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在不同程度上面都存在着管理不适应症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面制约了高校改革发展的步伐,阻碍了培养商素质化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实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借鉴国内外高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成功模式,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荣誉体系在高校中的广泛建立与应用是我国高校提升学生自我发展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深化核心内涵的急迫需求。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荣誉体系实施现状的调查,找出高校学生荣誉体系设置与评审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功能定位、综合素质培养和评审比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建议,为高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学生人数增多、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学生在培养兴趣、树立目标、沟通方法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方面。本文试图通过探索有效方法,让高校学生面对现实,改变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办学原则主要是为了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学生管理工作水平也会直接影响高校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加上社会环境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需求,如何进一步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相关管理工作者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全国并轨招生后,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同程度有所下降,加之高校的自身的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方法和管理队伍的不完善,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怎样改善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着重论述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整个高校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与高校学生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需要紧密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寻找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为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人本主义、广泛参与、学生自治等基本原则,健全学生管理组织,坚持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建立内外导师制,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提出融合模式和建议,以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及其重要性,接着探讨了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意义。然后,文章介绍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模式,包括其概念、分类、选择依据和方法以及典型融合模式的介绍和分析。接下来,本文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发展的建议,包括提高师生思政素养、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推进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最后,文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强调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针对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将安全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使高校学生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新形势下高校新型学生事故以多样化呈现的状况依旧让管理者应接不暇,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研究新形势下高校新型学生事故的频发原因及对策,能有效减少高校学生事故的发生概率,为高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9.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网络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随之带来的高校学生心理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根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学生是我国总网民的三分之一,加之我国网络环境的错综复杂,给高校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更多的高校学生误入歧途,所以本文就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展开论述,对我国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进行剖析,最后得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的情况下,我国的高校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推进。面对当前形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不能够适应,而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理念以及体制也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改革,因此,高等院校必须要开拓思维,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本文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入手,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工作新思路与方法,以期能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目前互联网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全方位的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高校学生管理领域。在高校的工作管理中,学生管理策略的创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高校在互联网+的视域下,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管理效率,推动教学育人的工作展开,完善学生的管理体系,本文围绕互联网+的话题,就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展开探究,为新时代互联网技术普及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创新性意见,帮助现代高等院校可以以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管理效率,完善教书育人的学生管理体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激励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应用激励理论,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教育体系的逐步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学生管理是高校日常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系统性、基础性以及多维性等特征。基于此,结合当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着重对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解决学生管理挑战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把握校园管理要素,促进高校事务科学性、周期性开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实施教育的关键环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对学生管理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全面的研究了目前国内大学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的剖析了大学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对学生管理的作用,研究结果为高校科学的进行学生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对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显得更加紧迫。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应当正确处理市场需求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此外,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让学生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真正学到实践本领,充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应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高校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校园软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当前,由于学校学生规模扩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日渐复杂,如何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教育工作,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们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研究学生群体性划分方法,并寻找相应的工作思路,意义重...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高等院校不断深入,学生管理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高校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对于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作为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管理的一种教学制度,它具有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课程考察的变通性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它适应社会经济与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需求和综合人才自身发展需求,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然趋势。做好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抛弃管理者本位的思想,积极提倡导师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反馈系统,完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招收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增大,给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学工干部、辅导员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挑战。这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者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的状况下,学生管理工作日益受到各地高校的全面关注。高校学生管理涵盖了较多的具体管理内容,并且相应的管理工作要点也体现为多样性。面对当前的全新常态,高校需要做到运用全新举措来推行现阶段的学生管理,进而达到保证高校良好秩序的目标。因此,高校针对学生管理工作应当将其纳入新常态的视角下,同时还要保证结合高校目前实践来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