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会是教师广泛接触家长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工作中最普通、最经常的事。在一些教师的印象中,开家长会无非是先向家长介绍班级管理工作及学生的在校表现,然后由科任教师谈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最后向家长提出要求,宣布散会。这种程序已经形成模式,家长也早已习惯。可对一些“学困生”的家长来说,由于在家长会上听到的经常是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或指责,再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一比,觉得自己孩子啥也不行,往往开完家长会后带着怨气、怒气给孩子一顿严厉的指责或打骂,造成孩子怕开家长会和家长不愿去开家长会的局面,家长会所起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红 《现代教学》2013,(6):44-44
要开家长会了,大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反映:顽皮孩子的家长怕参加家长会,万一受到教师的数落,弄得自己下不了台;如果不参加,孩子在学校可能会遭到教师的批评,左右为难。而不少教师也常常抱怨,一些家长由于对孩子分数的过分热心,而漠视孩子的做人规范,或是由于沟通的问题,导致双方容易产生分歧。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家长会,谁都怵。你看:多调皮捣蛋的学生,一听开家长会立刻变蔫了;家长也不例外,桌上放着孩子们的成绩单,前后左右一对照,就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成器。抬起头,耳朵里听着老师对学生情况的介绍,听到心里就变成了:你的孩子这么差,家长是怎么当的;班主任心里也怵,家长来不齐,怕难堪,学生怕挨骂,不痛快。这家长会可不好开。好好一个家长会,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深思熟虑了好久,终于下定决心召开一次特殊的家长会。同样的教室,同样是那些面孔,不同的是桌面上  相似文献   

4.
刘萍 《班主任》2011,(2):33-34
每次家长会总有一些家长借故缺席。这不,小钱父亲以"我家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为由,又不准备来开家长会了;而小戴父亲则以"我家孩子成绩太差,开家长会没用,而且还丢人"为由,也要缺席……怎样才能让家长们喜欢参加家长会呢?我苦苦思索着。忽然间,我脑  相似文献   

5.
一些学习不好的中小学生怕家长参加家长会后遭到训斥,竟临时借“父母”开家长会。学校教师提醒一些家长今后应常与学校取得联系,以免受孩子欺骗。上周六,本市某中学召开的家长会上,初一某班班主任发现一名学习不好的女生的“母亲”与前些日子见到的有点不像。家长会后老师欲留下她准备说说她的孩子的功课等问题时,这位“母亲”早已无影。本周一早晨上课时老师再三询问,这名女生才承认,原来是她怕家长知道她自己学习不好后训斥或打她,便在马路上花了5元钱,央求一妇女代替她的母亲参加家长会。上周,在另外一所学校的家长会上,初二某班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6.
赖建斌 《学子》2012,(10):57-57
家长会难开,这是班主任们共同的看法。家长会很容易开成告状会:在会上老师数落学生的不是。这种家长会让相关家长感到十分丢脸,回家拿孩子出气,又引发学生对班主任的不满。导致学生因怕受责骂,甚至不通知家长来开会。家长会也容易开成责难会:部分家长由于各种原因疏于对孩子的管束,受到班主任的责难。这样会让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再遇到家长...  相似文献   

7.
不应把家长会开成训话会李德山邻居家的一对夫妇为谁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而相互推诿、僵持不下,最后还是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谁去。为什么呢?原来他的孩子成绩不好,每次到校参加的是“训话会”,于是便怕开家长会了。家长会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争取家长...  相似文献   

8.
韩香霞 《生活教育》2009,(11):35-35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方法的重要途径。不少学校开家长会,或是教师汇报学生在校表现。或是家长述说孩子在家情况。一开家长会,教师、家长在教室里开会,不少学生提心吊胆在教室外“站岗”。或是在家等待家长的“暴风骤雨”。这样的家长会以教师为主角、家长为配角,  相似文献   

9.
“又要召开家长会了”。听到领导布置任务,我的心里就打起了鼓:这家长会每个学期都要开,怎么开得有价值呢,怎么开才能有意义呢?我应该动脑筋才对。放学后,我细细回忆开学来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班级里组织的一些竞赛,孩子取得的一些成绩,平时与家长交流时遇到的问题。我为什么不征求一下家长的意思,家长会应该怎么开才好?主意有了,我开始联系家长。先找几个平时在与孩子沟通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家长:你认为平时家庭教育中有什么困惑吗?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帮助吗?小伟的家长实话实说:“老师呀,我们都没有什么文化,孩子学习又不自觉,晚上问他作业…  相似文献   

