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不是绝缘体,也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组织。在商业主义气氛浓厚、消费文化盛行的美国,学校已成为众多商家争相染指的地方,学校商业主义从而成为一股浪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育商业主义研究所10年来(1998—2007)就学校商业主义发布了研究报告,对学校商业主义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市场造就了商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为了能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占据更多的份额,商家们总是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于是铺天盖地的商业活动和广告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公众的眼前,让人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人们虽早已认识到学校不是绝缘体,但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3.
三朵玫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的地方离一间小杂货铺不远,每天都可以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了老板之后,就能把自己所要的物品换回来.他觉得太有趣了,跃跃欲试.终于,有一天苏霍姆林斯基将一块石头递给老板要"买"糖.  相似文献   

4.
张永飞 《教育》2011,(29):21-22
新生消费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对那些商家们来说,这是一块美味诱人的"唐僧肉"。为了能够在新生开学消费上分到一杯羹,每年开学之际,商家们都会施展出浑身解数,对新生们展开"围攻",力求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而那些即将步入"新生活"的准大学生们,由于尚未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商家的"包围圈"里。促销实为推波助澜《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吸引新生消费,北京中关村的各大数码产品卖场每年都会举行"新生购物大  相似文献   

5.
论市场营销中的"公关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市场营销理论已由麦卡锡的"4P"传统模式,历经菲利普科特勒的"6P"大市场营销模式发展到今天的"10P"战略营销的新模式.公共关系不仅仅是其中的一大重要营销因素,在其它营销因素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公共关系在扩大企业影响,强化品牌形象,体现企业气质,用文化情调感化公众,为企业创造宽松的营销环境,疏通各种营销渠道和进行市场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家们都殚精竭虑打出各种各样的营销战术,以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系统,过去的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满堂灌"的老一套早已过时了.今天的社会需要的是优质教育,是高品位的现代教育.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在面对一场竞争和挑战,都在为谋求优质教育寻寻觅觅,上下求索.实践证明,"小班化教育"是中小学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改革之举,是优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成绩的"PK"     
许多教师都在抱怨,说学校领导在大考小考后总要把教师们的教学成绩比一比,弄得教师们都非常紧张,压力很大.就像最近特别流行的"PK"这个新生词,已经在各个领域应用,汽车、洋房、体育、文学纷纷展开比拼,教育领域里的我们也感觉到满眼是竞争,满世界是挑战.我们意识到该面对"PK"了,毕竟这是个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8.
学校附近有一块沙土地.其实叫它沙地更准确,看上去浑黄的一片,几乎没有泥土.师生们每天从它旁边经过,谁都没有注意过它.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教育局长在一次校长培训会上,刺出心裁地让校长们从一堆木料中找出一块有用的木头来.校长们不停地挑拣,结果仅有几个人找出有用的木头来,其余皆空手而归.说是"其余全是废木".然而局长却找来了木匠,请他谈谈看法,木匠直言不讳地说:"在我眼里,每一块木头都是有用的,平整的木头可以做椅面.较长的木头可以做椅腿,短木可以做横档,连一块小木头,也可做加固用的木楔.所以在我们木匠看来,对每一块木头都要重视,只要用的恰当,都是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10.
借鉴"分层教学"理念,在学校管理中,在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方面,也不妨搞一搞"面向全体,分层推进".所谓"分层推进",就是在竞争方面,不搞"一篮子工程",不"核桃栗子一起数",要分层激发教师们参与竞争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教师培训会上,教育专家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一所普通的学校,校长别出心裁地让全校教师从一堆木料中找出一块有用的木头.老师们反复挑选,结果只有5人找到了有用的木头,其余皆空手而归.校长当即请来木匠挑选,木匠说:"这用得着挑吗?每一块木头都是有用的,平整的可以做椅面,较长的可以做椅腿,短的可以做横档,连小木块也可以做加固的木楔.一句话,只要你用得恰当,所有的木头都是有用的." ……  相似文献   

