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日益呈现融合之势,融合的结果是出现诸如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对此,本文试图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为例,从栏目定位、栏目元素、栏目语言等角度进行解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两者的融合现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2.
吴琴 《报刊之友》2014,(2):91-92
当前,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日益呈现融合之势,融合的结果是出现诸如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对此,本文试图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为例,从栏目定位、栏目元素、栏目语言等角度进行解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两者的融合现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3.
4.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创办不到9年,每期节目一般也只有13分钟,但这个栏目却以鲜明的特色,成为了中国政治生活中“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重要窗口,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是“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背景,以《南方都市报》的评论体系为例,分析新闻专业主义影响下的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评论形式的特点,提出新闻评论在操作中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力力 《新闻窗》2006,(6):31-32
新闻传播效果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这个问题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如何能够有效传播成为媒介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瑜  程莉 《新闻三昧》2006,(5):39-41
作为媒体报道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评论,与新闻传播的大势紧密相连。随着我国新闻传播的发展,新闻评论呈现出分量更重,时效性更强等特点。而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利益格局出现了分化和调整,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诉求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也自然呈现出来,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等均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根植于社会现实之中的新闻评论,放眼各个阶层,融贯古今中外,就某一政策、事件或现象,褒优贬劣,指陈得失,抒发民声,提供咨情,愈发凸显出多元化的倾向。创刊于1949年7月15日的《工人日报》,读者大多是企业职工、工会…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类节目应以理性分析为主,但感性因素的适当运用,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本文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综合频道播出的《新闻启示录》栏目为例,解析感性因素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的作用、表现手法,以及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感性因素与理性分析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表达自由与社会开放的大环境下,在web2.0媒境、全球化语境与中国风险社会环境的语境下,加强传统主流媒体的舆情引导创新具有紧迫性。CCTV2《今日观察》栏目以舆论聚焦、平台构建和舆情辐射的话语传播,创新性地构建新闻评论4.0传播范式,推动中国新闻评论的创新发展,是经济舆情建设平台的一个蓝本、电视经济评论栏目的一个精品和主流媒体传播的一个范式,是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的积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杨月蓉 《新闻界》2007,(2):97-97,27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一个深受各级政府官员关注、也为老百姓喜爱的节目。节目制作者们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追踪社会热点。其内容不管表现的是正面的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负面的,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老百姓利益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多,网络、手机短信等新传媒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传统传媒的固有优势在“信息过载”的现实环境中被日益削弱.今天,一份报纸,尤其是版面数量有限的党报能否在提供信息之外,呈现出具有思想深度和独到见解的观点,成了决定报纸影响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为 《新闻前哨》2007,(6):58-59
目前,在电视节目多元化、专业化的背景下,综合性的新闻评论类节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挤压。不容回避的是一大批《焦点访谈》式的栏目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光,甚至成了明日黄花,其收视率和影响力也大大下降了。于是,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谋求生存和发展,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以《南方都市报》时事评论版为例,对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加以阐述。并就如何加强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提出建议。一、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不可低估 孙旭培教授在《论舆论监督的几个问题》一中谈到,“舆论监督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是批评,包括:(1)公开报道。如为实现党务、政务公开,  相似文献   

14.
孙营  朱小阳 《新闻界》2006,(6):128-129
当前影响新闻评论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标题制作的简单化、程式化,缺乏鲜明性、冲击力,影响了新闻评论作用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选取典型的新闻评论标题加以分析,探讨其规律,无疑对提高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水平具有一定借鉴作用。《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几乎囊括了各种平面新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构成节目的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叙述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电视新闻评论相对报纸新闻评论更具有优势条件,它可以运用更形象的符号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传播方式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主体是主持人和嘉宾,而最佳的传播渠道就是通过谈话来表达观点。为了克服以往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严肃、呆板和生硬的节目形式,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采取聊天和谈话的形式来进行,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就是通过共同探讨和讨论问题,来营造出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场",从而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笔者通过对《锵锵三人行》这一档时事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案例分析,并结合人际传播的理论,来探究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色以及谈话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吕丹 《新闻世界》2014,(5):90-9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社论为样本,试图挖掘并展现《南都》社论的公共精神,观照当下,探寻其所带来的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朱冀  苗天潮 《传媒》2015,(7):30-31
报纸新闻评论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非常强烈的旗帜性色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旗帜性表现得日益显著.可以说,报纸的旗帜性代表着一家报纸媒体对事件的看法、对方针政策的评价、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并集中体现在报纸的舆论引导性上,体现的是一家媒体的态度.因此,新闻评论的旗帜性构建,对推动报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时期,我国新闻评论不断创新,不断运用新的手法,不断出现新的形式。其间有一种新的样式,可能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卡片组合式。本文打算从三个方面对这种形式作点探讨。 一、什么叫卡片组合式评论 运用卡片作文,早已有之。它是作  相似文献   

19.
邱志伟 《新闻世界》2013,(11):54-55
国际新闻评论栏目是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世界解读中国的平台,必须对其进行精准的定位。栏目定位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作保障,要有一系列的内容来充实,这样才能确保充分发挥它的灵魂和风向标功能。  相似文献   

20.
若要获得国际对话语的认可,提升国际话语权,除了逻辑严密的内容,还应有对传播渠道的美的营销。本文基于新闻美学理论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深圳卫视的《关键洞察力》节目进行分析。分析该节目在进行国际新闻评论的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呈现新闻美学,提升国际话语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