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新闻媒体人应具有的高级情感 (一)新闻媒体人高级情感的主要方面 "高级情感"是前苏联学者彼得罗夫斯斯基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这是只有人能体验到的情感①.这种情感,指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同自身需要相联系的复杂情感,它相异于高级动物也有的喜、怒、哀、乐、愤、惧等基本情绪、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是新闻媒体人素质中高级情感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2.
杨若文 《今传媒》2007,(8):20-22
新闻情感信息的传播,以新闻事实与其承载的新闻情感信息所形成的刺激为起点.其刺激的对象,既有媒体人,也有受众.对于新闻媒体人的刺激所引起他们的情感反应,又通过新闻产品与播发者的表情而作用于受众.  相似文献   

3.
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解读——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文 《今传媒》2007,(4):15-16
新闻情感信息中的"情感",既不同于日常所说的那种非科学概念的情感,又不同于心理学意义与伦理学意义的情感,新闻情感信息的传播在诸多方面也相异于其他情感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新闻情感信息对于新闻传播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的取得均有作用,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微观效果。  相似文献   

5.
杨若文 《今传媒》2007,(11):17-19
受众群体与群体中的个体,均属于新闻情感信息的主动接受者.他们的情感反应,构成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重要环节.新闻刺激,既可引发各类受众群体的共同性情感反应,又可引发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受众个体不同的情感反应.  相似文献   

6.
杨若文 《今传媒》2008,(5):21-22
一、受众心境对新闻情感信息接受的影响 在当前,我国广大受众的生活质量存在一定差别.仅从经济状况来说,大体可分为富裕型、温饱型、贫困型三种.这种差别对各个类型受众的心态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若文 《今传媒》2007,(3):16-17
在新闻信息中,除了新闻事实信息之外,还存在着新闻情感信息.面对新闻情感信息,"新闻"概念应该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活动的主要对象是人物。在采访的过程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采访工作的成败与所写稿件的质量。对于采访者来说,在采访中如何调控好与被访者之间的情感关系,取得良好的采访效应,从而获得足够的资料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长期采访实践,笔者认为需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才可能与被访问者迅速沟通,达到令人满意的采访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从事新闻报道而进行的收集新闻素材的专业工作,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同时也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面对面心理交流的过程。影响新闻采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情感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情感不仅构成了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交流的环境和氛围,而且还是双方思想、心灵碰撞的必要桥梁和润滑剂。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采访活动是一种人际沟通过程,只有使这一特殊的人际沟通达成一种在认知和情感层次上的和谐互动时,成功的采访才成为可能。认知上的心理互动,是为了努力促成一个在采访主客体(采访者与受访者)之间,对某一问题、某一观念、某一思想上的共识,形成协调的氛围;情感上的心理互动,是达成采访主客体(采访者与受访者)之间在情感方面的诸多共鸣,以利于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1.
徐睿 《传媒观察》2004,(4):41-42
当禽流感疫情今年1月起在国内蔓延开来,当去年人们直面SARS疫情之时,当北京密云灯会踩踏事故、吉林中百大火、浙江海宁大火、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等一系列灾难场景呈现在受众眼前的那一刻,灾难性新闻传播带给受众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从情绪角度开展危机传播的研究成为社交媒体时代危机传播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由此本文主张在关注危机传播中个人情感因素的同时,引入社会情感的维度,主要分析了"怨恨""对立""不信任"这三种在我国危机传播中主要出现的社会情绪。同时结合媒介环境的变化,分析指出在社交媒体时代危机情境下情感传播呈现出"后真相"、"后现代"特征,以期丰富发展原有的理论,对危机传播管理和舆论引导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为增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体验的愉悦度,提升情境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强化用户信息接受的持续意愿,设计出真正符合用户信息接受期望的产品和服务。[方法/过程]基于出声思考法和创设情境的实验方法,利用程度副词系数量、中文情感词汇本体、极性短语强度计算公式对用户信息接受体验的情感短语进行量化,分析影响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体验的关键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过程情感变化主要取决于"情境-行为-场景"的匹配程度,并依此设计不同场景的信息接受情境配置方案,并指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服务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黄馨 《青年记者》2020,(5):10-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社交媒体的兴起引发传播格局的深层次重构,呈现岀多元化、互动性、大众性、快捷性等传播新特征,给健康信息传播带来了新景象,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如风险议题更易模糊、谣言频发、风险体验愈加逼真①等。在此情境下,民众的信息需求若不能及时得到官方回应,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陷入盲目恐慌之中,给社会安定造成威胁。这也成为当前我国健康传播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联系5.12四川大地震的相关新闻报道,重点分析灾难报道中的情感信息传播.文章认为,灾难情境构建了大众的情感期待,强化了其情感需求.也使传媒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格外丰富强烈,其情感信息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更加显著;指出记者必须深入分析灾难情境下大众的情感期待,辩证地把握传媒情感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情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影响新闻采访的因素很多,其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而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情感交流,则会对采访质量的优劣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理论与实践,笔者从情感的界定、情感在新闻采访中的积极意义、合理运用情感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信息可视化传播的特点,探讨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应用,从如何梳理新闻线索、创建故事化情境以及对信息进行软化和具体化呈现三个方面,分析信息可视化的应用技巧,并提出应用信息可视化手段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采访的关键在于采访对象是否具有良好的情感状态。所以,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记者要善于利用情感引导,创设轻松、融洽的采访氛围,让采访对象积极配合记者的提问,以提高人物新闻采访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框架理论及情绪功能理论的综合分析,认为媒介对风险事件的传播中可能存在情绪框架,这一框架对人们的风险感知及风险应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探讨并论证了提出一种情绪框架的可能性,并以恐惧情绪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恐惧诱导情绪框架的风险信息传播效果模型,并同时提出了四个相关的研究假设供进一步研究检验.  相似文献   

20.
周磊 《新闻窗》2009,(2):80-81
新闻采访是一种频繁而深入的人际交往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心灵接近、了解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影响新闻采访的因素很多,其中情感因素不可忽视,对采访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