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如果你有小弟弟或者小妹妹,那就看看这本《彼得的椅子》吧,可能会有一些似曾相识的心情哦。  相似文献   

2.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城西安以她的存在向世人诠释着这则名言的精辟。随便问起一个西安之外的人对西安的了解,可能都会说出一连串的名词:兵马俑,大雁塔;秦汉故都,大唐宫阙……这些使西安城享誉世界,成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可是,将这些荣耀的冠冕加在今人的头上,总会觉着一丝惶恐与不安,因为这些毕竟是萦绕在先人头上的光环。而在我的印象中,若将黄土高原上的长安城与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东部大都市相比,总觉得她的身上或多或少带着几分土气和一丝暮气。  相似文献   

3.
4.
杨晓曦 《初中生》2008,(7):20-22
天空终于崩溃,在自己制造的阴霾里哭泣。我放开麦克风,将它随意丢弃在沙发上,没有人来继续唱或是换歌,大家都在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原声带在倾诉:“冰上的芭蕾,脑海中旋转……”  相似文献   

5.
住宿生是典型高中生的标本,我对高中的印象也主要源于宿舍。我的宿舍实在“别致”,红校园里矗然一幢有如脏面包发霉的灰楼,初见本以为是校建仓库,后来却一记晴天霹雳——我得在这“仓库”里住上三年。  相似文献   

6.
2003年前后,我所在的城市曾经大规模流行学习奥数,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也不能独善其身。学校虽然没有专门开设奥数课,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我利用第二课堂和自习课的时间每周进行两次奥数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7.
Discovery 《小学时代》2013,(Z1):42-43
有些人在几乎不可能生还的绝境中幸存下来。这向我们展示了在别无选择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海上幸存者1799年,"邦迪号"船长威廉·邦迪在船员发生动乱后,带着一些手下驾驶一艘小船在大洋上安全行驶了约5,500千米。1915年,欧内斯特·沙克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关于波的干涉这部分知识,在近年江苏高考和选修题中经常出现,属于Ⅰ级要求.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在,处理具体习题时存在着规律把握不准,概念分析不清的情况,下面以一道常见题为例.  相似文献   

9.
类似"碎蛋壳"的花纹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以"碎蛋壳"花纹为内容组织中班幼儿进行欣赏和操作活动应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女儿阿凡是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的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学校最近的一次数学活动上,她是主持人。为做好主持,女儿花三个晚上写了主持稿,还让我修改了一次又一次。活动结束,全程参与这次活动的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给我打了个电话:“活动让人非常感动,很成功!”对活动的成功,我毫不意外,正想着,这其中也有女儿的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