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蒙古语言史的分期学界一般把13—16世纪的蒙古语称作中世纪蒙古语。但许多学者对蒙古语的历史阶段都有各自的划分标准和划分方法,从而对中世纪蒙古语亦有不同称呼和分期上的差异。譬如,符拉基米尔佐夫(1929)把蒙古语划分为“共同蒙古语”、“古代蒙古语”、“中期蒙古语”和“现代蒙古语”几个阶段,其中“中期蒙古语”指的是12—14世纪的蒙古语①。波普(1955)把蒙古语划分为“古代蒙古语”(12世纪以前)、“中古蒙古语”(12—15或16世纪)和“现代蒙古语”(16世纪以后)三个阶段,同时把“古代  相似文献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句中“故国”作何解释,说法不一。有的解为“即赤壁古战场”,此句是“作者临‘故国’,思‘豪杰’,精神进入了想象中的当时环境里……”(沈祖棻《宋词赏析》72页);有的笼统地解为“古代”,把这句说成是“上面的想象把自己带到古代去了。”(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下册第三分册第1476页)。《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语文课本》把“故国神游”解为“神游于故国”,并说“这是想  相似文献   

3.
炮烙“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了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支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祝福》)中的“炮烙”,课本注:“古代的一种酷型,把人绑到烤红的铜柱上烫死。”此注大谬,这里的“炮烙”非古代的酷刑,古代最早的“炮烙”酷型亦非“把人绑到……”。究其“炮烙”的本义是烤具。作“炮  相似文献   

4.
炮烙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了手 ,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也不再支取烛台 ,只是失神的站着”(《祝福》)中的“炮烙” ,课本注 :“古代的一种酷型 ,把人绑到烤红的铜柱上烫死。”此注大谬 ,这里的“炮烙”非古代的酷刑 ,古代最早的“炮烙”酷型亦非“把人绑到……”。究其“炮烙”的本义是烤具 ,作“炮格”。“格 (g啨)”“烙 (lu惏)” ,因字型相涉而讹。如 :“糟丘、酒池、肉圃格。”(《吕氏春秋·过理》)“盖为铜格 ,灰火其下 ,欲食者于肉圃取肉 ,置格上炮而食之。”(俞樾《诸子平议》卷二一 )“纣为肉圃 ,设炮烙、登糟丘、临酒地。”(《韩…  相似文献   

5.
变节者     
从字面上看来,turncoat是“把外套翻个面来”的意思,其实这是指“叛徒”或“变节者”。它的由来有以下三种说法:古代欧洲不同军队的士兵穿着颜色不同的军服,一旦吃败仗的时候,士兵们往往把外套(coat)翻过来掩盖身份,这样才好逃命。人们就把这种行为叫做“变节”(turn-coat)。另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第三册的最新版本是1993年10月出版的,与1981年12月的版本相比,新版《中国石拱桥》作了以下修改。 1)“古代神话里说”改为“古代神话说”,删掉了“里”字。删去“里”字,意思不变。“古代神话”是名词,作动词“说”的主语比“古代神话里”更精练。 2)“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  相似文献   

7.
古代刑法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我们常见到有关古代的种种刑法,笔者现将课内及课外的辑录如下,仅供参考。菹醢: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泥。如:“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屈原《涉江》)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汤烹煮犯人。如:“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学术中的阐释学传统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形成时期,就开始了以阐释(又称“解释”)为特征的思想展开方式,比如,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就是把自己放在古代圣王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观念的“记述”与“阐释”者的身份上。这样的传统也被后来的儒家学者所继承。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来传...  相似文献   

9.
从古到今 ,人们常把“上晓天文、下通地理”作为一个人知识渊博的标志。民间盛传的“三大军师”(汉朝张良、三国诸葛亮、明朝刘伯温 ) ,因“知阴阳、晓地理、通人事”更被称作千古人杰。相反把知识肤浅、孤陋寡闻、不自量力的人 ,被视为不知“天高地厚”。古代堪舆学中把“天、  相似文献   

10.
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经”,例如“四书五经”、“十三经”是一个历史概念,指的是经过汉宋等历代经师阐发意义的先秦儒家经典。如果读“经”指的是这个“经”,显然是不妥当的。另一个说法是把诸子百家甚至一切古代诗文都称“经”,这不符合学术上一贯运用的“经”这个术语的内涵。这些古代诗文,传统的说法合称“经、史、子、集”,采用一种中性的说法,不妨一律称作“古代文献”。如果把“提倡读经”改为“提倡诵读优秀的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包括散文、韵文),  相似文献   

