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友言在先     
华林 《兰台世界》2018,(12):1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各个民族在其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少数民族档案,成为了国家档案财富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蕴藏有丰富的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这些档案文献是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土官、个人和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教育、文艺、哲学、伦理、宗教和民俗等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2.
友言在先     
2018年下半年以来,以“局馆分离”为核心、强化档案馆文化事业机构性质定位的地方档案机构改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积极、高效、深入地挖掘档案资源的价值,讲好档案故事,拉近档案馆与年轻一代“数字原住民”间的距离,或许是机构改革后的档案馆打造更具亲和力的文化事业机构的新契机。2019年8月,科技部、中宣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坚持需求导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用先进科技手段,助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服务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3.
档案学理论是指档案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档案学理论研究是指构筑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活动,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最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学者围绕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问题开展的热烈讨论,又促发了笔者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应具有哪些中国元素?我国的档案学目前离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档案学还有多远?目前我国档案学在理论研究中存在哪些突出的障碍?档案学界当前是否存在类似某些哲学社会科学者所说“虚假的繁荣、浮躁的学界、学术的泡沫、媚官的学者”的情况?有无“存在自称的理论‘拓展’不过是在编织和重复西方个别理论家话语”的现象?哲学社会科学界勇于自我批判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相似文献   

4.
全省档案学会工作如何顺应改革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机制,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开创新的局面,为全省档案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是全省各级档案学会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把广播电视学术研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十几年来,为了推动学术研究,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像评选学术论文,评选学术专著,评选优秀理论工作者,建立学术委员会,等等。此外,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组织编写学术专著,承办四项“全国性奖”的评选,召开各类专题研讨会,都是和学术研究密切相关的活动。其中,评选学术论文应该说是检验学术研究成果、发现理论研究人才、促进学术研究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发挥档案元素作用,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构建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话语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用宽广的视角审视档案工作的特点和优势档案是历史结晶和思想精髓。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的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8.
9.
编审工作是一份十分神圣的工作,也是一份相当有挑战性的工作,挑战的是一个人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文化知识以及责任心等方面因素。从业二十余年,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问题,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新时代发展之路。他充分利用辽宁大学丰厚的人丈社会科学资源,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将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融于一体,既具备了业界传媒人的敏锐和前沿,也具备了学界传媒学者的博学和钻研。数十年的编审工作,让这位出版工作者在出版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数十年的学术研究,已在这位学者的身上积淀成厚重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他以多学科、多角度的视角开展学术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发展和学术水平提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就是《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编审裴鸿池。作为一名编审,裴鸿池老师有较高的政策和理论水平,科学文化知识广博,对哲学社会学科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造诣颇深。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裴鸿池老师。  相似文献   

10.
张帆 《图书馆》2005,(2):110-111
论述了建国初期五种著名社科期刊的创刊号是期刊王国中的珍品,其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一段特殊历史画面,所载诗文堪称典范精品,装帧形式显示了一种特殊的朴素美。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新闻学是否已经衰落?传播学原理是否代替了新闻理论?本文探讨了西方新闻理论发展脉络、当代西方新闻理论的主要成果、以及新世纪西方新闻理论的创新。当代西方新闻理论的形成同当代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改革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编审工作是一份十分神圣的工作,也是一份相当有挑战性的工作,挑战的是一个人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文化知识以及责任心等方面因素。从业二十余年,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问题,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新时代发展之路。他充分利用辽宁大学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将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融于一体,既具备了业界传媒人的敏锐和前沿,也具备了学界传媒学者的博学和钻研。数十年的编审工作,让这位出版工作者在出版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数十年的学术研究,已在这位学者的身上积淀成厚重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他以多学科、多角度的视角开展学术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发展和学术水平提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就是《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编审裴鸿池。作为一名编审,裴鸿池老师有较高的政策和理论水平,科学文化知识广博,对哲学社会学科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造诣颇深。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裴鸿池老师。  相似文献   

13.
《东南传播》2022,(6):143-145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作用,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更好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中长期规划。  相似文献   

14.
许倬云的笔下,中国依次呈现为"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及世界的中国。"如此流转延展,正如古老的长江黄河,源于高山,归于大海,遂与天下众流无所区别。  相似文献   

15.
法字的历史发展极为复杂久远,从法的产生到字形、字义的演变与当时历史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以词源分析为视角的考究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中西法观念和法传统的历史脉络,为法哲学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中国词源背景下,现代汉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与创新:全国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图书馆学理论必须站在当代人类科学学术思想的历史高度,对图书馆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充分解释;对当代图书馆工作实践面临的和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的和前瞻性的研究,并做出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科学解答。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规律总以哲学的方式揭示.新闻的现象总以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条件进行事实的展示。而这两种学科的归纳,便形成新闻学的历史。从广义角度上讲.历史是一种演绎。而从微观角度上分析.历史是一种记录。记录是一种哲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迎来了三周岁生日。从2009年盛夏飘出第一张散发着油墨香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到如今数十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各界读者品读珍藏、高度重视,1000多个日夜的披星戴月、辛勤耕耘,《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份学术理论专业  相似文献   

19.
殷陆君 《传媒》2019,(14):31-32
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上说,“希望大家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这是对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政协委员的深情嘱托,也是对全国文艺界、社科界的殷切希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文艺界、社科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12,(28):22
本刊讯(记者邸荣芬)9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江西省社科院共同承办的"第十三次全国皮书年会(2012)"在江西南昌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伟光,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副主任赵川东,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汪玉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开幕式上,李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