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档案学史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档案学史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对中国档案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 ,有利于提高档案学的科学水平 ,完善档案学理论与学科体系 ,丰富档案学的研究内容。同时 ,研究中国档案学史可以帮助我们反思我国档案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扬长避短 ,增强档案学理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更好地发挥档案学理论对档案工作实践的指导、规范作用 ,从而加快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步伐 ,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思想 )在长期的档案工作实践中 ,我国历代档案工…  相似文献   

2.
尹鑫 《山西档案》2023,(4):21-27+34
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已实现七秩发展,是中国特色档案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档案学“三大体系”研究的进一步开展,需要探讨系统化的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历史发展道路,从而帮助学界和业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学的学科根基和发展脉络。通过查阅和利用已有文献及档案资料,访谈相关专家,回溯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七秩发展的基本历程,总结发展经验与发展动力。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七秩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发轫期、发展期、成型期三个主要时期,主要发展经验和发展动力是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党和国家档案工作中心大局;植根中国档案学文化,讲述中国档案学故事;面向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教育思想、宗旨、思路、观念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成型期三个主要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本质属性、对象与范围、方法等方面,核心理念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国情见证、文明印记、话语依托四个方面。中国特色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当代构建,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传承档案学基础理论的中国特色,着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档案价值论,发展面向中国本土的档案学支柱理论,构建面向人文复兴的数字人文理论,构建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档案信息理论,构建面向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档案治理理论。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4.
与庞大的档案事业体系及档案工作者队伍一样,当代我国档案学期刊也蔚为壮观,引人注目.无论是档案学期刊的数量还是其种类或是其布局,都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难以比拟的,也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企及的.可以说,档案学期刊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展示我国档案学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档案学期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档案学期刊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档案的定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本文从古典档案学时期,现代档案学时期。后现代档案学时期这三个时期来比较几个著名的档案定义,以便说明档案定义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档案学从创立至今满打满算只有八九十年的历史,与传统学科相比年轻许多。然而,若从档案的历史发端来看,中国档案学的沿革却可以说得上是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孕育,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但是在漫长的两千多年中,中国档案学思想一直未能发展成为一种完善的理论系统。我国档案工作历史悠久,在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档案编纂等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期间档案学思想也纷纷问世,可以说,我国的档案工作和档案学思想曾一度领先  相似文献   

7.
尹鑫 《山西档案》2023,(3):36-44
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构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档案学领域的具体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国档案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档案价值论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国际价值、教育价值、产业价值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重要价值的进一步彰显,可以从传承和阐释好中国现有档案学学术精髓和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新档案学术体系两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中国档案学学术的政治话语建设,构建中国道路的档案学学术自觉、学术自知、学术自信、学术自省,进一步发挥学术体系构建的理论效能、历史效能、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8.
档案的定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本文从古典档案学时期,现代档案学时期,后现代档案学时期这三个时期来比较几个著名的档案定义,以便说明档案定义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9.
《档案学研究》创刊了.这是广大的档案学会会员和档案工作者盼望已久的.她的创刊,标志着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水平.在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迅速发展的新时期,该刊将肩负着推动群众性学术研究,提高档案学的水平,繁荣和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光荣使命.1981年中国档案学会成立后,《档案学通讯》承担了中国档案学会会刊的任务.几年来该刊对交流档案学术思想,探讨和论证档案学术问题,提高档案学术水平,促进档案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值得回顾和肯定的.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学研究的任务加重了,中国档案学会单独创办《档案学研究》是非常适时的和必要的.在新的建设时期,档案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很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论证.盼望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通过对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及其建构的理论研究,深化学界对此知识体系的认识,并推动其建构。[方法/过程]阐释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和构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解析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当代意义,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探究。[结果/结论 ]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基于特定的逻辑基础和方法论,围绕本学科的元问题,扎根本土实践开展研究所形成的知识系列,它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的知识。建构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档案学人的学科自觉及理论建构在新时代的延续和深化,也是中国档案学人打破西方档案学中心主义、建构档案天下大同的学科使命。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做到本土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提高读者忠诚度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图书馆论坛》2011,31(2):31-33,137
通过对图书馆读者忠诚的特征,及对读者忠诚度呈现出的规律性现象描述,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了图书馆如何提高读者忠诚度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姚兰玉 《图书馆论坛》2004,24(2):177-179
试从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员在图书馆的地位、作用的角度,来分析、阐述“馆员满意”与否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还就图书馆管理层如何提高馆员在图书馆的满意度,图书馆员自身如何正确看待“馆员满意”。及就翟丽华女士文章中的个别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张劼圻  赵柯然 《出版科学》2018,26(2):101-107
研究独立出版物外部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独立出版生产流通背后的逻辑,进而揭示整个出版界的社会、技术和经济结构.本文引入"惯例"概念,对1968年版《小出版社图书书目》著录的633种图书有关外部特征(开本、页数、装帧)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独立出版物与商业出版物"惯例"的对比,从而解释出版界中以"惯例"为中介的独立和商业之间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