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媒介形态和信息渠道的增加,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的开拓变化,媒体竞争日渐白热化已达到近乎肉搏战,在新闻资源高度雷同的情况下,如何在新闻内容同质化的时代做与众不同的新闻,成为当今报纸最大的挑战。面对新的传媒环境,今天的报纸已经从文字传播方式逐步转向视觉传播方式,报纸视觉形象成为新的竞争力提升点,打造全新的报纸视觉形象成为报纸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即使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又称为新闻传播工具(news media),指的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等的总称。在西方,大众传媒也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社会效益,则指的是一项工程对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等社会福利方面所作各种贡献的总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大众传媒充当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信息摄取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大众传媒充盈着我们的生活,于此同时,大众传媒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足够含量的信息,不断吸收来自外界的不同资源,扩展我们的视野和思想,让我们充分掌控信息,时刻维持清醒的头脑。由此看来,大众传媒对社会效益及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大众传媒对社会效益及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西可 《青年记者》2007,(16):50-51
在电视、网络等先进传媒技术的挤压下,报纸虽然受到了很大冲击,但仍是广大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媒介。纸媒体优势何在?可以列举若  相似文献   

4.
卢宁 《新闻知识》2008,(3):12-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空前契机,也是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大多数西方人了解08奥运最重要的手段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上互联网等等。电视新闻以其独特的"画面语言"优势吸引着观众"眼球";而报纸媒介的新闻内容是文字符号承载的信息,"白纸黑字"式的报纸语言不及电视新闻的视觉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想象,离开网络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越来越多的人正告别电视、报纸和广播,新闻和其它各类信息都是从网上获取。由于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和他们对于网络的过度信任和依赖,使其日益显示出作为"第四媒介"的影响力。这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也成了地市级电视台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这一概念,认为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传达了一个社会来临的信息。在今天的传媒新技术条件下,我们已经迈人了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7.
(一) 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新闻,更需要对新闻的理解。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对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比获得信息还重要。 如今,我们常为拥有大量的信息而烦恼。看看我们周围,信息很多,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常常有被信息淹没的感觉。目前的报纸、杂志不断在扩版增容,一份报纸少则十几版,多则几十版,甭说看半天,就是一天也够你看的了。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出现,信息倍增。网上信息那么多,浏览起来更费时。许多信息虽然传播出去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显得零乱、分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对一般人来说,要把那么多的信息都看过来是不现实…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快速的进步,新兴媒体不断涌现,从报纸、广播到电视、互联网,再到今天的微博,社会传播媒介越来越丰富,传播工具也越来越平民化。在这个人人手中都握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的传播与接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这使得信息的传播迅速而贴近,传统广播媒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冲击。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冲击,报纸所处媒介环境中的信息传播手段发生了深刻变革。由于媒介环境影响,受众对报纸的阅读重心也在改变:他们阅读的不仅是文本,也是媒介;文本也因媒介不同而变换。针对读者的阅读文化改变的事实,研究该变化如何在新闻实践中得到阐述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深入分析报纸困境,寻找报纸出路,预测发展趋势的关键。因此,本文旨在考察报纸数字化变革对新闻消费的影响,及其在受众阅读文化中引起的变化,这些变化呈现的特征与趋势均关系到报纸应对此变革的方略。  相似文献   

10.
深度报道以深刻见长,给受众的感觉是信息量大、信息质量高.一般认为,报纸"拉得开、放得大",是深度报道的最佳媒介.  相似文献   

11.
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上,传播得最快、最多的是新闻信息。新闻信息在报纸上占据头版位置,在广播、电视、网络上滚动播发,以满足广大听众与观众对新闻信息的及时了解。新闻信息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是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前哨站。如何有创新、有突破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这是目前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与新闻信息相联系,以新闻信息为线索,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具体地讲,就是让档案信息切入新闻信息,为新闻信息提供背景补充、论证资料,让档案信息贴近百姓生活,跟社会前进的…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一份报纸是"一桌美味的佳肴",新闻时评就是其中的"特色菜",它或以小见大,或旁征博引,或娓娓道来,间或夹杂着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亲切之中寓情于理,犀利之中切中时弊,短小精悍却常常一语中的,让人看得明白、看得警醒、看得引起心灵深处的思考与共鸣。这就是新闻时评的魅力。在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增多的今天,一份报纸在提供信息的同时能否提供思想性强的独家时评,成了决定一份报纸影响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作为地市级党报,要提升影响力,就必须确立时评的地位,增加评论的分量,做好新闻时评这道"特色菜"。  相似文献   

