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和泰国的黑暗日子--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2005年3月28日,又一个黑暗的日子,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再次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第三个黑暗的日子……  相似文献   

2.
冯至的十四行诗集中描写了人的生存状态不自由的荒诞世界,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孤独,个体面对命运的恐惶不安,一次次直接面对生命,逼问生命的意义.这一主题成为其十四行诗的主旋律.与此相关的另一主题,便是存在主义式的勇毅面临死亡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对死亡与苦难的坦然承受.冯至的诗是深沉的人性意识的高扬.冯至十四行诗的独特主题与诗风,既是冯至接受存在主义哲学的结果,也是对40年代黑暗政治的反拨.  相似文献   

3.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鬼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鬼在民间信仰中是人死后所化,是与世人相对立的彼岸生存者形象,是死亡恐怖的寄寓形象,他们生活在恐怖阴森冰冷潮湿黑暗的地下,常常作崇于人,随时将人拖入那个可怕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弗罗斯特的诗歌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死亡的意象,主要包括以冬节、白雪、风雨、黑夜、黄昏、黑色、坟墓等象征死亡的意象作为诗的题目,以天国、坟墓、尸骨、鬼魂、乌鸦等象征死亡,以黑色和白色等色彩意象象征死亡。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死亡意象使其诗作呈现出一种死寂的诗歌氛围。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这些意象有效地表达了他对黑暗和死亡的向往,弗罗斯特以死亡意象展现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5.
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所共同具有的操控性、冷漠无情和自我中心等特质是独立于大五人格模型之外的、代表反社会性的人格特质群,被称之为"黑暗三人格(Dark Triad)"。黑暗三人格在个体层面所具有的适应价值与他们在集体层面所产生的破坏性之间的矛盾,使得它们成为近年来社会-人格和组织行为领域研究的热点。从个性的认知-情感系统和生命史理论的双重视角来解读黑暗三人格的内部动力机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黑暗三人格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表征与情感反应模式,还能够从进化的观点认识黑暗三人格的行为动因与适应价值,为有效预测黑暗三人格个体在不同领域的行为表现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一个小学女生,家里进了小偷,抽屉被打开,妈妈的钱包和首饰被偷,保姆向其诉说很害怕,担心被谋杀,而后来妈妈让她一个人去拿香烟,恰巧也是放在那个抽屉里,进而产生了对黑暗和死亡的恐惧,并引起了退缩行为(一个人不敢睡觉)和恐惧症典型症状(一到晚上就害怕;经常做噩梦),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心理咨询师收集基本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验,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她调整认知观念,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了她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解除了对黑暗和死亡的恐惧,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以其冷酷的叙述着称,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是阴暗怪诞,充满血腥与死亡意味的世界。死亡和暴力是他早期创作的两大主题,也表现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余华在小说《现实一种》中以独特的冷漠叙述对人性进行冷静的剖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在独特的场景里面,作者以不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冷酷的世界。人所受到的暴力是来自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暴力。每个人既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暴力的实施具有双重性质,即非理性和计划性。暴力最终引导人们走向死亡,生命的终结让人们感受到世界的无边黑暗。  相似文献   

8.
曹雪芹和布朗特加的小说揭示了人物与死亡抗争中的种种性格特点,并以人物的悲惨命运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残雪的小说将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杂糅在一起,充满梦幻般非理性的叙述。让人犹如进入茫茫的黑夜。时空的停滞虚幻、人物的循环重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无法对话都体现出了残雪对历史和现实的荒漠感,而这种感觉正来源于她自己的现实体验。她将笔触指向黑暗,戳穿黑暗,并对黑暗进行了成功的突围,这正表现了作家直面现实人生的勇气。  相似文献   

