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教育》2009,(7):F0002-F0002
银川市第六中学占地面积17.65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初中、高中于一体的示范性学校,是银川市回民高级中学。创办于1963年,现有在编教职工18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8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12人,高级教师50人,是一支业务强、理念新、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现有60个教学班,  相似文献   

2.
一、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内涵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立足于解放人和开发人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素质角度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心素质是本钱,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则是灵魂,是4种素质中首要的、核心的内容,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的发展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熟练,更重要的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即德性的发展,道德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即德育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它不仅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还塑造大学生的灵魂。基于德育的特殊性,德育工作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德育,就是肯定、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根本地位、目的地位与主体作用的同时,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落实到教育工作之中,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德育不是管理人、约束人、控制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以人为本德育理念,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德性人生:教育的生命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人生作为一种真、善、美的人生,是人理当追求的幸福人生。人的本质是德性的动物,德性是人的生命的最高发展,德性彰显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以形成人为目标的教育,必须重视培育人的德性,促进学生走向德性人生。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关系,它体现出的伦理是一种人本的定位和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其实质是依靠人,更要规范人。为此,需要一种新的伦理观来引导,“八荣八耻”的新时期荣辱观就是最适合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伦理观。新时期荣辱观能培养出构建和谐社会主体的人,能规范人的理念和行为,其本身也融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精神是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有意识的方面和无意识的方面及其心理活动。精神指所有的非物质对象,即作为特殊物质的人脑的活动以及这一活动所产生的一切非物态化的结果,包括心理、思维、观念、学说等一切意识现象,是对外部世界和人的自身的客观反映。精神的具体描述就是人们对实现理想目标的一种价值追求。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还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换句话说,使人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精神。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  相似文献   

6.
彭焕湘先生在《关于人文精神的讲座》中认为,“人文精神”主要有四层含义:是一种以社会公认道德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是一种高扬主体意识的理性化的个人主义理念,是一种价值理性,是一种对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的反思。可见,“人文精神”至少应包含二个要素:人性、理性和超越性。所谓“人性”,是指尊重人,肯定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所渭“理性”,是指人有思想有头脑,能够追求真理,探求人类和谐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奥秘;所谓“超越性”,是指人可以追问和追求生命的意义,能够超越自然属性,实现人的自我追求。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是人的一种生活观、理想观、价值观,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应当努力去实践和追求的,因此它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工作社会性初探汪士雄一、学校是人的社会化的一条基本途径,班级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微观环境因素每一个人从母腹脱胎出来投向社会,都具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即人的遗传基因决定的生物、生理要素,包括本能及人的性别、年龄、肤色、种族、相貌、体型等等。二...  相似文献   

9.
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诸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重视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人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主导和决定作用,是一种将人作为“活力源”而形成的关于人的科学理念。这个理念的核心是重视人、依靠人、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完善人。这个理念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形成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取向,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一、发挥企业领导班于的潜能企业领导班子是企业员工的精华,决定着企业的大政方针和前途命运。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绝对办不好一个企业。好的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0.
对话,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不仅是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也是一个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对各种文本的理解等,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里的对话双方不仅仅是指人和人,也体现在人与文本、人与环境。在传统教学中,包括当下我们在理解对话这一形式时,  相似文献   

11.
朱其海 《现代语文》2008,(10):10-10
一、新课程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一)注重人文素质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 北大人钱理群教授曾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句话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就语文课的性质而言,语文课也是文学课。而文学的功用在哪里?文学是与人的精神、心灵共通的,无论是优秀的还是劣质的文学作品都会影响人的思想。或把人引向真善美,或把人引向假丑恶,  相似文献   

12.
人的语言活动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心理活动。人凭借语言进行思维,相互交流思想。人的语言代表思想,语言活动的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一般显示其思维水平。语言能力是指听、讲、读、写的能力,语言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是极为巨大的,它能影响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时期的语言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教育,因为语言能力是幼儿人小学以后学文字、书面语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教育是一种高素质的教育 近年来,在各种媒体和日常生活中。有关“人”的词汇,人们用得越来越多,比如人精神、人素质、人教育、人关怀等。大家都觉得“人”和与“人”搭界的这些词汇,是一种层次、品位较高的东西。但什么是人呢?简单地说,人就是重视人的化。而人教育是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不断健全的教育,是叫人求真求善求美的教育。按北京大学季羡林老先生的话说,就是教人“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事”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不断促进社会成员成为自由的人、自主的人、自觉的人的发展过程,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使一切发展以人为出发点,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必须以人为目的,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规律、全面提升人的现代素质。  相似文献   

15.
人际交往,即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交往能力是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位阿拉伯哲人说过,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人生大海中去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师,由其性质所定,需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需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品德。重利疏才不可取,浮躁浅漏不宜要,狭隘私利不能做,守旧固执不当留。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作为教师应该是一位高雅脱俗的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是一位淡薄名利的人,是一位热衷奉献的人。而且,除此这外,教师还应是一位情感丰富、不无浪漫气息的人。  相似文献   

17.
耿静 《语文天地》2012,(11):68-70
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是一项“养心事业”,是一片关涉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天空。从一定程度上说,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身心获得一定奠基性、基础性成长发展的土壤。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真善美的气韵的相互濡染、相互传递、相互加温,使之在生命的内核中彰显,并化为人生的追求。最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是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2006,(2):F0002-F0002
北京市石景山区海特花园小学建于1998年,是一所实施小班化合作教学模式的公办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38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8人,区级骨干教师6人,具有大学专科学历教师17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8人,完成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5人,形成了一支具有“专、本、研”结构的师德高尚、  相似文献   

19.
人存在的双重性和人的发展说明人是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自身内部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人与外部关系的协调发展。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主要手段,对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理解偏差,导致人的异化。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应从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学生生活环境等方面入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人的发展摆脱盲目性而走上一条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惟一动力。人本观念告诉我们:管理的核心是能动的人,管理的动力是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思想工作是整个教师队伍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管理者必须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要一切着眼于师生员工,一切依靠师生员工。学校管理者要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小气候,让每一位教师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获得学校工作整体创新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