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惊闻噩耗悼文豪,战斗终身德望高。誉满文坛齐鲁迅,双星遥对照重霄。 (二)诗风豪放笔花生,火样诗情铸《女神》。光照诗坛驱黑暗,新诗原是奠基人。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同志热情关心我院教育革命和科学研究,于一九七七年八月在病中为学报题字,并来信多有勉励。全院师生,深受鼓舞。今睹遗墨,益增爱戴、尊敬之情,乃赋五律一章,以示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3.
沫若兄:大示读悉。奖饰过分,十分不敢当;但当努力学习,以副故人期望。武昌分手后,成天在工作堆里,没有读书钻研机会,故对于你的成就,觉得羡慕。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  相似文献   

4.
作为诗史的时代性,是一决陷。此集在I-1前出版,恐有困难,谨奉还。诗中以支干纪年,殊非善法,不加亦应考虑。足下自以“失其涵蓄”为短,佘则颇病其语人涵蓄,而无深切的山河之痛耳。专复,顺致敬礼!邻沫芳一九五六、六、几,.化京。 、J、‘、.尸、、.父、.、.,、‘、一.从.‘、、.、:..:....w. ..., ,卜而影印的郭沫若同志手迹,是他一九五六年六月二日写给本院图书馆许,h}-,.},.同志的一封信。前,许I司志曾将他自己的诗稿“长夜集”寄给郭老,请求指正。郭老与许同志索不相识。但郭老不以旭位,不以秋掌见拒,披阅之后,很央…  相似文献   

5.
八日信悉.所示疑问,奉答如下:(一)文字改革,鄙意宜注重在统计、整理、简化、限制字数等项.根本改变(如拉丁化之类)一时不可能.(二)简化求其便,只要约定俗成,无须求其十分合理.此例古已有之,如庆字本由(?)字简化,全无合理之处.(三)“小学”当然可以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6.
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每当我看到文化战线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时,马上就想起了郭老,要是他老人家还健在的话,那该多好啊!每当我看到“四人帮”迫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罪行材料时,我又想起了郭老,要不是由于“四人帮”的迫害,郭老怎么会这么早就离开我们呢?郭老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单从文化战线来说,他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诗歌、小说、戏剧以及书法等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不少同志和我谈起,我自己也常常这样想,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为什么郭老能够  相似文献   

7.
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评价、研究鲁迅与郭沫若,作得最全面、最深刻、最完美,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周恩来同志。今天我们应该认真地继承周恩来同志这份珍贵的遗产。周恩来同志对鲁迅与郭沫若有很多的论述。口头的议论,何其芳等同志的回忆中介绍了  相似文献   

8.
上面是郭沫若同志1958年3月16日为本刊题词的手稿,曾刊登于本刊1958年4月号.这个题词在当前对我们仍具有指导意义,故重新发表,并借以表示我们对郭沫若同志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9.
《蜀遭奇》是郭老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八日乘江津轮出三峡时在舟中作的。他在这首诗的题解中说:“李白曾作《蜀道难》,极言蜀道之险,视为畏途,今略拟其体而反其意,作《蜀道奇》。” 大家知道,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是李白在安史之乱前初到长安时送友人入蜀写的一首乐府体裁的诗。这首诗,以雄健的语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笔调,描绘了蜀中地势的险要,道路的崎岖,环境的恐怖,寓寄了作者对当时即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历史剧创作的奠基人。他的历史剧壮美、隽永、气势雄浑,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战斗力之强,在现代文学史上无人可与之媲美。解放后他创作的《蔡文姬》、《武则天》又有了新的境界与意义,这在本文中暂且不谈。单说解放前在缺乏创作自由的旧文苑中,郭老以他的辛勤劳动,运用他在历史学方面的博大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同志是才华横溢的一代文豪。他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到粉碎“四人帮”整个现代历史,占有了诗词、戏剧、小说、散文、曲艺等几乎所有的文学形式,在中外起了并将继续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最能代表他的文学成就的,是诗和历史剧。由于历史剧能够通过舞台和银幕接触更广泛的群众,因而影响更为深远。历史剧在郭沫若同志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经师易遇人师难, 做到人师要红专。 如何红? 人人最好学雷锋。 如何专? 实事求是加三敢。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文字,史学等许多领域都处于开拓者的地位,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着重论述郭沫若同志在史学上的重要贡献,以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和一代学术宗师。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渊博学识、卓越才华的著名学者.他“不仅是革命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而且是革命的思想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作于一九六一年十一月,是毛主席为反击现代修正主义而作的伟大诗篇.一九六一年十月间,苏共召开了二十二大,通过了修正主义的苏共“新纲领”,抛出了一条完整的所谓“三和”(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两全”(全民党、全民国家)的修正主义路线,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了无耻的修正和彻底的背叛,苏修头目赫鲁晓夫在大会的总结报告中,竟公开点名指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独立自主原则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并且不指名地攻击中国共产党.当时,出席大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长  相似文献   

16.
老者徂兮幼者生,自然规律本无情。倾心早识马迁抱,革命先窥汤武行。青鸟书回藏旧箧,白云人去断归程。江山雄丽文章在,犹带奔流倒峡声。红邦仰首一红星,傲骨横眉两巨型。才志凌云怀抱富,爱憎立世笔忘停。汉家未减文姬梦,楚国长留屈子馨。郑袖为何能左右,几人重演儿人醒。  相似文献   

17.
论_周易_的著作年代_答郭沫若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拙作《周易类释》稿蒙于百忙中审阅指正,谨申谢意.前读大作《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关于《周易》一篇,用新的观点方法进行分析,开辟了研究的新途径,颇著成绩,非常钦佩.我的研究《周易》,就是得您的启发而进行的.来函提出关于《周易》的著作年代问题,并惠赠大著《青铜时代》.您主张《周易》编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6期重新汇集发表了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分别写给郭沫若、李鼎铭、艾思奇、李达四同志的六封信。这六封信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哲学和历史问题的。篇幅不长,但内容十分丰富。从这些信里,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热情,以及对待理论问题的科学精神和民主作风,等等。可以想见,不论是广大的理论专业工作者或一般干部、群众,读了这些信后,都会受到深刻的启发,从中获得很大的教益。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期,也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的时期。这样伟大的历史时期,为伟大的文艺作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前提。三十年代末,郭沫若同志谈到当时文艺运动的发展时说:“从‘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起,最近已到‘文章出国’的步骤了。”他预言:不久“将会有纪念碑性的建国史诗般的伟大作品出现。”①果然,几年之后,这样伟大的作品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20.
廖仲恺先生殉难六十四周年前夕,我在整理资料时,获得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郭沫若同志为廖仲恺先生遗容的亲笔题词。此文写在十六开白色有光纸上,背面尚有零星之黑色油墨迹。经专家鉴定,确是郭沫若同志之手笔。这是近期郭沫若同志手迹的重大发现,是一份珍贵的革命文物。全文如下: 这样精锐,沉毅,英敏的遗容, 呜呼仲恺先生,你诚然是精神不死。你所手定的三大政策:联俄,容共,扶助农工, 这都是中国革命并世界革命的根底。奈何惨遇毒弹使我们早失指针, 奈何随先生之终而三策亦殉葬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