12.
"用制度约束人,用榜样带动人,用情感激励人"是学校管理的常规思路,"以理服人"的管理方式常被管理者忽视.学校是知识分子集聚的地方,正因为学校管理的对象都是知书达理之人,用道理说服人往往十分有效.和风细语讲道理,情真意切摆现状,教师们都能接受和理解,一些不应有的现象和问题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培训会上,教育专家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普通的学校,校长别出心裁地让全校40多位教师从一堆木料中找出一块有用的木头,老师们反复挑选,结果只有5人找到了有用的木头,其余皆空手而归。说是"一堆废木,没有一块有用的木头。"校长当即请来了木匠,让木匠进行挑选。木匠说:"这用得着挑吗?在我的眼里每一块木头都是有用的,平整的木头可以做椅面,较长的木头可以做椅腿,短木可以做横档,连一块小木头,还可以做加固的木楔。一句话,只要你用得恰当,所有的木头都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4.
闲暇读报看到一个新词"凹地效应",感到新奇但不得其解,遂查阅资料得知:"凹地效应"又称"凹地聚集效应",就是指某个事物因为具有某些特征或优点,从而对某些事物产生一种吸引力,使这些事物向这个地方聚集.仔细品来,感觉寓意确实深刻,一所学校如果能营遣一片校园文化凹地,让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诸如先进办学理念、优秀师资、优秀学生等各种因素都聚集到学校,肯定能建设成一所具有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的特色学校,从而打造出一块让人民高度满意的教育高地.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 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唤醒了人们沉睡的保守意识.激烈的竞争,残酷的商战,沉浮于商海的各路商家用尽浑身解术谋求经济效益.常听人说:"市场经济就是一切要向‘钱'看,能赚钱的才是‘大爷'."于是,谋求经济效益被商家们视为头等大事,也就有了"左道旁门",以次充好,偷梁换柱,虚假广告,夸大疗效……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8,(18)
纵观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生存的竞争就是智慧的竞争。公司的决策人为了打造公司的品牌,学校的管理者为了提升学校的形象,在经营或管理上"心有灵犀",不谋而合。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商家的经营谋略借鉴吸收到学校管理之中。"人才盘点"以经营连锁店而闻名遐迩的日本大荣公司,在人事安排上多年来恪守一项原则,即公司每隔半年就要调整内部各个层次的干部、职工,他们称此举为  相似文献   

17.
教育动态     
面对考试和商业主义的夹击英国小学生压力重重10月12日,一份由剑桥大学牵头的报告指出,英国小学生被迫成长得过快,且在学校的考试和校外的商业主义的双重夹击下,面临着"难以忍受的压力"。人们对于家庭生活的瓦解和尊重文化的逐渐消失普遍感到担忧。报告指出,全国统考让大多数小学生面临重压,一部分中产阶级父母为让儿童通过考试,在他们11岁之前便花钱为他们请家教。部分学生感到全国统考"很可怕",让他们很紧张。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长们都在努力寻求如何降低办学成本、提升学校的市场竞争力的良方妙药.为什么有的学校能够长久不衰,有的学校却困难重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变革,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时刻变革的学校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总能看到不同的模式,甚至有的地方有的学校要求老师们在不同的年级用同一种方法教学,谓之"特色".也总能听到老师们相互询问哪一种教学方法最好.  相似文献   

20.
刘铁芳 《教书育人》2007,(12):69-69
学校是学校人生活的地方,是学校人"文化"地生活的地方,在那里,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凭借他们的情感和智慧,使一草一木,一本幽雅的日记,一个破损的笔记本,一本发黄的备课本,都成为学校人真实而丰富的心智生活的见证,透露出学校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使作为物的形式存在的学校成为活生生的学校人之生命活动的场域,使学校超越单面的物的存在而成为立体的、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存在,成为走出校门的学子们眷顾的心灵依恋,也使得后来者们一走进学校之门,就是走进了一个活生生的、丰富的文化场域,自由地呼吸学校历史文化的气息,不知不觉中把自身同化于学校历史文化之中,使心灵受到全面的感染.这种潜移默化地熏染就成了个体接受课堂正规教育的基础,甚至它就是学校教育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