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播领域的变革与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传播的功能,为体育发展服务,本采用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探讨了传播领域的变革对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播技术与方式落后、单一,会降低社会传播的功能,使体育信息传播范围狭窄、体育发展速度缓慢;传播技术与方式的创新及综合应用,可以提高体育信息的传播效果,扩大传播范围,加快体育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前诸子时代的传播思想非常丰富。对传播活动的认识上,人们认为传播活动能够传达各种信息,语言能够揭示传播者内心的感受,以及他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看法和评价;通过语言传播,可以对民众进行教化,对子弟进行教育,或者向其他国家推行本国的文化;一个人的言语还可以表露一个人的品质。他们提出了"慎言"和"三不朽"的传播思想,认为只要在德行、事功、言语之任何一方面有所建树,都可以使自己虽死犹生,虽久不废,达到不朽。而言语又是反映德行的重要途径,是建立事功的重要工具和能力。关于舆论,栾武子提出的"善钧为众",邵公提出的一套理想化的传播秩序和传播体系,都是值得注意的传播思想。非语言传播也受到人们的注意,有人还形成了一套理论,如单襄公认为把一个人的"步言视听"结合起来考查,就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信息。此外,前诸子时代的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受众问题,如"直不辅曲,明不规闇"的思想等等。  相似文献   

3.
殷商散文存在着简朴与趋文两种不同的风格、形态.通过受众、传播者、传播目的等传播基本要素的考察,指出二者形成的原因及传播活动对散文文学化的影响,从而为认识上古散文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4.
传播仪式观下的太极拳非遗传播是其文化符号挖掘、生产、传播和反馈的实践过程,也是展现太极拳文化活力、促发其受众参与活动及共享太极拳文化意义的传播过程,对其研究旨在探索太极拳非遗传播和仪式建构的规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话语分析等方法,运用传播的仪式观理论,在太极拳非遗传播的新语境下,分析太极拳非遗传播的文化符号、交流互动和行为方式等仪式化表征。同时,对太极拳非遗传播中的仪式话语、空间话语、参与话语进行了话语分析,明晰了太极拳非遗传播中文化认同、文化共享、文化体验等话语指向。最后,提出太极拳非遗传播的实践进路:挖掘与展示仪式化的文化符号、构建多元与包容的文化传播场域、提升传播受众在互动中的在场体验。  相似文献   

5.
传统武术发展趋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献资料法对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武术之所以不如竞赛武术普及,归根结底原因有二:一是其地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与投入不够;二是竞赛少,未达到有效传播,人们对它的了解不足。建议在发展竞赛武术的同时,增加传统武术的赛事,提高人们对它的认识;并通过各种有效路径或办法,普及传统武术,使之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围绕着2008年奥运会与电视体育传播的核心主题,从内行说话与准确预测、应变思维与恰当表达、人际传播与人文关怀、巧妙设问与点睛评论等四个方面对当代电视体育传播视阈下的出镜记者素养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广告互动传播的主要渠道,互动式体验是网络广告实现品牌形象塑造传播的核心要素。本文分析了网络广告的品牌塑造价值,进一步阐述网络广告互动特性与品牌塑造关系,提出了激励式、个性化、游戏式、虚拟体验式、悬疑式五种激发网民互动积极性的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对体育与电视的合作进行了历史纪实的阐述,针对电视体育传播的专业化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传播产业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这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对这起重大媒介事件,中国的电视媒体是如何报道的,有哪些经验与不足,是人们需要了解的。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前3届奥运会的电视传播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采用了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电视媒体在北京奥运会前期、期间和后期不同阶段的传播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形成了对我国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在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相对完整的印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在范围、总时长和质量上超过了往届,得到国内外观众的认可;促进了中国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本土传媒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打破只关注本国选手的固有模式,突出了国际化视野;在本届奥运会电视传播工作中秉承了“服务媒体、引导媒体”的管理理念,为中国新闻宣传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体现出人本化情怀,关注人与奥运会的关系,对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应该看到,我国的奥运会电视传播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内容报道的创新性和深加工能力欠缺,节目形式雷同,媒介人士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带来了深刻影响.认识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前提.