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塑艺术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各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艺术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玩耍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奠定基础,将泥塑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泥塑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2.
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把泥塑引入小学美术课堂,能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和艺术审美力,传承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88):155-156
在我国,泥塑是流传已久的民间艺术。在它身上,充分展现了我国人民在生活上和劳动上的审美追求。当今社会,泥塑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向世人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而在我国农村地区,艺术教育基础薄弱,美术教师紧缺,开展泥塑教学更是遥不可及,学生的发展需求一时无法得到满足,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鉴于这一背景,农村小学可以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因势利导。与此同时,根据小学美术实际教学情况,展开泥塑教学。文章就农村小学美术泥塑教学现状展开探讨,旨在提高美术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指出,提升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要从学生主体出发,打造全新教学形式,注重学生思想品质教育,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增加艺术修养。为了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学生欣赏能力,小学美术教师应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及诉求结合,创新授课形式。但是,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程依旧存在问题,笔者通过对小学美术欣赏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从问题入手,提出提升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杜亚萍 《学周刊C版》2020,(1):153-153
新课改指出,提升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要从学生主体出发,打造全新教学形式,注重学生思想品质教育,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增加艺术修养.为了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学生欣赏能力,小学美术教师应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及诉求结合,创新授课形式.但是,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程依旧存在问题,笔者通过对小学美术欣赏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从问题入手,提出提升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24):179-180
美术是小学美育的重要课程,美术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艺术品位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在新课改推动下,小学美术教学面貌有所好转,但是小学美术教学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文章结合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希望能对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潘菊辉 《教育》2024,(8):61-63
<正>创意可以理解为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两个方面。小学美术中的创意主要是培养学生破除旧方式,创造新途径,突破自我,超越常规的意识。小学美术创意不仅表现在绘画方面,在泥塑造型、剪纸粘贴、色彩运用等有关的美术创意中都能体现。美术创意存在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比如校园里的植物、马路上的建筑、交通工具、家人的一举一动都能使他们产生创意的想法。创意实践在小学美术中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陆伟 《海南教育》2014,(24):77-77
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普普通通的泥土能给他们带来与众不同的欢乐。而且,玩泥巴的过程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及空间创造力。同时,“泥塑”也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泥塑教学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因此,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无论是哪一版本的教材,都将泥塑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9.
贾伟芹 《山东教育》2009,(12):50-50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课包括绘画、工艺制作、泥塑、欣赏作品及生活中的美学观念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美术在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快乐泥塑课     
朱本双 《教育》2012,(10):6-6
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施洋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泥塑课上通过揉、搓、粘等基本技法进行泥塑造型。孩子们在实践课中体会手能创造美、动手创造美的乐趣,通过泥塑造型使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快乐泥塑课     
朱本双 《教育》2012,(28):6
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施洋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泥塑课上通过揉、搓、粘等基本技法进行泥塑造型。孩子们在实践课中体会手能创造美、动手创造美的乐趣,通过泥塑造型使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泥塑艺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融合进行了讨论,在对泥塑艺术价值加以了解的同时,明确了其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应用的意义,并对有效融入泥塑艺术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描述,希望能够为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进一步提高该项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苏州泥塑是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是吴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现如今随着老艺人的离世,技艺高超的虎丘泥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作为吴文化民间美术样式之一的苏州泥塑艺术已成为一种珍贵的文物,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美术课堂的教学让学生知道苏州泥塑、了解苏州泥塑,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弘扬苏州泥塑这一传统文化,而且通过动手体验泥塑制作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将苏州泥塑引入课堂对这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泥塑艺术发源于古老的中国,是中国的艺术宝库之一,得古风土俗浸润,其表现手法,率真而朴实,稚拙而有情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在小学美术创作中以具有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的泥塑艺术作为美术学习主体,使学生将自己的艺术创作融入生活、回归生活,从文化修养、技术能力、设计理念、综合表达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在自我赏识中形成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桂佳丽 《小学生》2022,(10):76-78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使得色彩教学愈发重要,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艺术追求。本文以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多个方面对色彩教学的课堂实践进行分析,为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展示了色彩教学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以期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燕 《教师》2014,(4):43-43
正在当前的美术教材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的一部分课程内容就是创作课了,从小学中高年级的美术课本中也能发现这一特点。在小学中高年级的美术创作课中,所选取的知识内容都是与学生有比较强的接近性的,但就算是这样设计创作课的课程内容,依然无法避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这一现状。如何优化小学中高年级美术创作课的教学,是当前中高年级的小学美术创作课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朱兼兼 《教师》2023,(29):72-74
水墨画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艺术素养,而水墨画对学生的笔墨运用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优化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具有紧迫性。文章以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十一课“水墨游戏”为例,分析了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的优化策略,以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提高水墨画教学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张莉 《学苑教育》2019,(10):67-67
小学美术作为学生培养艺术基础的初级学科,近年来不少教师正在思考研究如何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微课作为新颖教学方式的代表之一,主打以微视频的方式围绕某一知识点并加以讲解延伸,因此颇受走在教育创新前沿的教师青睐。本文将对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从多方面阐述微课应如何有效应用于美术教学,希望能帮助教师减轻部分教学压力的同时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折纸是小学美术手工课的重要内容,通过折纸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美术想象能力与美术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蒙秀溪 《广西教育》2014,(36):59-60
正5月30日,广西教育学会中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了第23届广西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现场执教比赛。来自区内各地的20多名小学美术教师参加了比赛,南宁市良庆区五象小学的李艳艳是其中一员。当天,李艳艳的参赛课例为泥塑课——《给自己塑个脸》,教学中,她首先以图片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层面认识"脸",然后与学生讨论总结出常见的脸型和表情,最后指导学生完成了"塑脸"的创作……新颖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