10.
格式塔心理学的异质同构原理认为,客观外界物体的构造形式与我们心理、情绪的构造形式有着某种相通、共通之处,因此,客观外界物体往往会形成、引发我们的某种心理感应。巴金先生的《灯》正是因此而形成了一种含蓄之美,使我们得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在阅读中得到了一种心理能量释放的满足。 黑暗是什么?黑暗给人的感觉是什么?黑暗是外界对人的一种束缚与压抑,黑暗给人的感觉是无路可寻的困惑与迷茫。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不管这种黑暗是巴金写作 《灯》之时的“炸弹和机关枪的不断威胁”,还是我们今天在阅读 《灯…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有50%以上篇章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死亡。作家对“死”表现出如此深刻的关切,甚至是热爱,寄寓着深刻的内容与复杂的心绪:首先,人物死亡是用来象征黑暗现实、封建制度吃人本质的,从而艺术地再现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人生。“死亡”是旧中国人民生活命运的缩影,“死亡”是被吃者命运的隐喻符号。其次,人物的死亡结局,是鲁迅超越传统文学中圆形结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节结构上的一种反传统开拓性突破。另外,还包含着作者对生活失望,政治理想的破灭以及个人的恩怨情绪。这种失望、怨恨心绪通过外化为艺术作品中的“死亡主题”得以表达,得以宣泄。  相似文献   

12.
腐烂的艺术     
美国艺术家凯瑟琳·瑞安Kathleen ryan制作了一系类犹如细菌腐败的、腐烂的水果.看似腐败的水果却是用各种宝石制作而成的,寓意腐烂的状态,会重生一样.凯瑟琳·瑞安曾说:"腐烂总是让人联想到死亡,但死亡是否一定丑陋黑暗,或者换一个角度想,腐烂不过是生命的蜕变."  相似文献   

13.
从夜出发     
夜总以黑暗示人,让人只记得它是多么令人恐惧、让人孤独。相思的恋人在夜中流下泪水,才华横溢的作者用笔将凶案融入夜中……人们眼中的夜仿佛只是黑暗与恐怖,他们早已忽略了白天看不见的月明与繁星满满。  相似文献   

14.
死亡时间19世纪,一个寒冷的冬夜,内科医生安达逊冒着风雪出诊,他在黑暗中行走时,被一辆急驰而过的马车撞倒死亡。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野草》最直接地呈现出真正属于鲁迅自己的极端黑暗、冷酷的内心体验,于是死亡便成了其中的高频词汇。直面死亡,鲁迅主张反抗绝望,并深刻质疑了所谓死亡是人生遁路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一位校长告诉我,他上初中的儿子问他:“人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说:“人死后,周围漆黑一片,面对的一切都是黑暗的,悄无声息,无人交流。”他说的这个死后世界与法轮功对刘思影所描绘的“人死后,有一条用黄金铺成的道路指引着到达天堂,在那里,到处都是黄金”是相反的。很显然,这位校长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让儿子对死亡产生一种恐惧,从而在现实中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是一部具有价值的现实主义著作,整部作品笼罩在对现实的绝望气息当中。黑暗,死亡,性压抑,人性的沦丧,绝望的情绪细密地弥漫在文字之中。在黑暗中的哭泣,在绝望中呼唤,无不展现了在“文化荒原”时代可怕的人性的灭失和情感的决绝。  相似文献   

18.
杨雯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83-85
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的主人公在非洲的堕落行径不仅让他自己在临死的那一刻感到无比恐惧,也让他周围的人体验到在边缘情境下人类对死亡的恐惧.通过分析《黑暗的心》中主要人物库尔茨和马洛各自所处边缘情境,关注库尔茨在非洲的遭遇所展现出来的人类内部存在中的致命缺陷,以试图解读小说黑暗的象征意义和恐惧的哲学内涵以及该作品中体现出的康拉德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黑暗的心脏》是现代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中篇名。小说由叙述马洛讲述他去非洲的航程中所耳闻目睹的种种惨象。这次非洲之行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探索非洲腹地的航程,更是对人类灵魂进行探索的精神之旅。马洛最终发现的是人在蛮荒状态下容易滋生恶的倾向,从而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这便是人的精神堕落。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揭示:现代人应当靠自己的力量与邪恶抗争,与黑暗搏斗。最重要的是应当首先承认这种邪恶或黑暗是存在之“梦”里的“毁灭性”因素。只有做到这点,现代人才有可能实现精神上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8,(80):193-194
随着特质论人格心理学的发展,黑暗三联征作为与"大五人格"截然不同的特质群广受关注。黑暗三联征由马基雅维里主义、自恋和亚临床精神病态组成。虽然黑暗三联征是基于西方文化提出的,但中国学者也做了一些本土化调查、测量、分析等工作,本文将主要从黑暗三联征的测量工具、性别差异、社会破坏性与适应性这几个方面的本土化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