11.
贝螺传说     
《红领巾》2005,(12)
贝和螺都是靠硬壳来保护自己的软体动物。人们把有两枚壳的称为“贝”,把只有一枚且壳上有旋纹(xuánwén)的叫做“螺”。古代的人们由于贝壳的珍贵(zhēnuì)而称之为“宝贝”。贝与螺,走过了远古,已成传说。  相似文献   

12.
1 实验质疑初中化学 2 1 9页学生选作实验二“晶体的制备”,让学生亲手制备大晶体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仔细深究该实验 ,发现教材上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1 ) 1 0 0mL水里加入 40g硫酸铜晶体 ,加热溶解 ,冷却至室温后是否能有小晶体析出 ?(2 )制备大晶体之前有没有必要一定先制备小晶体 ?(3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 1mL稀H2 SO4,真的是“为了防止溶液浑浊”吗 ?(4 )“实验所用试剂必须纯净” ,是不是指一定要用纯净的硫酸铜来制备硫酸铜晶体 ?(5 )“溶液中溶质的量和温度都要适当” ,何为适当 ?2 晶体制备过程中的若干小实验带…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说:“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版)中也说:“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相似文献   

14.
《郑人买履》里,有“至之市”句。课本(初一一册)上译“等到去集市”,“至”到,等到。之,往,去。大部分文言读本、参考资料上,都把“之”译为“往”,“去”,划作动词(见《初中语文辅导》,《古代作品讲析》《中学古文译注》等)。这样,“至之市”就显得有点费解,就是把“至之”理解成同义词合用,我觉着也有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士”(即定型于孔子的“文士”),与西方中世纪的“士”(即“教士”)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即后者聚集于教会,皈依于上帝,他们只管上帝的事,而把世俗事务全部交给凯撒们去管,他们与世俗王权仅仅保持着精神的联系。而中国古代的士,却把上帝撇在一边,而积极地参与世俗事务,依附、认同于世俗王权。这种价值取向的差异,使得二者在现实遭遇、思维模式以及人格、心理方面都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从而创造出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华佗(tuo)医术高明,能妙手回春,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被人们誉为“神医”。 华佗给病人做手术时,病人因剧烈疼痛,挣扎(zhengzha)时几个人都按不住。华佗只好把病人捆绑(kun bang)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一、委命下吏课本注:(百越之君)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下吏,狱吏。此注意义较狭隘且牵强,值得商榷。我翻阅了《古代散文选》(隋树森等编选)和《历代文选》(冯其庸等选注)中关于“委命下吏”的注释,“命”均作“命令”解,全句的意思是服从(秦朝)小官吏的命令,表示任其摆布。“委命”后省略了介词“于”,下吏即小官吏(或  相似文献   

18.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5题。(11分) 螳螂,善捕捉害虫,故为益虫。每年一到“芒种”,螳螂就会出现。古代人们把它作为“芒种”节气的“候应”。螳螂,在国外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昆虫。古代希腊人看到螳螂举腿而立,则肃然起敬,称其为“先知”的“预言者”。穆斯林认为面向麦加的摩洛哥的牧羊人在迷途时遇上螳螂,它的前腿所指的方向一定是北方。意大利的农民生了病,总以为被螳螂看中了,撒丁山里人从不敢杀死螳螂。螳螂,竟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当作偶像看待。  相似文献   

19.
编辑大鉴: 一九九○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22题要求考生填空“文中‘一个人’(军官)是指——”。不少考生将其填作“陆虞侯”。其实,只要一查课文,就不难发现这里的“侯”实应为“候”。显然,这些考生把虞候之“候”与古代  相似文献   

20.
《左传》是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和开篇。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要素有情节(讲什么)———演进(怎么讲)———视角(谁讲)。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强调“故事情节化”,最早就是从《左传》开始的。《左传》通过揭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把史实情节化。中国叙事文学受儒家、道家之“道”的影响,即要说明事件发展过程的来龙去脉、因果关联、来由根据。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突转”还是“发现”等,都要有“道理”贯穿其间,都有因果关系使其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由主旨贯穿的整体性情节。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左传》的叙事按自然时间演进的占了绝对多数,这主要是受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守时、顺时观念的影响。《左传》标示时间按照年、季、月、日的顺序进行,这是中国文化的“以大观小”法在起作用。《左传》的叙事视角是史官的视角。史官的叙述视点处在“真”与“幻”之间,“隐幽”与“直笔”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