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开拓者。其小说理论批评观念,以启蒙主义为精神向度,有极为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含蕴,并呈现出实践性、时代性和超越性等特征,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本的两大情节模式一个是“看与被看”,一个是“离去—归来—再离去”。“看与被看”无非就是“哪个背后不说人,哪个背后人不说”的老中国人的悲哀;而“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更是从农村走出来。走向城市,又要回家,结果最后还是要走出来,不断地往来于城乡之间的知识分子不断地演绎着悲欢离合,而乡土明和都市明的冲突和碰撞在他们心灵的空间决斗着、角逐着,内心里的痛苦、寂寞、孤独是那么的惨烈。作为一个化人、明人,回到乡下。不由自主的就会有一种优越的启蒙心态,我想当年鲁迅也应该是这样的心情。当我又一次阅读鲁迅的小说的时候,就感觉到鲁迅的启蒙情节的强烈、启蒙遭遇的窘迫以及对启蒙反思的深刻。  相似文献   

3.
鲁迅独特丰富的人生经验与人文精神,以及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巨大的噬力的极为清醒的感悟,促使他以一种绝望的反抗姿态,开始其以小说参与历史发展的启蒙行为.鲁迅的启蒙观注重进化论的理性价值和唯意志论的生命自觉意识,强调弱者的反抗,反对强权意志,<呐喊>、<彷徨>则以独有的黑暗寒冷基调的营造,直接典型地印证着鲁迅的启蒙心态与启蒙行动;形象逼真地展示了封建传统奴役下中国黑暗寒冷的社会环境、近乎无事的悲剧个案、新生力量的孤立无助和退却、以及作为启蒙信息发布者的"我"的复杂暖昧;深刻地体现了鲁迅对传统中国的"陌生感"、"荒原感",以及置身其中、无法摆脱的无奈的"漂泊感".恰如严冬长夜里一盏高悬于华夏苍穹,顽强燃烧的思想孤灯,启示人们以坚韧的战斗精神,去展开艰辛漫长的反封建持久战.  相似文献   

4.
柳贤姃 《文教资料》2008,(15):12-14
为了克服国家、民族危机乃至建设现代国家,在中韩新文学形成期两国启蒙先驱们以文学来启蒙民众.其中,鲁迅与春园作为在人道主义立场上追求现代价值的启蒙先驱者创作了启蒙主义小说,而且分别奠定了两国现代文学的基础.本文比较研究两国现代文学的创始者、奠基者--鲁迅与春园的启蒙主义思想.我们以比较、分析鲁迅和春园启蒙主义思想的特点来求得对两国现代文学启蒙主义思潮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曹刚 《教育教学论坛》2012,(30):128-129
启蒙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影响了中国近二十世纪百年的历史。启蒙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本文力图通过对启蒙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作出梳理性的解释,得出启蒙主义在当下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启蒙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影响了中国近二十世纪百年的历史.启蒙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本文力图通过对启蒙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作出梳理性的解释,得出启蒙主义在当下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鲁迅开启了中国现代启蒙主义文学传统,但是因其与民众在身份和意识上的隔膜而失败。丁玲把启蒙带入解放区,但是当其创作受到政治批判的时候,她主动放弃了启蒙使命。赵树理在满足农民某些特定阅读期待的同时,转变新文学的讲述策略,实现了文学承担启蒙功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立人”启蒙是鲁迅文化思想的核心,它在鲁迅留日期间确立,经过五四运动和大革命前后革命斗争的洗礼,纠正了早期的某些局限与偏颇,日臻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祝福》表明鲁迅已经意识到了启蒙主义的局限性。启蒙主义者的"我"无法回答祥林嫂人死后有无灵魂的问题,这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理性的局限性,二是理性在中国缺乏民众基础。"我"所遭遇的尴尬,是社会思潮转向的结果,也是鲁迅这一时期思想变化的艺术反映,即他开始对讲叙者"我"和讲叙者"我"视野中的对象进行双重的批判。这种批判带有知识分子自我反思的性质,开启了鲁迅新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 2 0世纪中国的历史语境中 ,启蒙注定了异常艰难。专制统治者与其制造的民众必然要抵抗和拒绝启蒙。鲁迅的小说不断展示着启蒙的困境 ,只是提醒人们丢掉浪漫的幻想 ,正视启蒙的艰难。鲁迅在参与启蒙化运动之时就对启蒙有所质疑 ,似乎对打破铁屋不抱希望 ,但事实证明 ,鲁迅并未绝望 ,而是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启蒙 ,在绝望的废墟上不懈地努力。在大众化与化大众的矛盾中 ,鲁迅始终坚守着化大众的启蒙立场 ,即使置身于主张大众化的阵营 ,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鲁迅深受庄子批判精神和否定精神的影响。在讽刺艺术上,两者都将矛头指向所谓“大人物”或“好人物”,强烈的讽刺充满恶辣味;在思维方式上,鲁迅常用的“推背法”、“两相结合法”等均能在庄子著作中找到内在联系。鲁迅又对由庄子处世哲学所形成的精神胜利、自欺欺人的民族性格病态和游世混世的人生态度,及其隐蔽性和毒害性进行了深刻批判。因此,鲁迅既是庄子思想中积极价值的真正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又是庄子思想糟粕的最清醒最深刻的批判者。  相似文献   

