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的看书与学习,是肤浅的、被动的。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思维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怎么办时,其思维才算真正被启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模式。思维在数学教学时是不可缺少的,同样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密不可分、相互交融使得教学更完美。思维与兴趣结合的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护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兴趣是思维的根源所在,所以用这种方式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来源,也是其学习的动力。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智慧和实践潜能,以达到对物理的深入学习,而在这一过程中,兴趣则是一剂最好的“药引”,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创新。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一个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也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其实所谓的"激趣"就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小学生正处在大脑思维的活跃期,他们的思维跳跃性很大,联想力和想象力都非常丰富。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潜能,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激趣"艺术。  相似文献   

5.
余得水 《考试周刊》2022,(12):107-110
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这门课程偏向于理性思维,学生初学可能比较困难。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提升。文章针对如何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们要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一、课前质疑,激发兴趣学生由疑而问,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在进入师生课堂学习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课文自主质疑,培养他们主动质疑的精神。我们不必要求学生提出多么切合文本主题的问题,只需要他们去发现、去思考,在读书中提出自己的疑惑,以激发他们研读文本的兴趣即可。例如:我了解作者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  相似文献   

7.
王洁 《理科爱好者》2004,(22):37-37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常常感到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科特点和学科内容上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出现了思维障碍,因此,感到学习物理很困难.下面根据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具体分析一下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思维障碍,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让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但是,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通过以下做法,激活学生思维动机,帮助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一、激活思维动机,引导积极思维。小学生学习动机的首要条件是需要和兴趣。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接触知识的环境,唤起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进行思维,成为课堂思维活动的主体。“唤起需要”是激发学习动机心理成份中的直接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的激发是产生求知欲、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史料,顾名思义就是历史资料或材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历史痕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史料的运用,以此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了解并重新构建历史过程。然后经过教师引导,使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应适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和过程;不断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思维理解、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58):65-66
数学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科目之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数学中的抽象问题,强化学生的学习印象,借助思维导图还能为学生创设更加具体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强化学习体验。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律,使思维导图发挥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的成长进步,就特别需要了解和研究学困生数学思维障碍形成的原因以及矫正的对策.思维的惰性、惯性和线性等思维障碍是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加以克服,帮助他们走出数学思维的困境,改善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14.
<正>只有让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法,并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到学习中,这样,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笔者浅谈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看法。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促思维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其他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进行思索和探寻,才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乐此不疲。教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积极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展开自己多彩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思维的兴趣点生发主动探究的信心与智慧,以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独特语文体验.  相似文献   

16.
龙爱湘 《教师》2011,(13):52-52
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的看书与学习,是肤浅的、被动的。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思维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怎么办”时,其思维才算真正被启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敢于质疑的精神是推动个体思维、个体能动的强大动力,它将促使学生去探索、去研究、去分析、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积极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展开自己多彩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思维的兴趣点生发主动探究的信心与智慧,以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独特语文体验。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去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对于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这一点十分重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可以有机结合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让我们的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才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日记是一类特殊的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欣喜地领略到数学日记的独特魅力,进而不断地将数学日记的形式付诸实践。一、让学生拥有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缺乏兴趣是直接的原因,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数学日记可  相似文献   

20.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本人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粗浅的体会,认为主要应抓住如下三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前提。 兴趣是思维的开端,思维也是兴趣的继续。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才有可能。“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等心理特点,应用丰富有趣的内容和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广泛运用数学游戏、学具操作、竞赛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位一年级数学教师,在进行简单应用题综合练习课教学时,就设计了“找朋友”的方法来了解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他将应用题的条件、问题、算式分别写在卡片上,分发给学生,然后运用“找朋友”的方法配对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