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武静 《太原大学学报》2006,7(4):16-18,21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观念的逐步改变,军婚的法律保护措施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之一。回顾我国对军婚保护的历史,分析军婚现状,对军婚的法律保护手段提出质疑,并从相关法律以及社会现状与社会道德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军婚的特殊保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军婚实行特殊保护在国外并不多见,而我国则建立了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因此对于军婚特殊保护的合理性、公正性引起了广泛的质疑。但是2001年《婚姻法》的修正案却在保留的基础上加以了修改。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现行军婚制度的负面效应,是新时期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军婚制度不应回避的现实问题。一我国法律对军婚保护的历史演进对军婚实行特殊保护是我国婚姻立法沿袭的传统。早在建国之前,党和人民政府就十分重视依法保护军人婚姻,并对军人离婚问题实行特殊保护政策。如1934年4月8日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红军战士之妻要求离婚,须得其夫同意。”抗日战争时期颁布的《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规定:“抗日军人之配偶,非于抗日军人生死不明逾4年后,不得为离婚之请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对军人家庭的离婚问题作出专门规定:“现役革命军人与家庭有通讯关系的,其配偶提出离婚,须得革命军人的同意。”根据这一立法精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等有关部门对于切实做好军婚保护工作、妥善处理军人配偶的离婚问题,作出了一系列专门规定。1980年颁布的《婚姻法》第26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的,须得军人的同意”,...  相似文献   

3.
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不能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利益提供有效保护,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试图选择一种特别权利制度来保护其本国的传统知识。我国拥有着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文化。如何进行制度创新,保护我国传统知识权利人利益,是目前国人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从传统知识特别权利保护的必要性入手,运用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传统知识群体主义主体规则和特别披露规则作了详细的阐述,以期对我国传统知识特别权利制度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地理标志及其保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WTO法律知识越来越受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重视和利用,其中地理标志及其保护制度就是一例。本文从发展经济的角度,介绍了地理标志的内涵,包括了地理标志的含义、判定方法,及与商标和证明商标的异同;阐述了国际间和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制度;探讨了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利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对发展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特别是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弊端。他从历史的角度、从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未来的角度思考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建立正常的干部选拔、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群众监督机制和多级各类领导干部的任期制、离退休制度,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商所提供信息流的法律保护问题日益凸现,分析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信息流的构成,可从现行法律制度中找到相关的法律根据,特别是邻接权理论为信息流的保护提供了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WTO,WTO法律知识越来越受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重视和利用,其中地理标志及其保护制度就是一例.本文从发展经济的角度,介绍了地理标志的内涵,包括了地理标志的含义、判定方法,及与商标和证明商标的异同;阐述了国际间和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制度;探讨了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利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对发展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兰凯军 《天中学刊》2002,17(6):34-36
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的高度关注,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在应对网络犯罪问题时表现出许多缺陷和不足,如可适用的法律规范不足、法规的可操作性差、打击力度偏轻等等。因此,必须从法律体系、证据制度以及对电子商务、网络个人资料和网络知识产权的特别保护等角度完善我国网络安全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9.
从生命权的角度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分析我国现行术前签字制度对患者生命权的保护。我们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术前签字制度。  相似文献   

10.
谈谈网络安全刑事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已经引起国家、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的高度关注,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在应对网络犯罪问题时表现出许多缺陷,如可适用的法律规范不足、法规的可操作性差、打击力度偏轻等等,因此,必须从法律体系、证据制度,以及对电子商务、网络个人资料和网络知识产权的特别保护等角度完善我国网络安全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1.
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中出现了大量的媒妁群像,她们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些媒妁群像是在中国传统民俗的发展流程中演变而来的,大致可分为官媒和私媒两类。她们不但具有传统民俗中媒人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沾染了明代商品社会特殊的烙印。试从中国传统民俗媒妁现象的历史流变中,来探讨《金瓶梅》中出现的各类媒妁形像以及所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不落夫家习俗在中国南方许多民族中普遍传承,关于这一习俗的产生原因和性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但不落夫家并不是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阶段的产物,而是聘娶婚出现后,聘娶婚与自由择偶婚俗复合所产生的一种特殊习俗,即举行结婚仪式后,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渡,夫妇由偶尔同居转为共同生活,女子的居住地由娘家完全转移至夫家,婚姻缔结的全部过程才算完成。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有不少远古不文明婚俗的反映:以女方为支配的赘婚,以男子为中心的媵妾婚,前者造成了《诗经》时代独特的弃夫现象,后者更造成了当时大量存在的弃妇现象;此外,还有兄弟共妻制、多夫多妻制、收继制等婚姻形式。所有这些都是远古蒙昧、野蛮时代留下来的群婚与对偶婚的遗迹。以此可见,《诗经》时代是一个婚姻状况混乱、婚恋比较自由的特殊时代。  相似文献   

14.
<正>Marriage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in our society,which binds men and women the most frequently.When men and women are together,the gender relationship becomes obvious.Most societies in the world are patriarchal,so men’s power penetrates everywhere,including the marriage institution.Marriage institution is built on men’s power,and at the same time,it contributes to men’s power.Arranged marriage is a good example to illustrate how men’s power is over women,which was prevailing in China.China also has arranged marriage today,but particularly in rural areas.Urban China develops a new form of arranged marriage recently,but whether traditional arranged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婚姻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诸如"闪婚"等现象的"失语"折射出人们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伦理困惑。因此,通过对"闪婚"现象及其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和伦理审视,努力寻求一条构建新时期婚姻伦理体系的路径,相当关键,也相当迫切。  相似文献   

16.
婚姻家庭关系立法所依据的立法理念及价值选择,指引着具体的法律规则创设,更影响着法律施行的实效性。尤其在我国大部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进程,当地群众的婚俗观念也在转变,并尝试从习惯法过渡到对国家制定法的接受。文章运用法律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现行婚姻家庭领域的立法进行分析,把人们从关注法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视角中转移出来,并结合婚姻家庭立法动向进行多元化思考,以期我国婚姻家庭领域未来的立法更科学。  相似文献   

17.
综观自清代以来对《聊斋志异》的研究,涉及蒲松龄婚恋观的专著、论文极少,且多侧重其理想爱情观。本文试图通过《聊斋》九篇写实性三角模式婚恋小说,透析蒲氏对现实婚恋的看法和期望,揭示其囿于时代的思想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招婿婚姻作为传统婚姻制度的补充形式,在中国婚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这一婚姻形式虽然仍处于从属地位,但伴随社会转型与人口变迁,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近年来,学术界分别从人口学、社会学角度对招婿婚姻进行多侧面的研究,并就其对我国婚育、养老产生的积极影响作了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网婚"     
"网婚"正在危及现实婚姻的稳定,对传统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冲击,也向我国现行立法提出了挑战."网婚"成为网络时代公民道德与法制建设面临的一个新动向,一种值得探讨的当代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