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点化是诗歌作者仿效前人的写法而加以变化,以获得新的思想和意境的一种手法,具有推陈出新的作用。点化不是引用,也不是用典,因为诗歌的语言极其精练,对平仄的要求又极其严格,诗人不可能把前人说过的话或者事情直接搬到自己的诗或词中,而是运用仿效和化用的方式来汲取前人的成果,使诗词的句子呈现出继承与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二册《弈喻》,是清朝学者钱大昕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议论短文。文章由作者下棋眼高手低的事实引出议论,告诫人们要谦虚谨慎。文章的第三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可以说,能准确透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则整段话的内容也就容易掌握了,而要正确地理解这一句话,就必须先解释清楚句中的每个“是”和 相似文献
6.
《兰亭集序》是千古名篇,历来为读者所喜爱。读者多对"不能喻之于怀"的注释理解存有疑义,近期,宋桂奇老师力驳众家之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喻’并非‘明白’,而是‘开导’之义,‘不能喻之于怀’即是‘不能在心里开导自己’。"(《"固"字释义及其他》)宋老师的新论虽很新奇,但笔者认为仍有待商榷。宋老师认为"喻"是"开导"之义,相关的语句应做如下理解: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用有“像”、“好像”、“仿佛”等词的“像”字句很多,然而,它们并不全是比喻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喻句。就六年制课本第十一、十二册的统计来说,在102个“像”字句中,比喻句53个,而非喻句49个。因此,弄清“像”字句中的非喻句对正确认识比喻句是十分重要的。非喻“像”字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一、“像”为副词句。一位老奶奶坐在石墩上,像是在等什么。(第八册《钻石》)妹妹听了,眼睛一眨一眨的,好像信,又好像 相似文献
8.
李白是我国诗史上浪漫主义的一颗巨星。他的光辉诗篇,给人以精神的陶冶,审美的享受,哲理的思辨。从他诗歌中的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奋力拼搏者的巨声怒吼,可以看到一个性格鲜明的自我形象。虽然李白的一生可以说是不得志、受迫害的一生,但他却反复宣扬自己的社会理想:“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①表现自己的宏大志向:“大鹏一日随风起,传摇直上九万里。”②还经常述说自己的才能:“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③他有着坦率阔大的胸怀:“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应未晚。”④也有着蔑视一切的傲岸性格:… 相似文献
9.
刘建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4):87-88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当中普遍存在一种哀感,表现对生命永恒等问题的哲学思考;对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喟叹;对个人遭际的不平和感伤;对离别相思、春秋代序等况味的浅吟低唱。究其原因则主要与我们的深层文化心理和审美倾向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田忠进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2):133-135
《百喻经》以近百喻喻世,系中古时期浅显易读的佛典名著。其篇章中的“喻”共有148例,所见类比、明喻、隐喻、对喻、借喻、反喻、讽喻七种形式各有特色,反映了中古时期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成熟和功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学李清照名作《醉花阴》,讲到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我讲解道:"柳永说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所以‘衣带渐宽’,就是瘦了,正所谓‘减肤损肌,清减了小腰围’。大家看,李清照是不是这样呢?"学生肯定地回答,并指出依据:"人比黄花瘦。"然后,我问:"人比黄花瘦,瘦比黄花。这句用了什么修辞?"学生 相似文献
12.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格,这种辞格,我们往往容易辨认,可在有些诗人笔下,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故意把它同喻体颠倒过来,如果不注意就难于辨认,其实这就是古诗词中的另外一种修辞格——倒喻。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里不乏其例。孔绍安在《落叶》中写道: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秋天到来,西风一吹,树叶飘零;然而又上下翻飞,不肯落地。为什么?因为树叶也依恋生它长它的故树啊!这是一首描写客中望归的诗作。无知的树叶尚且知道“惜故林”,作为有感情的人又怎能不思故乡呢?这首诗就用了倒喻的手法:诗人不用飘飞… 相似文献
13.
14.
15.
要使比喻新奇就必须尽可能拉大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距离,而两者之间的距离愈大其相似点就愈加隐蔽。这就要求作家不仅要具备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感知方法,还须具有高度的洞察力和概括力,透过貌似毫无关联的生活现象去探觅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从殊异中寻求相似。巧喻的构思贵在自然。就地取喻,就势取喻,因人取喻,组合联喻是比喻致巧的基本途径。当然,奇喻、巧喻难以截然分开,往往是奇中显巧,巧中见奇。 相似文献
16.
17.
妙喻连珠是状物写景散文中的一种高层次描写技巧。所谓妙喻连珠,就是借助一系列连贯性比喻来描写客观事物,突出其形象状态特征,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18.
“较喻”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与一般的比喻不同之处是:一般的比喻总是将甲物喻乙物,如“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较喻则是将甲物与乙物相比较,从而相喻,即在比较中进行比喻,不是说甲物象乙物,而是说甲物不如乙物,或甲物胜过了乙物。这种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用语也较简洁,通过比较而进行比喻,比喻的结果,给读者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李清照名作《醉花阴》,讲到名旬“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我讲解道:“柳永说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所以‘衣带渐宽’,就是瘦了,正所谓‘减肤损肌,清减了小腰围’。大家看,李清照是不是这样呢?”学生肯定地回答, 相似文献
20.
海宇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00,(11)
人教版初五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 ,将句子“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中的“喻” ,注释为“人们才了解他” ,这个注释是错误的 ,应注释为“(自己才 )明白”。为什么应注释为“(自己才 )明白”呢 ?其一 ,这句话与它前面的一句“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属对偶性的排比句 ,它们在共同对文章的中心之一“经历忧患 ,使人生存发展”进行论述。既然是对同一个中心进行对偶排比性论述 ,那么 ,前一句中的“而后作”之“作” ,可译为“(自己才 )奋起” ,而与之相对仗的后一句中的“而后喻”之“喻” ,也就应该译为“自己才明白”。这里得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