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那么怎样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呢?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最关键的是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聚焦于学生的探究、发现、动手操作,培养其交流、合作的能力;不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与提高。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田径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摆脱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为学生创设田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田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开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领导、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7.
探究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考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参加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1]。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的课程目标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此外,教师是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和活动过程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因此要求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最佳的结合点,应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以前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良好学风,培养通过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从关注学生的需要出发,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形成以“自我发展”为特点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在探究中获得知识,逐步塑造合作、创新的学习品质。一、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由于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思维情况的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也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是一种带有很强主观色彩和个体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学能力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导水平的体现。教师只有正确而巧妙地引导学生,才能在学生学习中起"引爆"作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质,实现认识、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教学的最佳成效。文中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引导"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力求为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互动探究教学模式指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教学目标,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教育模式。在互动探究教学活动中,互动是教学关系,探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中的一块极其重要的阵地。如何搞好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的课程理念提出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求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总结、表达、交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调查、探究讨论,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  相似文献   

13.
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升华为创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学习和认知的主体,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个体的自主学习,生生合作学习,运用读、思、议、练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完成由不会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的认识过程。一、改变教学结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分析情节、讲解课文内容,是以往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了许多课例,获得了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一谈如何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法中的“探究研讨”法教法的指导思想是 :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 ,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造欲和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探究 ,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主动地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现以教授“质量守恒定律”一课为例。1 创设问题 引导发现学生已经知道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的物质 ,但并未涉及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问题。为此 ,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调查、探究讨论,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学生,研究教学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教育模式。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学习方式是发现式学习,目的是学生建构性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探究性教学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探究活动可分为自学、合作探究,课前、课后探究,课堂、课外探究、活动探究等。  相似文献   

19.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探究性教学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问题的提出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探究性实验的意义在于它的人性化教学观和丰富的学习体验,是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也是增强学生主体学习过程体验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教材在实验编制方面有新的突破,但部分实验操作与结论基本上沿用了我国传统教材的方法与描述,文本资源不能很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本文就“乙醇催化氧化反应实验”的探究性教学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朱雷云 《阅读》2013,(12):2-4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实施小学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它体现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它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是一种自主的文化生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