12.
经过对无产阶级文学的论争,鲁迅的思想发生了转换,意味着现代文学与思想的一次转型。本文从无产阶级文学观念的兴起与鲁迅诸观念的差异以及他一贯的独特思维方式——对“伪士”的批判两方面入手,探析他对无产阶级文学的批评与认同,阐明鲁迅思想转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西学院学报》2016,(6):92-98
在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鲁迅在文学的内部论争、派别论争和批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革命文学批评理论。鲁迅的革命文学批评理论认为,革命文学是一种以无产阶级性为内核特质,以战斗和讽刺为应有的创作态度的文学,也是宣传的功利性与艺术的审美性相统一的文学。  相似文献   

14.
鲁迅从批判国民性出发,对中国古典悲剧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总体上对之持否定态度.学界一般认为鲁迅的这种批判过于偏激、片面,往往无助于对中国古典悲剧理论的建构,具有很大的负面性.这种看法过于简单.事实上,透过鲁迅的这种批判,论人们能更清晰地认识中国古典悲剧的本质,其批判的美学意义和价值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后期的城市中国书写中,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我们展现了城市国民自私自利、耍小聪明、自欺欺人、爱面子的内容;并挖掘出这些现象的根源:固有的封建主义等级制度产生的主奴意识的新包装,帝国主义入侵后崇洋媚外的新奴性心理和城市生活的激烈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金钱至上的卑劣心理;由此看出鲁迅后期基于城市的国民性批判有重要的城市社会批判价值、城市文化批判价值以及鲁迅对现代人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16.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心灵表现价值取向的开启者这一事实,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注意.鲁迅的文学理论批评价值选择既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心灵表现论,又有着时代和其个人特征.这充分表现在他关于文艺的发生、文艺的职能和创作主体的系列看法上.由鲁迅所开启的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心灵表现价值取向,是对作为文学创作得以实现的创作主体一维的敞亮与确证,隐含了诗学话语建构的一般规律,同时又存在着学理性不足、忽视艺术形式与主体心灵的内在联结等理论建构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18.
鲁迅对上海文化的建构主要以批判性、否定性姿态作出。对道德感情的偏执和对崇高话语的坚持,造成了鲁迅的批判上海文化话语的切入角度之“狭”,而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洞悉又导致其批判上海文化话语的切入程度之“深”。鲁迅的上海文化观为后人审视上海文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鲁迅对信仰的看法极其复杂。早期因痛惜"中国在昔,本尚物质"缺乏真诚的信仰,遂疾呼"迷信可存",肯定宗教作为向上之民必要的精神诉求。在此过程中,却发现国人的信仰存在很多问题。无论是辁才小慧之徒还是革命小贩,只是徒有信仰的空壳。借主义、成大名是他们最普遍的模式。于是,他对"无特操"表现出的追名逐利、虚伪贪婪等种种行为进行了批判。他主张对信仰采取一种既认真又怀疑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20.
国际政治与社会思潮的变化,导致了国外鲁迅研究中泛政治化倾向的消解。在多元文化中,世界性文化比较研究,文本的文化解读,历史文化的史实辨正,阅读接受研究,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鲁迅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