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成人或教育者对留守儿童反常行为的错误认知,使得留守儿童的反常行为及其意图长期被误解。理解留守儿童反常行为十分必要,而教师与留守儿童所处的同一时空为教师理解留守儿童反常行为的意义提供了可能,借由共同时空与留守儿童相处,建构他"我"的"经验图式",为教师理解留守儿童反常行为提供了现实条件。除此以外,教师若想更准确地了解留守儿童的行为,就必须转变以往对于留守儿童的错误认知,创造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引导留守儿童的"告知行为",并持续观察留守儿童,包括成长环境、日常行为等在内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儿童往往存在两面性,在学校是个好孩子,在家却是个"坏"孩子。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3.
林医生 《高中生》2008,(22):54-55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4.
"发现儿童"之后如何"理解儿童"是广大教育研究者们一直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则聚焦儿童的某些"特殊行为",从儿童丰富的情绪体验出发尝试理解他们的行为意图。研究发现:"特殊行为"是教师作为他人的立场判定的,儿童"特殊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其原有的自我同一性失衡断裂的危机,儿童采取这些"特殊行为"是为重建自我同一性进行的尝试。这启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与保护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注意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眼中的"我"。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儿童的"特殊行为"从儿童情绪体验意义出发,站在儿童立场上进行理解,切忌妄加指责,贴上道德标签。  相似文献   

5.
儿童参与权是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我国西部农村学校儿童参与权的实施的现状是学生患有"集体失语症",这主要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教师对"好孩子"评判标准的片面化理解造成的。儿童参与权的实施应包括:参与意识、参与动机、参与行为、参与意志与习惯四个递进的纬度,围绕这四个纬度建立儿童参与权在"爱生学校"实施的目标体系,能够保障儿童参与权的实现,同时还期待儿童参与权通过"爱生学校"向家庭、社会延伸。  相似文献   

6.
张翔升 《中国教师》2011,(11):30-32
<正>"理解儿童"是儿童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者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感悟。从时间属性看,教育者只有理解了儿童的过去,才能理解儿童的现在;只有理解了儿童的现在,才可能达到儿童未来良好发展的愿景。从  相似文献   

7.
环境变化所引发的适应性问题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这类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往往会危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教育者往往对其不够重视。本研究通过呈现二孩家庭中大孩的"窥视"行为之案例并对其进行现象学解读,认为"窥视"行为的背后正是儿童因生活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适应性问题,它的主要表现是存在性焦虑及其引发的自我认同危机。而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者有效解决类似适应性问题提供适切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类无限膨胀的"自我"意识覆盖了其整个活动领域,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践踏师生和谐关系、侵犯学习者主体性的"过度教育",它是人类操控自然欲望在教育领域的"移情"式体现。"过度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教授行为的过度、理论知识强调的过度、学习动机外化的过度以及成人化观念的过度。"过度教育"容易导致学习者纯粹性认知片面发展,主体完整性丧失;内在主体性抽空,社会工具性畸形;独立品格萎缩,依赖品格形成;本源兴趣销蚀,质疑精神钝化。实现"过度教育"的回归,教育者就要关注学习者作为人的独特的生命体存在,关注学习者在实践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以适度的教促成学的自然效果,生成学习者自我的主体感,达成学习者的自然需求、能力与意义,使教育真正成就人的自然性与本真性存在。  相似文献   

9.
"坏孩子"现象日益增多并日趋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既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旨趣,使我们长期忽略探询德育本体存在的重要意义。要从根本上理解德育的价值,必须将思维延伸到儿童自我的主体存在,促进其心灵与智慧的完善和发展。在当今社会,应将"好孩子"的道德取向转换为对"好公民"的培养与追求,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新认识,在分裂中恢复完整,超越有限走向无限。  相似文献   

