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沙龙》2014,(12):51
继上期推荐了丢勒的版画和美女小提琴家费舍尔演奏的莫扎特唱片之后,本期我决定再次把他们“打包凑在一起”。欣赏完丢勒的传世经典,再来听听土生土长的德国小提琴家演奏的巴赫吧,配套来欣赏,味道会很特别。再次选择茱莉娅·费舍尔的唱片推荐,原因有三: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她生舍本人就是德国人,且出生在慕尼黑。其次,这张专辑是她小提琴独奏的巴赫奏鸣曲和变奏曲(作品号1001~1006)。众所周知,“音乐之父”巴赫也是德国人。最后,老绘画  相似文献   

2.
采用新颖视角剖析作品,揭示巴赫无伴奏小提琴艺术的音乐特征,并对其核心技术支撑——和弦演奏技法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纠正人们在研究、演奏小提琴无伴奏复调音乐方面的认知误区,以期促进该方向的理论研究、舞台演奏等,同时利于高校小提琴专业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大提琴音乐文献中的重要作品,由于音乐赞助制度和美学观念的转变以及乐器形制与演奏技术的发展,其问世后历经坎坷。通过对这部作品背后所隐含的历史结构来解读作品的历史性质,可作为音乐历史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5.
欧仁·伊萨依是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为现代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和美学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创作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成为现在小提琴学习者必须学习和演奏的重要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伊萨依第二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探究其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克里格里奥诺的《奏鸣曲III》的钢琴伴奏展开分析,分别从整体结构、主题的发展与和声特色、节奏特征等三方面切入,研究该作品钢琴伴奏部分的精妙构思及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大提琴史上的不朽之作———《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来阐述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内容与技巧,并结合大提琴大师卡萨尔斯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体验及简要的结构分析,去更深一层次的了解这部圣经之作。  相似文献   

8.
巴赫是音乐史上罕有的集大成者,但他对大提琴的贡献过去一直鲜为人知,他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大提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通过组曲的创作,他预见了大提琴的发展,为大提琴的发展提供了一部传世佳作。我们通过论述组曲空前绝后的历史意义,以及组曲对大提琴的乐器演变、演奏技巧的发展、艺术表现力的丰富等方面,论述组曲对后世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艺术。分析了第一乐章基本的结构及演奏技法、作品的艺术意境以及做为弗兰克唯一的小提琴作品《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的特点及影响。  相似文献   

10.
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的德国著名的伟大作曲家,他在欧洲音乐的发展史上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巴赫也被世人誉为现代"音乐之父"。巴赫的音乐的创作是建立在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是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中的典范之作,本文对这系列的组曲做的解析和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系列作品对于了解巴赫音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12.
《热情奏鸣曲》的音乐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具有音乐素材简洁、结构安排新颖独特、奏鸣曲式的拓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作为印象主义最主要的法国代表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一生中都只创作过唯一一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g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这两部作品均属于作曲家的晚期创作,可以说是体现他们成熟创作风格的典范,标志着印象主义小提琴音乐的风格特征。本文将两部作品在创作特点上做出比较式探究,希望通过此文,让...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一生中共创作了10首小提琴奏鸣曲、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等众多体裁的作品.其中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贝多芬的一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见证了贝多芬逐渐成熟的作曲技法和愈发浓郁的个人风格,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这位音乐巨人坎坷但又坚定的一生.相较于钢琴奏鸣曲均匀贯穿着贝多芬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而言,贝多芬前9部小提琴奏鸣曲的写作都集中在1798年和1802年五年间.其中第五号奏鸣曲《春天》是贝多芬最著名的小提琴奏鸣曲,笔者通过对这部作品第一乐章音乐及结构上的分析,从实践出发,对钢琴声部的演奏进行细致分析,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分析钢琴同小提琴之间的协作性,对这部作品钢琴声部在协作时的重要性以及钢琴和小提琴之间如何更好的配合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思考,希望对其他学习这部作品的演奏者有所借鉴意义和实际帮助.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作曲家色·恩克巴雅尔创作的无伴奏合唱《驼铃》,一经问世即受到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浓郁的民族特色、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以及精湛的创作手法征服了众多专家与听众.对该作品的内容、结构安排、多声部语言、象声词使用、音乐发展手法等艺术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内涵,从而正确诠释音乐.  相似文献   

16.
<曲式与作品分析>此课程教学过程中,贯穿音乐形式美的理念,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从对作曲技巧的机械识别上提升到对作品结构的全面把握上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通过各部分的结构、调性、材料几方面分析,展示作品体现的对立统一与均衡呼应的形式美,从音乐美学角度讲解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论,提...  相似文献   

17.
18.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大提琴领域一直被视为佳作。无论从演奏还是艺术美学角度来看都是无可比拟。这部作品充分体现出严谨、均称、优雅的古典美。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组曲前奏曲运弓特点和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