13.
在全媒体时代下,受媒介市场化和新闻事件的多样化、复杂化的影响,报纸编辑的工作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现在市场化的媒介定位正在从"传者本位"转向"受者本位"方向,对于读者的注意力和定位开始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一时期的报纸编辑必须探索新的报纸编辑创新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编辑能力。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报纸编辑需要对原有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以适应读者的需要,达到媒介市场化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2011,(9):79-80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使新闻信息的来源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需要改变的是信息获取方式。新媒体人应当运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重视角,通过全面获得全国、全球的信息来定位报纸想要获得的信息,并且从观念和信息整合上改变采编方式,做出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所不可取代的报纸新闻。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当Internet的兴起和其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闯入媒介市场,闯入百姓生活之后,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也使得媒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特别是作为三大传统媒介之一的报纸,受到的冲击更大。为此,各家报纸为了争得一席生存的空间,吸引受众成了当务之急。各家报纸在扩版、增刊、加大信息量的同时,更重视在报纸的高质量、高水准上做文章,大打精品战略这张牌。以精品赢市场,以精品求生存。 编辑的精品意识与舆论引导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人们的观念有了重大突破,在知识、信息这些“精神食  相似文献   

16.
凌云鹏 《今传媒》2014,(12):43-4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融合视野下网络舆论逐渐成为影响高校新闻事件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传统高校媒体提出了挑战。本文首先对所研究的"高校新闻事件"的定义进行界定,分析高校新闻事件的形成原因,了解高校新闻事件的对外传播渠道,以及存在的高校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滞后于新兴媒体导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出在当下媒介高度融合下如何更好强化高校传统媒体对新闻事件的管控。  相似文献   

17.
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厚报时代的来临,让我们接收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往往相比于长篇大论,图片更受人们的亲睐。当下的媒介竞争随着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悄然改变着格局,电视与网络的迅速发展已然掠走了报纸相当一批读者群落和广告客户,传统媒介受到了电子媒介的重大威胁。这种危机感促使报纸行业不得不把新闻摄影提上重要的位置。在读图时代的今  相似文献   

18.
文艺副刊的今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刊作为大众媒介,既有给人们提供新闻信息的功能,还有传播知识、寓教于乐的功能,1919年新化运动以来,现代报刊不仅为激进的革命、化人所青睐,而其中的艺副刊也拉近了报刊与人民大众的距离。就象当今的广告养活报纸一样,在当年广告资源较少的情况下,报纸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艺副刊来扩大发行量增加收入的。  相似文献   

19.
陈颂辉 《视听》2012,(5):30-32
在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当下,单纯依靠抢速度、抢独家已经无法从容应对媒体竞争新局面,而借助新闻叙述事实,依托评论传递观点,这种述评融合的方式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电视媒介正在从浅层次的信息传播向深层次的信息解读转化,如何加强新闻短评无疑是值得思考的。新闻评论一直被称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相比于纸质媒体,电视评论的实践历史则短得多。电视新闻的特点在于"短平快","小言论"  相似文献   

20.
冯菲 《新闻传播》2005,(2):58-58
一、网络时代对新闻出版业的冲击 20世纪可谓是无线电的信息传播时代。20世纪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介迅猛发展,使报纸、杂志和图书等传统纸质媒介经受了巨大的挑战:到20世纪末,传统纸质媒介遭受了猛烈的“电击”——它们正承接着来自互联网络的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