10.
教育者的对象是儿童,他们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文化和价值,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来衡量和苛求他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应该以行者的姿态,以坚实的行为捍卫童年文化。我们要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理解儿童文化,走向儿童文化,搭建起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儿童电视节目的"测试",是一种侧重于调研儿童对于某一事物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针对性调研,它将调研重心前移,并贯穿于儿童节目制作全过程。"测试"方法的使用有助于根据儿童差异化特点和需求定位节目内容,能有效增强儿童参与度,避免节目"成人化"现象,便于把握市场动向,为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当下,在进行教案预设、阐述教学理念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加注一条"根据儿童已有经验",看起来,我们似乎已经完全掌握了"儿童已有经验",但"儿童已有经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恐怕这并不是每个教育者都能"说得清,道得明"的。杜威的"经验论"启示我们:要真正洞明"儿童已有经验",需要进行教育学意义上的建构。1.择取适切途径:以无比接近的方式理解儿童经验。对儿童已有经验的理解是一个难题,教师在分析儿童已有经  相似文献   

13.
"好孩子"是指那些被家长和教师认为的学习成绩优秀、乖巧懂事、表现优异的儿童。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关注以及期望,这些"好孩子"备受压力,也随之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过于追求完美,自我中心,争强好胜,患得患失等。针对"好孩子"的这些不良心理,教师和家长要及时进行疏导,及时进行矫正性心理教育,帮助"好孩子"建立理性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4.
探索幼儿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小红花的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来到了!作为教育者,我们能给孩子什么呢?儿童常被称为"幼苗"、"蓓蕾",他们的成长离不开雨露和阳光。教育者的科学引领和评价,就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评价最能体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然而曾几何时,"乖"、"听话"、"不调皮捣蛋"……往往是成人对儿童司空见惯的"褒奖"。至于这样的评价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如何,科学性如何,则不去理会。幼儿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这更多体现在幼儿教育评价上。幼儿教育的新发展呼唤幼儿教育评价的变革。对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质疑需要勇气,改变司空见惯的教育行为需要智慧。该文作者是一位教育研究者。可贵的是,作者以自己的研究专长和理论视角,投身幼儿教育实践"园地",审视幼儿教育评价方面惯常做法的合理性,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与枷锁"是理解学校中儿童成长的诸多视角之一,这一视角聚焦儿童成长的真实状态,即儿童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处于被控制的纪律环境中。理解这一事实,有助于教育者引领、陪伴儿童以主体身份体验自我实现,从而拥有能够自我感知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6.
儿童学习观是儿童观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然而,由于人们对"儿童"、"发展"及"幸福"等持有不同的观点,便衍生出了有关"学习"的不同观念。这些学习观各具认识论基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人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即占有",它是人们在现代功利社会背景下,依据"成人-儿童"二元比较的他者思维框架,建构的以"匮乏"为基点、以"功利幸福"为目的、以"占有"为手段、以"效率"为标准的儿童学习观。这一学习观由于其特定的观念基础和价值追求,而使得其表现出根本的自身缺陷性。其实,超越二元比较的理解框架,直面儿童本身,儿童实际上并不是一类本质先定的匮乏性存在,而是拥有丰富发展潜能的生成着的人。"学习即生成",即是儿童内在的生命潜能在与环境的开放性相遇中生长变化的过程,儿童生命的内在规定性构成儿童生成性学习实现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卢梭曾说:“有了生命,接着也就有了需要。”〔1〕需要是个体生命主体性的表现和确证,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原动因、目的和归宿,是人的各种积极性的源泉。对儿童而言,儿童需要是儿童生命主体性的表现和确证,儿童需要的满足关系到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为此,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儿童的需要,并创造一定条件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一、对儿童需要的认识误区分析当前,对儿童需要存在有诸多认识误区,并相应地表现为一些不当的教育实践行为,不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误区一:片面理解儿童需要,忽视儿童某些基本需要。按照…  相似文献   

18.
张腾 《文教资料》2009,(24):96-97
正是有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的真正发现和合理诠释才会有"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精辟提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解读"以人为本",关键是深入理解人的主体性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口袋政策"是教育者对儿童随时随地提出规则的一种管理策略,妨碍了儿童自律的形成。科学的规则建立是从儿童立场出发,观照儿童的接受力、领悟力和体验感,在重视个体差异,尊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借助儿童自身和集体的力量将规则内化,从而产生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20.
<正>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爱"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教育者把爱心情感投入到被教育者身上,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