握情况概念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否全面透彻,直接影响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初一学生学习了相反数概念后,常常认为“相反数”就是指“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数”,而忽略了“零的相反数是零”这一特殊情况。针对这个问题设“陷…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免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严重阻碍了学生智能发展。如何克服呢?我认为在编拟练习时善设“陷阱”,能有效地加以避免。设置陷阱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或模糊认识,设计相应的数学问题供其练习,让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进而分析原因,纠正错误,以此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以求教于同行。 一、在概念的本质属性中设陷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和思维的基本单位。小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受思维水平的限制,常会形成不准确的概念。对此,教师要通过有效途径加以引导。 1.初学概念时,在文字上设陷,使学生明确概念的本质特征。 例1 判断下列各命题是否正确。 (1)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查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老师在命题中往往有意制造“陷阱”,同学们若不注意,则会跌入“陷阱”,造成错误.本文列举初中数学中常见的“陷阱”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引起注意.一、运算顺序  相似文献   

6.
创设“陷阱”情境。所谓设“陷阱”,是针对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等方面理解不够深透,在判断、推理及处理问题的方法上有失误现象,教师有的放矢地选编一些带有“迷惑性”的题目,即设置“陷阱”,借以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落入”和“走出”误区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了相反数概念后,他们常常认为“相反数”就是指“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数”,而忽略“0的相反数是0”这一特殊情况。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设“陷阱”:“有怎样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商为-1?”自然会有人掉入“陷阱…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适时巧妙地设置一些“陷阱”,诱发学生产生错误,然后通过讨论、分析或自我“反省”,找出错误原因,纠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这样,不仅能防止学生重蹈覆辙,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陷阱”设置的几种类型。一、旧知干扰型知识的应用经常是通过联想来实现的,在应用过程中,常常会由于旧知识的联想优势造成对新知识联想的抑制,如果应用过程中已经巩固了的旧知识优先得到再现,往往…  相似文献   

8.
中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他们难以牢固掌握所学的概念,考虑问题片面、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等多种原因,造成在解题时出现各种错误,成了教学中的一大障碍.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9.
中考试题中,有一类难度不大却很容易丢分的题目,导致丢分的原因是命题者常常在题中设“陷阱”,制造障碍,如果审题不严,思考不周或基础知识不扎实,稍不留意便会“中计”而误入“陷阱”,本文对解数学“陷阱”题的一鉴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出6种有效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策略一:理解概念,避开“陷阱” 概念不清,思维就容易混乱,导致判断、推理或理解错误,命题者常常抓住学生这一弱点设置“陷阱”,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中的每个概念,才能灵活运用,避开“陷阱”。 例1 当x=___时,代数式x~2-4/x~2+5x-14的值为零, 本题“陷阱”就设在分母不为零这一条件上,若把分式的值为零理解为分子为零便会掉入命题者的“陷阱”中。 解:由x~2-4=0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练习中,为了突出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容易产生思维偏差的练习题,诱导学生误入“圈套”,落入“陷阱”,而后促其反思、剖析、矫正,从而更加深刻地领悟数学知识,以利于形成准确、灵活的解题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一、设“陷阱”促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善待学生的某些“错误”,正视学生出现的偏差或失误,把这种“错误”生成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相似文献   

12.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具有先导性、奠基性作用.由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诸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经常发生错误.学生的数学概念错误具有隐蔽性、自发性、肤浅性等特质.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将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运用,让儿童主动“识错”“思错”“纠错”.  相似文献   

13.
一、现象:教学设计先行下的数学认知偏差处理 任何认知活动都可能产生认知偏差。就数学课堂这个特定环境而言,在师生对话中产生的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一是学生在学习中错误地理解了定义、概念、定理等,从而与正确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另一种是学生在学习中自发形成了一种对概念或定理的正确认知,认知本身没有科学性错误,但这种认知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偏离了这节课正在进行的教学的主题,严格地说,这种认知偏差实际上只是认知偏离。  相似文献   

14.
321×105 1605 321 4815420×702940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的方法”。小学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错误,在教学中企图避免错误是没有必要的。教师若能在钻研教材时超前估计,顺应学生思维,创设纠错情境,有意识地让学生专门进行“试错”活动,可以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也有利于学生自诊自治,提高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一、概念题的“设错”学生由于对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理解不够深刻,导致解…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概念教学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错误,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对概念模糊造成的。如选择:“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①直线;②线段;③射线]”有的学生选择①直线。错误的原因是对“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概念没有弄清楚。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讲清每个概念的意义,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数学学习中的若干错误。  相似文献   

16.
一、“陷阱”的含义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功能 一般意义上讲,“陷阱”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不知不党地陷入其中的一种认识的片面性。纵观数学史,可以说,数学的发展是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数学研究曾经陷入过无数个“陷阱”而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7.
徐建军 《贵州教育》2011,(14):41-42
错误源于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课堂错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错误本身,而且在于学生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激化错误的过程中理性看待自己的错误并获得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学生的错误,就是一种学生自己“制造”出来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在这样的视角下处理学生错误资源的效果会如何?现以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小熊购物”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在中考数学命题中,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常常故设“陷阱”.学生解题时,如果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就会误入“陷阱”.本文对求解中考“陷阱”题的一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理解概念,越过“陷阱”命题者往往围绕数学概念设置“陷阱”,只要我们透彻理解了课本中的每个数学概念,就能灵活运用,越过“陷阱”. 例1 若二次根式a+b9a和a+8b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b的值是    .本题“陷阱”设在a+b9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解 ∵a+b=2,∴a+b9a=3a+ba.由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知a+b=2,a=a+8b.解得a=2,b=0.∴ab=2…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在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水平尝试解释和探索问题时容易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多边互动,在集体识错、知错、和纠错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被称为“错误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错误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暴露知识的漏洞,给予学生引起注意、印象深刻的强刺激,而且有利于学生自觉地知错、改错、防错,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水平尝试解释和探索问题时,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多边互动,在集体“识错”、“知错”、和“纠错”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称之为“错误资源”.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错误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暴露知识的漏洞,给予学生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