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为纠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话语缺失、理论脱离实际、伦理缺失等现象,聂珍钊教授首倡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在世界文学批评界建立当代中国学术立场做出了贡献。《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是其十年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该著作首次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构建了理论和话语体系,在理论建树方面超越了西方伦理批评。该书提供的实践范例使得该批评理论更易理解和操作,在解读经典文本形成的新观点体现了中国学者努力与世界"对话"的治学精神。该书同时对中西文学经典进行解读,是文学伦理学批评适用性广和蓬勃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文学批评在我国一直呈现着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占主导地位的格局。2004年,聂珍钊教授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提出有力地扭转了这一局面,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但仍存在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研究对象单一等问题。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未来应该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体系,不断拓展批评研究对象,勇于创新,开展文学伦理学批评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站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进行人文精神构建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同时能够很好的发挥文学理论学批评对人文精神构建的促进价值和作用,它能够从道德伦理角度对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价值和精神进行评价和判断。随着文学伦理学演化和发展,不断丰富着人文精神内涵,促进着人文精神发展,从不同角度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在人文精神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学的伦理学批评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伦理学领域与文学批评领域之间就文学自身的本质、功能与价值等方面的展开的对话与合作,而这一对话的前提在于把握审美与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过程,因为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关系,那么关于文学的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术界交往的日趋频繁,中国学者开始将本土批评话语的建构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之中,由聂珍钊教授创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就是中国学界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这一批评范式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参与和讨论。为推进学界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缘起、核心概念和具体运用等重要问题的理解,这次访谈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以一位在桂子山成长起来的杰出学者的身份,结合自己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求学和工作经历,聂教授谈了自己对学者的应有担当、品格和文风等问题的看法。随后,聂教授对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一些核心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释。最后,针对提问,聂教授还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未来走向及其在族裔文学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9.
10.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伦理文化特点出发,试探讨该思想的文学伦理批评特点及其在生态语境下的文学伦理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新潮社是理论与实践并进。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实践的同时,也注重文学理论的建构。新潮社小说、诗歌创作实绩突出,理论探索也走在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前面。  相似文献   

13.
胡适在东西杂糅、内承外引、文质并重、超越本体的思维模式指导下为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发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存疑主义以及杜威的实验主义的特殊意义,使之成为中国人进行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一种可能的方法,在丰富文学主张与文学发展路径的同时,拓宽了中国文学观念的涵盖范畴。他以纵横交错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给现代的中国文学定位,多角度地探讨文学的复杂本体,有力推动了文学观念、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深入发展。他注重从社会发展的线性历史观入手,强调文学发展线性直进运动特点,主张建立表情达意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学。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所表现的“硬汉精神”和“重压下的风度”让无数读者赞叹.然而,桑提亚哥精神不败但在现实中却一无所得.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重新研读《老人与海》的主题,可以对桑提亚哥所表现的硬汉精神的主体性价值、主体与他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反思,揭示其中蕴含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5.
六六小说《蜗居》以“房”为题,叙述了一个房价飙升时期发生在一对姐妹之间的故事。改编自小说的同名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对《蜗居》进行分析,客观地解读作品中折射出来的人本性和物性、异化的爱情,探讨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尽快提高高校文学理论课程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国家教委中南高等师资培训中心于1997年4月17日至27日在武汉华中师大举办了题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的高级研讨班。该中心邀请了二十三位在文学理论批评领域卓有建树的海内外知名学者为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30多名学员举行了22次专题讲座,讲座期间,大家围绕着“文学的现代化”这一中心话题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领域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沦陷区文学运动及文学理论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衡量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标准去衡量它。在沦陷区,文学上保持民族血脉、心理上的不屈服、逃避者应该视为一种反抗。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重庆文学理论与批评取得突出成绩,并显现出鲜明的本土色彩。高校学者成为重庆文学界与学术界的一支主体力量。一般理论研究在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抗战文艺研究”因其地缘优势,最具特色、最有成就。本土文学研究与批评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对重庆文学所体现的本土精神文化的追问和挖掘,尤具重要意义。同时启动的几部重庆文学史的编撰工作,填补了重庆文学研究的历史空白。  相似文献   

19.
自《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聂珍钊教授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后,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很多知名学者也纷纷撰文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讨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内涵、目的以及范围,希望这一新的文学批评方法能够被更多的学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文学伦理学批评应具有“共同体意识”,这主要因为在后现代条件下社会含体认识到“社会正义”实现的历史性,也认识到“生活和谐化”的达成只有以“理想共同体”为展望并在合理协调“团体与个体”之间复杂关系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这不仅是后现代社会的一种“生存智慧”,它同时也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