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经常是由解决问题开始的,没有发现问题,就无从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尽可能利用语言情境、思维情境、实验情境给学生创设疑问,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强化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多问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从而达到启发思维,引导学习的目的。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的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观察物理现象,另一方面让学生写出观察现象后所想到的问题,而按照逻辑思维的形式,可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与福合思维(求同思维)相对的思维形式,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的一种思维形式。在议论文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和多途径地去寻找答案,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运用发散思维教学法对培养学生求异、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发散思维教学法是教师为了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不依常规,不固成见,能独立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不同途径寻找答案的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思维是以问题为前提的,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揭示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越多,思维越活跃、越深刻。因此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使学生发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现谈谈自已经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科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猜想、训练发散思维、利用逆向思维等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是否重视学生的感悟正逐步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显著特征,新课程标准也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无从思维,更无从感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指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始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创立的问题教学论认为,“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从事系统的、独立的探索活动是与其掌握现代的科学知识配合进行的,其方法体系是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基础上。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还需要掌握这些知识获得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发展创造能力。因此,问题教学的应用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逆向思维□萨熊宜逆向思维是指突破常规,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常见形式,培养逆向思维,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素质。在概念教学中诱导学生逆向思维。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  相似文献   

8.
数学思维问题是教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原苏联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他在列举数学教育目的时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当前,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的总趋势表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正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思维品质是衡量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意地去做与正向思维相反方向的探索。进行逆向思维可以突破思维定势,往往能创造性地发现简捷、新颖、奇异的解决问题方法。逆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经过逆向思维训练的学生,思考问题比较灵活,解决疑难问题的效率比较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在分析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引导学生从反面来考虑,使学生学会动脑。  相似文献   

10.
对问题的提出和探讨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调动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显得异常重要,因此,把“问题”比作数学教学的“心脏”,学生思维的“启动器”,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高速通道”,一点也不为过。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问题氛围中,尽情舒展思维,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部分,思维品质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因此,在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上,必须抓住学生思维品质这个突破口,做到因材施教。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很多,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和独创性。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怎样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是目前物理教学中最尖锐、最现实而又尚末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途径。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来探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创造教育的研究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与学科的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并且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努力。在物理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转化思维,类比思维和激化思维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在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明确、强调,数学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牢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什么是数学思维?一般说来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的过程。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认真钻研和分析并解决学生解题的思维方式,对有的放矢地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一、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思维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中,注重提出问题,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思考,能够锻炼沉重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之不如乐之,乐之不如好之”。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使学生乐之、好之,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在教学中,应设置一些吸引学生的问题,靠“趣”唤起学生的心理需要,诱发思维。“每个人的思维品质虽然都是按照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一般规律进行的,但在不同人身上,思维品质的表现是有个人差异的…  相似文献   

17.
一、从思维的活化性方面培养创造性思维理念 学生思维理念的培养和发展是与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教师应积极活化教学过程,使之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因势利导,富有启发性和感染性,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的思考状态。通过设疑、讨论等方式,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下功夫探索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摆脱单一性、僵化性思维定势,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从思维的发散性方面培养创造性思维理念 发散性思维亦即多向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  相似文献   

18.
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一切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毕竟要通过学生主体来实现。从思维角度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认知过程,本质上是思维活动过程。因而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得到最有效的培养和发展,也就成为大家密切关注和努力探索的问题。一、创设愉悦心境,诱发创新思维。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导致学生思维倦怠的主要原因是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课始即建立一个和谐、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  相似文献   

19.
吴坷 《时代教育》2007,(9Z):134-135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拓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形式,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创新是中学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更为注意的问题,本文就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手段、联系实际能力、作业的改革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