10.
明晚就要开家长会了,正好,要谈谈我对家长会的认识。我不由得想起了过去的家长会。听妈妈说,主要是讲一些孩子的状况,孩子要改进什么,还有作业上的一些要求。只有在三年级的时候,周老师有请合唱团的同学上合唱歌给家长们听。虽说总体是希望家长配合老师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好,但是告状总是令人受不了的。  相似文献   

11.
大话家长会     
明晚就要开家长会了,正好,要谈谈我对家长会的认识. 我不由得想起了过去的家长会.听妈妈说,主要是讲一些孩子的状况,孩子要改进什么,还有作业上的一些要求.只有在三年级的时候,周老师有请合唱团的同学上台唱歌给家长们听.虽说总体是希望家长配合老师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好,但是告状总是令人受不了的.  相似文献   

12.
当了九年班主任,开了九年家长会,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缺乏新意,收获颇少。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淘气,开家长会时常常会感到尴尬,颜面无存;对于孩子来说,每次开家长会时总是心有余悸,胆战心惊。我曾在班内进行了一次小调查,70%的学生听说开家长会心情紧张,家长会后18%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32%的学生受到严肃批评被限制活动。有些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甚至谎称“父亲出差,母亲加班”来搪塞老师,不让家长开家长会。家长会本是一次绝好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互交流、协调的机会,但它背负了太多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以至于加重了…  相似文献   

13.
家长会的新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邻居家的孩子所在班级要开家长会,孩子的爸妈再次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学校为孩子开“家长会”。“家长会”,为何沦落至此?会议模式太老调,家长们一听就腻在校方和教师们看来,“家长会”无非是让孩子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成绩,于是,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家长会”模式: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剩下的事情便是由各班的班主任按成绩给学生排排名次,划划等级,分分类别,以此引起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最后强调家长要与学校、老师配合等等。这种老调重弹、模式不变的“家长会”,家长们都听腻了,谁还想来开第二次呢?会议内容太盲目,家长们一听就烦有些…  相似文献   

14.
正案例1:家长1:"学校通知,又要开家长会了,每回都是一个调,挺无聊的,又不能不去。"家长2:"每次开家长会,我感觉带着耳朵听就行,没啥用啊。"家长3:"一说开家长会我就犯怵。老师一公布孩子分数,我这脸啊火辣辣的,感觉特丢人。"…………一听到学校要开家长会,家长们各自反应不一:家长会没啥作用,就是读读分数,不是孩子一副苦瓜脸,就是家  相似文献   

15.
徐乃侠 《考试周刊》2012,(88):180-180
工作以来当了十一年的班主任,几乎每学期都开家长会,但回想起来总觉得缺乏新意,收获颇少。对于家长来说,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淘气,开家长会时常常会感到尴尬,颜面无存;对于孩子来说,每次开家长会时总是心有余悸,胆战心惊。有些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甚至以“父亲出差,母亲加班”来搪塞老师,不让家长来开家长会。家长会本是一次绝好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互交流、协调的机会,但它背负了太多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以至于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6.
对家长来说,开家长会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家长们知道如何开好家长会吗?我们来看三个孩子在家长会后的反应,就知道开好家长会的学问有多大了。  相似文献   

17.
<正>你肯定知道,每个学期都要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会虽然没有我这个学生的位置,但我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家长会,顾名思义,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会议,说的大都是有关我们学生的事情。对老师而言,开家长会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家长们配合学校管理学生,例如家庭作业应该如何完成、应该培养哪些习惯等等。对家长们而言,在家长会上可以了解到自家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可以询问老师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而我们学生是最不喜欢开家长会了。每逢听说要开家长会了,大家会在这一段时间里特别卖力,以换取老师们在家长会上的表扬。  相似文献   

18.
因为爱你     
一天放学时,班主任朱老师说本周星期六上午开家长会,每位家长都必须到会。每次期中考试之后,朱老师就要召开一次家长会。朱老师还说,这次会议很重要,能增进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家长会当然要公布每一位同学的成绩。但小琴怕开家长会,并不是她考得不好,而是这次家长会她爸爸不能来。朱老师问:“谁的家长不能来,请  相似文献   

19.
“要开家长会了!”当孩子告诉家长这个消息的时候,家长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是烦躁,害怕,还是期望?每一位家长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班主任的责任。开家长会是学校和家庭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那么家长会该如何开呢?  相似文献   

20.
<正>“开学这么久了,应该开一次家长会了!”当我把自己要开家长会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同事们一片惊讶。有的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我:“你应该试试,让我们看看,或许你们班的家长会听你的。”有的老师对我善意地提醒:“咱们这里的家长不同于城镇学校的家长,都是只管生不管养。家长根本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孩子出了问题打电话叫都还不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