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法学》(二)主要内容包括债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权和民事责任。也就是教材第15章至第32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都是涉及公民具体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应用性强,因此学员们应认真理解,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民法学》(二)主要内容包括债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权和民事责任。也就是教材第15章至第32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都是涉及公民具体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应用性强,因此学员们应认真理解,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人身权就是指教师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身权利。侵犯教师人身权的,应根据不同情况,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教师法》第35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伤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虽然"侮辱、殴打教师"早已被《教师法》等法律明文禁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也写入丁神圣庄严的《宪法》,但侮辱、殴打甚至杀害教师的事件却时有发生。现实中对教师人身权的侵犯主要来自学生及其家长、学校领导和校外人员。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人身权就是指教师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身权利。侵犯教师人身权的,应根据不同情况,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教师法》第35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伤害的,责令赔偿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既是法律经济,又是权利经济。它不仅要求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得到切实保护,而且也要求其人身权利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护。但我国现行民事法律中的人身权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主体日益强烈的保护人身权的需要。因此,应确立人身权法在民事立法中的独立地位,转变立法观念,改革法律形式,充实人身权保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讲的是"公民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其中,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是这一专题的核心内容。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却发现,学生对某些生活中的案例无法深入分析,对有些论断无法解释其原因。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对某些现象和论断进行一定的分析,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而且能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其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小学生辱骂、殴打教师等侵犯教师人身权利的行为屡见不鲜,令人深思。究其原因,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人身权缺乏法律保护;教师权利的规定笼统模糊;侵权者未得到应有的惩罚;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失衡,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未成年学生的侵权行为。因此,完善教育立法,明确教师的权利,给侵权者以适当的法律惩处并全面加强法制教育,对维护教师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树立教师权威,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身权利与人身自由权利是意思接近的两个法律概念。在初二教材《思想政治》(下册 )第九课中指出 :“人身权利是公民的基本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对于这两个“基本的权利”,同学们往往感到容易混淆。要想弄清楚它们 ,必须把握人身权利与人身自由权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内容不同。人身权利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有关公民人身方面的几项基本权利的总称。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 :人身自由权、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住宅不受侵犯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等内容。公民的这些权利 ,统称为人身权利。公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效教学作为国内外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热点之一,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不仅涌现出了大量的著作和论文,也有不少基于教师教育课程学习需要编写的有效教学教材.最近,读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晓端教授寄给我的《有效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一书,感觉眼前一亮,发现这本教材还是有不少新意的.通过阅读前言和书中各章节的内容,不难发现,这本由陈晓端和张立昌两位教授主编的教材是根据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编写的,也是为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编写的配套教材.无疑,我个人认为,这本教材的出版,一方面可以作为"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的配套教材,供职前教师学习;另一方面也为有志于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线教师明确有效教学理念与方法提供了适切的学习材料.  相似文献   

10.
<正>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内涵。作为人身权利,智力成果权只有进行发明、创作的特定的人才能享有;作为财产权利,当发明人、创作者的智力成果被采用或者发表后,有获得报酬的权利。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应当说,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89页《知识链接》关于智力成果权的内容——人身权和财产  相似文献   

11.
公民的民事权利就是指公民依照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所享有的权利,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人身权包括姓名权、名誉权、身体健康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财产权包括所有权、经营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上述民事权利中有些仅能存在于公民的生存期间。公民死亡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法律也不给予保护了。有些民事权利不仅在公民生前有保护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民法学(二)的内容是民法学教材的第三编至第七编的内容,它主要分述了民法学的各具体民事权利,是民法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民法学(二)的内容是民法学教材的第三编至第七编的内容,它主要分述了民法学的各具体民事权利,是民法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品德与生活(社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历史、地理、人文等内容,对品德课教师的要求甚高,于是有的品德教师说:"品德课程不好教。"所以,授课时,教师或就教材"照本宣科",或舍本逐末,专搞"创新";或"零敲碎击",内容毫无系统性可言。那么,面对品德学科的这种跨学科性,品德课  相似文献   

15.
<正>"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四个课程领域之一,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近年来,"综合与实践"教学成为大家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1)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教师往往对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内容一带而过,这直接带来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轻视。(2)偏重数学知识的讲授。对于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容,教师多努力挖掘其包含的  相似文献   

16.
公众人物人身权利的限制及保护无论在学术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侵犯肖像权案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公众人物人身权利限制与保护问题的关注。面对不同类型的公众人物,用同一种标准对其人身权利进行限制和保护显然是不适当的。准确地界定公众人物,以分层次的原则实施对公众人物人身权利的限制和保护,对于在公众知情权与公众人物人身权之间取得平衡,对于新闻媒体规范自身的报道行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潘爱军 《考试周刊》2013,(39):23-23
<正>我经常在教育刊物上看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个教育新理念,到底这两者有何区别,具体如何操作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认识。一、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的第二节内容,它是信息加工与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节课的核心在于两个"一":第一个"一"是一种工具(图表)。即教师应该通过课堂的学  相似文献   

19.
一、"用教材"教是对"教材"的合理处理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新见解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  相似文献   

20.
版权,也称著作权。按照民法和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著作权(即版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身权,二是财产权,也可以称为作者的精神权利和物质权利,作者的人身权利又包括发表权、署名权、受尊重权、修改权、收回权、起诉权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作者的财产权是指作者依法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知识产权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它科技成果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