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比较中西方悼亡诗之间存在的异同.文章将从忧伤和独孤的表达、今昔对比、赞美亡妻优点、意象的使用和表达手法等方面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表达忧伤的方式、回忆爱情的尺度、赞美的内容、悔恨之情的表达、手法的运用和对待死亡的态度等方面研究两者不同点.造成相似之处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感情的相似相通和中西创作手法的契合,不同之处则是中西思想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比较中西方悼亡诗之间存在的异同.文章将从忧伤和独孤的表达、今昔对比、赞美亡妻优点、意象的使用和表达手法等方面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表达忧伤的方式、回忆爱情的尺度、赞美的内容、悔恨之情的表达、手法的运用和对待死亡的态度等方面研究两者不同点.造成相似之处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感情的相似相通和中西创作手法的契合,不同之处则是中西思想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悼亡诗之差异及文化根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西方悼亡诗的整体数量是中多西少;意象选择上中国悼亡诗是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西方悼亡诗多用想象性意象;扬妻内容中国突出一个"善"字,西方突出一个"美"字;情感内容中方带伦理色彩,西方带性爱色彩;情感倾向中方是悲痛欲绝,西方是悲中有望;中西方悼亡诗的抒情表达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都源于它们各自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由于文化和哲学传统的不同,中西的死亡观有很大区别。中国人重生怕死,西方人直面死亡。因此,中西悼亡诗在表现死亡时也显示出不同的风貌。中国悼亡诗往往把死亡表现得哀婉含蓄,是一种哀美,走的是一条内在超脱之路;西方悼亡诗把死亡表现得明朗和谐,是一种壮美,走的是一条外在的超脱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诗坛上,在男性悼亡诗赫赫诗名的光芒背后,女性诗人的悼夫诗也别具特色。明清桐城闺阁才女的悼亡诗多感怀伤己,抒写亡夫之痛、孀居之苦与守节之悲。且与男性悼亡诗相比,女性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思与丰富的情感,诗作具有以下特点:哭诉衷肠,直抒胸臆;化用意象,情思细腻;借梦传情,一往情深。  相似文献   

6.
忆君情悲满,肝肠尺寸断——谈谈中国的悼亡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悼亡诗整体数量多,意象选择主要是局限于“身边事、儿女情”,诗歌内容主要是突出妻子的“善”,诗歌的情感内容带着强烈的伦理色彩,诗歌的情感倾向主要呈凄婉、沉痛的氛围,抒情表达方式是由景到人,物我统一,“以素心为己心”。将鸟兽草木诸自然物象,作为人伦世界,理性世界相沟通之媒介。诗中多是景的描绘,情则蕴含在景中,情景交融,物我不分。这种特点是由中国化传统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伤逝诗,即悼怀逝者的诗篇,在中西诗歌中都是屡见不鲜的。分析了中西方诗人对于这一主题相同和相异的情感态度和生死观念,并试图从文化角度来揭示其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宋洋 《邢台学院学报》2015,(2):98-100,110
作为文人作悼亡诗历史河流中的杰出代表,潘岳、元稹婚姻状况、夫妻感情有诸多相似,他们的悼亡诗有很多相同之处:伉俪情深是其创作的渊源;借助物象和典故,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浓郁的悲怆之情。但两位诗人因个性气质、社会体验的差异,悼亡诗又有很大不同:潘诗即景生情,反复渲染,语言繁芜华丽;元诗直抒胸臆,对比反衬,语言浅显质朴。潘元二人各有千秋,促使悼亡诗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9.
苏轼的《江城子——记梦》与弥尔顿的《悼亡妻》分别为中西悼亡诗中的经典之作。这两首诗作虽题材相同,但在诗的风格、艺术表现手法、意象等诸多方面却大相径庭。试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比分析这两首作品,并找到其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刘蓉 《考试周刊》2009,(4):32-33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苏轼的《江城子》和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两首悼亡诗在意象、内容和风格上的不同,指出中西悼亡诗的差异及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1.
李丽 《文教资料》2012,(19):1-3
作为我国抒情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在后世文学发展中在历代知识分子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本文主要探讨《诗经》中的《绿衣》、《葛生》在抒情着眼点、情感内容、抒情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它们在这些异同层面上对后世悼亡诗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诗人用一个一个的印象描画情绪;用不加装饰的字眼抓取简洁、坚硬、鲜明的一个或一串意象;用电影的手法构筑画面。他们诗中的意象具体、客观、直接、无矫饰,但“飞过的鸟,溜过的反光,不大听得清楚的转瞬即逝的声音”,都被“连系起来,杂乱地排列起来”。这样的诗,“运用许多意象,给你一个复杂的感觉”;运用意象置换辞藻,还原“辞藻”的工具属性,让意象被类似蒙太奇的剪辑手段处理后,直接成为诗的构成元素。这是“现代”诗人创造的中国纯诗的新旋律。  相似文献   

13.
陈寅恪先生"了解之同情"的文学批评观一方面继承传统,另一方面又吸收融合了西方众多文化思想,超越了传统"知人论世"的批评模式,成为"知人论世"说的现代形态,同时也是其阐释"人格心态史"的有力武器。本文以《元白诗笺证稿·艳诗及悼亡诗》为例,对陈寅恪先生的这种文学批评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豫剧之父樊粹庭为豫剧发展所做的贡献不啻于莎士比亚为英国戏剧所做的贡献,樊戏《义烈风》与莎剧《奥赛罗》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不同文化中的真善美。前者起于外因而后者起于内因;两剧在惩恶方面义不容辞,在扬善方面殊途同归。两剧要么彰显道义、要么惩戒内心的黑暗,共同追求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的阅读理论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到文学之为文学的本质特征,然而在通达作品审美境界的路径上,却甚少具体可行的方法。在这一方面,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茵加登的理论则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人翁承赞有一首《题槐》诗: 雨中妆点望中黄,句引蝉声送夕阳。忆昔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相似文献   

17.
杨俊叶 《学周刊C版》2011,(5):203-203
有人将音乐定义为“感情的速记术”“情绪的语言”,不是没有道理,但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把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文字,其难度不言而喻。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音乐的诗歌只有一小部分,且大多出现在唐朝,存这其中就有不少佳作,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相似文献   

18.
象征主义是发生发展于西方的一种文学思潮,李金发是第一个有意识地把西方象征主义思想引入中国新诗领域的诗人,他的诗歌体现了中国二十年代象征主义诗作的共性,而对李金发及象征派的诗作在学术认识上一直存有很大分歧,贬多褒少.象征主义诗潮的产生是与特定的时代,历史因素相联的,对其认识不能简单的加以肯定或否定.本文力图从李金发诗作入手来客观的评判以其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潮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