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晓梅 《考试周刊》2011,(92):11-11
据调查,高职学生对文化课厌学情绪最重最普遍的是数学。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课冷漠、机械、无聊。因此我认为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改革。本文观点为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要多向交往,在课堂中,要求生生之间坦诚交往,互助互学;在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亲切和谐,讲学乐学;在教与学之间,科学"交往",充分发挥教学民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积极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46):175-176
当前中职文化课教学滞后于职业教育发展,文化课教研教改推行艰难,要从转变对中职教育的认识,重视文化课在中职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改革文化课课堂教育模式等方面推动中职基础文化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课堂交往是新课程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目前课堂交往存在某些形式化倾向:失衡的交往;虚假的交往;预设的交往。教师应结合有效课堂交往的特征,从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设计弹性教学方案、加强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课堂交往能力等方面建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交往。  相似文献   

4.
情感交往型课堂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意在实现学习者逻辑认知与情感体验的有机统一。课堂安全感是师生间产生情感交往的前提条件,更是构建情感交往型课堂的关键要素。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安全感缺失的现象时常发生。究其根本,主要是由机械的师生互动模式、失度的课堂管理形式,以及过度注重知识输入的教学方式等原因导致。培养课堂安全感需要遵循三大原则,即自由与秩序的辩证统一、情感交往与知识教学的相互交融、教师引导与学生输出的科学安排;并采用四大具体实施策略:以民主自由氛围为课堂安全感的培养基,以师生共建课堂秩序为课堂安全感的稳定剂,以双向关怀为课堂安全感的动力源,以输出式教学为课堂安全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交往问题,高校辅导员应当明确平等交往的意义,树立师生共同参与的理念,通过引导式课堂教育及精细化日常管理,营造师生双向互动的课堂氛围,构建师生融洽和谐的交往关系;同时,在课堂教育与日常管理的有机融合中塑造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节课的成败不仅在于课堂的内容,还在于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包括课程设计、课堂管理、课堂语言、教后反思等多个方面。二期课改的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要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一、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性新课程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课堂上开展积极的师生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堂互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各种能力;课堂互动教学也有助于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课堂互动教学还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性格、智力水平、学习状况等,"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的管理包括心理交往的管理和教材教法的管理。笔者就师生心理交往的管理谈些肤浅的看法,以求教同仁。 课堂是师生心理交往的场所。教师对课堂上教学双边活动的组织,一切事件的处理,甚至题意的阐发,无不渗透着教师的情操与思想。这些都直接处于学生心灵的  相似文献   

9.
冯胜清 《职教通讯》2014,(33):31-35
中职文化课具有基础性,是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应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重要特征。增强文化课吸引力,必须认清现状,有针对性地从六个方面入手: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与专业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立足学生学习实际,实行分层教学;采用“逆向思维”,筛选文化课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课堂隐性文化是课堂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交往理念、交往方式、交往内容和交往目的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师生交往对象出现盲区、交往方式单一、交往内容非生活化、交往目的意向化等系列问题。它与课堂显性文化在功能方面混乱难以区分,在作用方面呈现背离与冲突,成为隐匿的负面文化的载体。加强方法论学习与深化课堂研究,凝聚利于师生交往的隐性文化场境,构建符合师生交往规律的隐性文化运行机制,可以实现课堂隐性文化的正向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师生交往的分类(一)课堂交往和课下交往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任务。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在课堂实现的,并结合课外的辅导和活动。因此,我们把师生交往分为课堂交往和课下交往两种典型。一般说来,课堂上、下师生交往大体都是沿用下列模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课堂消极沉默是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与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突破点。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角来看,英语课堂中的交往主体是初中生消极沉默的主导力量;英语课堂中的交往环境是初中生消极沉默的发生空间;英语课堂中的交往有效性是初中生消极沉默的行为本质。对此,应加强英语课堂交往主体平等对话,建构英语课堂融洽的交往环境,促进英语课堂交往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堂交往冲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课堂交往冲突是指当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用相互矛盾的行动路径去达成相同或不同活动目标时所感知到的不一致或相互干扰,它包括三种类型:程序性课堂交往冲突、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和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课堂交往冲突的作用具有积极和消极二重性。良性人际关系建构、信任重建、沟通重构、协商合作、加深理解以及课堂文化共同体建构等是科学管理课堂交往冲突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晓红 《现代教育科学》2012,(2):139-140,163
广大教师普遍认为,课堂中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只是为了认知的把握或学习过程中困难和障碍的排除,缺乏对交往互动是学生思维发展、教师教学智慧的共同提升过程的认识;现实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少有"情感心理"的支撑,缺失生命的色彩…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实践思考,对课堂有效交往互动产生了几点浅薄的体会:一、开放教学问题,使课堂交往互动生产有效的资源;二、恰当智慧点拨,让课堂交往互动不断走向深入;三、融洽情感交流,为课堂交往互动染上生命色彩。  相似文献   

15.
课堂话语在教育实践场域中是教师表达个人知识常用的载体,以课堂提问、课堂评价等形式时刻影响着师生交往。透过教师课堂话语可以透视当下课堂生活中师生交往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转变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观念和形式,探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16.
宋学欣 《中学教育》2010,(4):45-49,55
针对我国当前课堂交往存在着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异化现象,分析课堂交往异化原因,立足于主体间性,提出课堂交往的实践策略,提升课堂交往的合理性,还课堂交往以本真,使课堂交往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体育特长生自身的特殊性,给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对于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工作往往令许多教练和老师无计可施、束手无策,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体育特长生大多是性格活泼开朗、身体健康、强壮、敏捷好动,多数学生运动场上如鱼得水,生龙活虎,而在课堂上往往都是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所以,文化课的成绩一般都很差,对文化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一筹莫展,相反的这些体育特长生在运动场上往往却是挥汗如雨、敢于拼搏、不怕苦不怕累、坚强勇敢;在比赛中轻易不言弃,好胜心强、永不服输;虽然他们在文化课老师眼中是懒虫,但他们却是教练眼中的佼佼者。对于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管理一定要充分的考虑这些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予他们正确的帮助和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新手教师对课堂师生交往的重视不够,缺乏课堂师生交往技能和策略,以及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等影响了新手教师建立正常的课堂师生交往关系。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新手教师有效进行课堂师生交往的一些教育对策,以提高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相应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同时,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使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气质风  相似文献   

20.
冯芮  梁红萱 《考试周刊》2015,(21):182-183
中职卫生学校运用"情感场"、情境的情感教学,让学生对文化课感兴趣,同时运用课堂形成性评价进行文化课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