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普通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制约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针对制约普通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因素”成为制约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女教师参加锻炼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普遍大于男教师;30—50岁年龄段的中级职称的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受“工作因素”的制约比较大;“环境与经济因素”对广大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制约比较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发现湖南省高校普通教师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大多在1~2次,每次体育活动的时间多为30 min,选择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的主要有:跑步、散步、足篮排三大球、游泳等.影响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大,没有充分时间;对体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认识不足;体育知识欠缺,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体育活动;场地缺乏,没有体育活动空间;高校不重视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等.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与本省、国内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部分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实践与理论上的咨询。  相似文献   

4.
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安徽省12所高校的3000名大学生和84名教师的体育教学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得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材设施的严重不足、师资力量的不足、体育理论课的重视不够、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不够科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对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余暇体育对于弥补体育课教学不足,传承体育文化,掌握体育知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并分析了体育心理情感、体育环境、个人体质、体育技能四个影响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因子。为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的结合及两者的最大化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在对我国现行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5种典型模式,并分析其特点及利弊,最后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旨在系统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浙江省普通高校有75%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抱有兴趣,健身、娱乐等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取向.有79%的学生能经常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也有25%的学生从不参加课外活动.从调查中发现场地器材少和学习负担过重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障碍.建议各高校要进一步认真贯彻有关法规制度.改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足的现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模式的变化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这些教学模式包括:主、副项制模式、课内外一体化、开放式模式、并列型模式和三基型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普通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因子分析,其结果表明:影响四川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主要因子有:体育物质因子、教师因子、学生因子、体育文化因子和外部环境因子五个因素,并对每一个影响因子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较为科学而合理的建议,为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四川省普通高校今后进一步作好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深圳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随着人们物资生活的提高,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高校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无疑与学生参与体育锻练少、持续性低有较大关联。根据大学生各个群体特征(性别、专业和年龄、爱好)不同参与哪些项目,进行管理、提供训练建议和注意事项,探索出更加符合特区大学生不同锻炼群体的练习方法,找出各个群体参与锻炼的心理表现和规律,从中依据心理表现给与指导参与,探讨适合特区不同学生群体体育锻炼的管理模式与方法,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比较等方法,对天水师范学院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天水师范学院教师的健康状况总体上良好,但在30 ̄50岁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教师参与健身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影响天水师范学院教师参与健身活动的因素主要是没有余暇时间等;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了解不同的个人属性对身体活动量及睡眠品质的影响,并探讨身体活动量与睡眠品质的现状及其相关性。对浙江省高校教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研究工具是采用结构式问卷,以自填问卷方式收集资料,有效样本共计367名,所得资料以两组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身体活动量不足者占65.94%;不同性别的睡眠品质无差异;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自觉压力状况、自觉健康状况及健康比较方面的睡眠品质显著差异;不同的身体活动量对整体睡眠品质无显著差异,对睡眠品质各构成因素方面,个人主观睡眼品质及白天功能障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河北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中的老年人指标为依据,主要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老年人对体质问题的认知情况、日常生活习惯、体育锻炼情况等几个方面探讨影响河北省老年人体质状况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提高我省老年人体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苏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有显著的相关性,经常锻炼的大学生组体质健康优秀和良好率高于偶尔锻炼的大学生组。建议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实施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5.
对河北省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抽样的方法 ,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体育场地器材等外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 ;男、女同学在运动项目的选择、参加锻炼的时间以及参加锻炼的人数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甘肃省部分农民体质动态分析和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发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甘肃省农民的身体形态、部分机能指标有所好转;但目前的经济水平尚不能使农民过多地去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甘肃省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非常小,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法,以江苏省部分城市青年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影响城市青年业余运动参与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影响城市青年人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集中在性别、运动后的愉悦程度或运动成就感,环境影响,他人影响,运动环境便利程度及个人余暇时间上。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性别因素占26.30%,运动后的愉悦程度或运动成就感占23.4%,环境影响因素占19.5%,他人影响占14.6%,运动环境便利程度占10.2%,个人余暇时间因素占6%。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开发体力活动日记;评价体力活动日记的可靠性,探究体力活动日记特定信度要求下的最小记录天数;评价体力活动日记与加速度计在各指标测量上的一致性和影响因素,制定体力活动日记对体力活动是否不足的评价标准。方法:105名受试对象,其中男性53名,年龄为53.2±4.3岁,女性52名,平均年龄为52.5±4.3岁,同时佩戴加速度计和记录体力活动日记7 d时间,数据信度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Spearman Brown预测公式推算信度要求0.7下的最小记录天数,Bland-Altman图和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一致性,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Kappa检验和ROC曲线制定日记的体力活动评价标准。结果:体力活动日记各项指标任意两天间的一致性水平中等到良好;两种测量方法每人每天的体力活动各指标中度相关,统计学检验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女性在记录日记时对中等到较大强度活动时间的高估显著高于男性,而超重或肥胖的受试对象更容易高估低强度体力活动时间。结论:对于45~59岁中年人群,填写任意3 d的体力活动日记,每天时间不小于9 h就可以代表日常体力活动的主观记录,但提供绝对的体力活动数值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日记中平均每天中等到较大强度体力活动的主观记录时间(非实际完成时间)低于56.2 min是本研究中体力活动不足的判断标准,需在大样本人群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