基于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分析,提出运用新媒体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论大众传媒在体育信息传播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大众传媒的本质、特点和功能,以及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各种制约因素等视角,探讨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的作用,并针对目前我国体育信息传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武术化的当代传播。而当代化传播方式一般分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层面,本就是从这四个层面来研究武术化传播的具体方式,以及如何解决武术化在跨化传播中的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分析归纳法对体育信息资源在网络传播中的价值定位进行研究,主要从网络传播的特点、体育信息资源的含义与传播特征、体育信息的网络传播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重点对体育信息的网络传播价值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网络传播对体育事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7年11月,由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一经上映便受到广泛关注。片中展示的亡灵节庆祝画面令人耳目一新,许多中国观众通过这部影片认识并初步了解了墨西哥土著亡灵节,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寻梦环游记》对墨西哥的传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填补了人们对墨西哥土著亡灵节认识的空白,对亡灵节文化的传承与跨文化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反观与墨西哥土著亡灵节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我国的清明节,在影视宣传方面却缺乏内涵和吸引力。本文将以电影《寻梦环游记》为借鉴,从两个节日具有的相似文化内涵出发,探讨清明节影视宣传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关于清明节节日文化内涵传承与传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继承语是与人们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一种语言。保留继承语,对于个体的群体认同,对于维持语言的多样性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在主流社会中,继承语的维持与发展举步维艰。继承语的代际传播,作为继承语研究的一个方向,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注意。本文主要对国外继承语代际传播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对继承语代际传播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以移动设备为传播载体,网络传播技术为传播手段的网络媒体对体育文化传播的参与,极大地影响着体育文化的普及、传承、以及与时俱进的发展。运用传播学基本原理,结合近期网络体育热点,通过对比传统媒体体育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分析当前网络媒体在体育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传播方式,传播特点,传播优势与局限,探索有助于我国体育文化信息有效传播的网络传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阶段,需要集中社会力量,统筹思想教育理论实践,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效用,彰显马克思理论教育的公共属性与社会管理功能。使社会公众与学生系统地认识我国社会系统的发展规律与趋势,进而激活马克思理论教育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驱动作用。本文结合高校马克思理论教育的传播现状,探析传播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的逻辑起点、基本追求及推进路径进行研究和阐释。在厘清新时代体育传播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的任务追求与原则追求,探骊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的实施路径。研究认为,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统筹国内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又布局国际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最终通过推进体育全媒体传播工程、建立体育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3个维度来构建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国内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外对全球化问题的广泛关注,在传播学领域中对于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也成为热点,涌现了如全球传播等许多相似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多维而复杂的,而对于所有试图从传播的角度了解全球化的初涉者和全球信息传播的研究者来说,弄清这些概念都成了首要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全球信息传播领域的基本概念进行厘清,以期更为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犯罪核心环节是"淫秽信息的传播",可以纳入传播学视野予以解析。传播淫秽物品罪属犯罪形态的传播现象,它的传播要素均显示了与正常传播迥异的特征,如传者身份的隐匿性,动机的恶意性,内容的诲淫性,道德的腐蚀性,价值的缺失性,媒介的微缩性与在线化,受众动机的深层性等特点。因为它是隐秘状态的传播,因此对谁是受众、受众接触淫秽色情与其可能产生畸形性行为、性罪错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目前尚有许多难点,一般认为,通过模仿效应、脱敏效应和引动效应等消极的传播机制而产生社会危害。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蔓延对性道德的销蚀及性观念的蜕变,娱乐化大潮席卷下的大众传媒"性话语"对现实的误读及对受众的误导,网络空间的理性缺失等都可能为淫秽色情信息提供传播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