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泰戈尔的诗歌具有丰富的内容:对人生的思索,对爱情的追求,描写童真童趣,表达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等。“神”介入各种题材的不少诗中,成为泰戈尔诗歌的重要特点;隐喻、象征手法的运用及神秘性,是泰戈尔诗歌的另一重要特点。精美的语言和韵律也是泰戈尔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花儿”又称“少年”,是甘肃、青海、宁夏的回、土、撒拉、东乡和保安等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甘肃花儿(河州花儿、洮岷花儿)具有荡人心魄的艺术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一年一度的花儿会成为各族人们传统的艺术狂欢节,是甘肃一大民俗景观,以松呜岩花儿会和莲花山花儿会最负盛名。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又是文化领域中最具发展潜力和最活跃的行业。随着我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如何加快农牧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农牧区加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爱情之所以成为学创作的重要例题,其原因有二:1爱情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2.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宣泄和补偿功能使作家读对描写爱情生活的作品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如何描写爱情生活的问题上,我们认为,应当掌握性爱描写的分寸,注意艺术的美感,同时,我们认为,艺术作品应当重点关注普通劳动正常的爱情生活,应当宣扬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健康的,美好的爱情观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青海"花儿"的整体作品结构入手,对"花儿"的比兴、抒情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研究与分类。文章认为情是"花儿"的核心,是内在的最本质的东西。"花儿"首句多比兴,兴为主,常见的有记载神话传说、记录民俗民情、铭记历史人文和描写山川胜景四种。尾句多抒情,情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表达男女爱情婚姻的,有表达男女爱情、描述男女情爱、抒发生活情志和传递生活情趣四种;另一类是描写社会情感内容的,有揭发黑暗丑恶、歌颂快乐升平和感悟人生哲理三种。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学史上,很多诗人把自由和爱情作为诗歌的主旋律,普希金走出了文学创作的固有范围,把俄罗斯社会的各种现象作为描写对象,是俄罗斯精神生活的象征。在普希金所有的作品中他的诗歌创作无疑是最辉煌的一笔,他所表现的自由、真诚、乐观更是他诗歌最宝贵的财富。本文就着重传达普希金追求自由与爱情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浅论群众舞蹈的特征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是群众文化当中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挣脱了束缚自己的一切桎梏,开始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生活,追求人生的价值、体味人生的欢乐,在劳动和学习、工作之余,很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到了群众舞蹈的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8.
陈云的“民生”思想是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继承与重要改造,也是陈云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研究、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点。陈云时刻关注人民生活,毕生追求人民利益的实现,始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研究、继承和发扬陈云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歌,简言之,意即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并广为传唱的群众歌曲。它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反映的是最普通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在一曲曲民歌中得到体现。而每一首民歌,都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升华,都是一份丰厚的艺术遗产。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的“国风”,就收录了我国北方160首民歌。千百年来,民歌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紧密地伴随着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情感,记录着他们的爱恨悲喜,也滋润着历代文人和艺术家的艺术修养。汉“乐…  相似文献   

10.
爱情之所以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其原因有二:1爱情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2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宣泄和补偿功能使作家、读者对描写爱情生活的作品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如何描写爱情生活的问题上,我们认为,应当掌握性爱描写的分寸,注意艺术的美感。同时,我们认为,艺术作品应当重点关注普通劳动者正常的爱情生活,应当宣扬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健康的、美好的爱情观念。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