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前混龄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文章对中国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混龄教育课程建构的理论依据研究较缺乏,课程目标设计注重共性目标、层次目标和异龄互动目标的结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强调综合考虑全体幼儿发展的普遍性需要和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个性化需要。课程实施突出实行多样化和灵活性的教育途径和具体组织形式。课程评价坚持课程方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与课程效果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研究认为,以后还需要加大对幼儿园混龄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力度,重视幼儿园混龄教育课程的园本化探索,关注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日本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对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性能力的发展达成了共识,少子高龄化现象对日本幼儿教育产生挑战。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17年颁布了最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为日本幼儿园课程后十年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教育政策分析理论指出,应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对教育政策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教育政策分析理论视角对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进行解读,围绕基本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计划、幼儿园运营方面的内容,指出《幼儿园教育要领》注重幼儿主体性、重视人本主义、关注课程社会化的价值取向,总结了《幼儿园教育要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以全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为契机,针对当时幼儿园各领域课程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加强了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研究。回顾十年中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进一步思考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有待研究的问题,无论对促进幼儿健康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幼儿健康教育实践的深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厘定关键概念,明确制定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针对十年前幼儿园课程忽视幼儿身心保健教育,幼儿健康教育被狭义地理解为幼儿体育的状况,我们首先将“幼儿健康”及“幼儿健康教育”两个关键概念作了厘定,将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作…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质量是关系儿童快乐生活和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发展现状与促进研究"通过系统的专业取向的评价研究,获取了大量观察和访谈资料,与199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幼儿园基本拥有良好的物质环境,教师队伍年轻化,显示出一定的专业化倾向,幼儿园半日活动内容全面,操作实践成为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但同时也存在材料的提供不适合幼儿的发展需求,课程随意性大,过分强调特色,没有保证幼儿学习内容的均衡,教师倾听和关注幼儿少,幼儿语言表达和交流少,区县层面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评估与促进工作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为提高教育质量,当前我国幼儿园应着重建设高质量的班级环境和课程,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并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基于实践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幼儿园环境已成为我们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创设中.我们将幼儿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年龄特征出发.让课程的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性要素.让幼儿园教育环境真正成为幼儿发展和成长的舞台.给幼儿的人生道路增亮添彩。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在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中特别指出:幼儿园教师必须"理解幼儿阶段在人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认识健康愉快的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本文以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要为视角,论证幼儿阶段的独特地位和价值,阐述健康愉快、高质量的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价值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充满着丰富的教育契机,但当前幼儿园教育缺乏对儿童生活的深入理解,武断地将儿童完整的在园生活分割为学习与生活两部分,忽视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整体性.为改变这种现状,幼儿园教师应转变自身有关幼儿园课程和幼儿生活的观念,提高自身对幼儿日常活动中教育契机的敏感性,使幼儿在不断重复的日常活动中也能获得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生态学理论倡导动态发展、普遍联系、和谐共生、系统整体的观点,具有生命力的幼儿园园本课程高度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满足各自的即时兴趣和长远需求。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指导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需要统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大要素及相互关系,明晰园本课程建设的组织结构、价值取向、动力系统和保障机制,为幼儿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化成长留下更多的“接口”、提供坚实的“支架”。  相似文献   

9.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的安全教育是通过符合生命需要的教育活动,唤醒幼儿潜隐于生命深处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生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生命质量。实施幼儿园安全教育,需要关注幼儿、教师的生命,完善生命化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今天仍为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的设置提供着可借鉴的宝贵财富,即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要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为核心,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当前科学发展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应走进自然、贴近生活、展望未来,通过开展主题化、游戏化、故事化的科学活动和进行基于过程的课程评价,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信仰教育的认知出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认知错误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信仰教育的分析与认知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secondary school system in England has undergone a radical transformation since 2010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independent academies run by private companies (‘academy trusts’) and funded directly by central governmen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es and their predecessors, city technology colleges, and explores 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 It is argued that processes of layering and policy revision, together with austerity measures arising from economic recession, have resulted in a system-wide change with private, non-profit-making companies, funded by central government, rapidly replacing local authorities as the main providers of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的信心,期待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变。实验证明这对成人高等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这是对传统的罗森塔尔试验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做好相应的各环节的工作,并且要遵循试验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美育的角度,用美学的观点,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体育美学的指导下,寓美于教,寓教于乐,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践,这对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现终身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将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   总被引:129,自引:0,他引:129  
精英教育机构不应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为减轻大众化给精英教育机构带来的压力,在高等教育增长的规模速度和增长方式上,应变"控制发展"或"加快发展"为"适度超前发展",变"内涵式发展"为"外延式发展"或两者并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在现代科技文化发展、职业需求多元、就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下,必须走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的误区,寻求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全人和对精神教化的历史责任。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应着眼于理念、知识、行为三个层次的教育结构,构建以入文知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文艺心理知识、生活体验为基本主线,并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职业教育中的创业教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状,使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在职业院校渗透创业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强烈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人才,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培养大批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具有前瞻性的对策。渗透创业教育的导向在于加强培养创业精神、掌握创业本领、增设创业教育课程、进行学科渗透教育,重在联系实际和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生活应用,以体现学以致用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论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如何确立人格教育的地位和机制,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及国内教育现实形势和状况,都要求要从教育理念、时代要求、思想教育者意识、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牢牢把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一一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9.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完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育人机制,一要强化教育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二要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为载体,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课程的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有较大的变革。特别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必须与个人的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在道德层面上达成一致,强化了德育与体育的联系和有机结合。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要结合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