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探讨了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包括我国实行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原因、职业化的界定及其特征、职业化的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制约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因素以及在我国实行职业化应采取的措施等 ,以期促进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成长要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个方面的影响,竞技体育人才成长也同样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个方面的影响。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不可分的。人成长过程中接触的第一教育人和教育空间是父母和家庭。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文精神、社会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社会组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价值、困境,并提出培养路径。价值:缓解主体间行业壁垒,拓宽多元主体培养途径,有效发挥社会治理优势。困境:委托购买培养行为尚未规范,社会组织承接能力有待加强,受益主体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监管主体职能仍然有待提升。路径:完善购买机制,规范委托购买流程;强化承接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以需求目标为导向,满足受益主体需求;规范行业标准,构建多维监管体系;秉承共建共治,建立多元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发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实现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法制建设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体系之一。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从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从中长期竞技体育人才立法规划的制定、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以及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提供一系列优化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可供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资料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环境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和总结辽宁运动员成长规律,为营造优秀运动员成长的社会环境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社会认同感高、家庭环境好、需求多元化、成长空间大、社会氛围好、激励效应显著已成为辽宁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在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方面具有强大教育和科研功能。为培养21世纪需求的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体育系统应教育与主体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建立起以高等体育教育院校为主体,高校办单项体育俱乐部、竞技体育专业等多元化形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制。  相似文献   

7.
构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合理流动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体育人才流动是在我国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流动带来了不良的示范效应,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效率。如何正确对待和认识这种人才流动现象,并采用适当的策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成为摆在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山西竞技体育人才发展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竞技体育呈稳定上升发展态势,已形成摔跤、柔道、武术、自行车等为代表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但整体水平不高,项目规模较小,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突破项目设置与布局、加强科学训练、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注重教练员培训、适当引进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等是提高山西省运动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目标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再淮  项贤林  倪伟  金赟  周战伟 《体育科学》2006,26(4):14-20,79
运用人才学、市场学、运动训练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还远远没有满足青少年运动员及家庭的需求。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市场定位,首先是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二是满足家庭(个人)的升学需求;三是满足择业需求。对市场认同率较高的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可以率先进入市场运作。其他项目短期内未必急于进入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探讨了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与宏观调控机制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42  
运用体育人才学、市场学、经济学等有关理论,分析了国内外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方面的成功经验,论述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机制,即健全后备人才市场法规和市场体系;制定后备人才市场发展规划;保持后备人才总供求的动态平衡;协调后备人才市场中各市场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上海代表团运动员中的体育后备人才为研究对象,分析选材测评数据与信息,进行选材测评与带队教练员经验选材的趋同性分析。结论:充分肯定现有运动员的选材测评工作,继续开展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追踪观察;选材测评与经验选材大体趋同,因此在坚持选材测评工作的同时,要不断将教练员经验选材中特质指标、非量化指标的挖掘,进一步完善项目选材指标体系;加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以及招生选材的信息数据库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原则与模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特点与不足,提出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全面满足”、“永久动力”、“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等原则。构建了“五结合”激励模式,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充分结合:一二三线队伍充分结合;激励与约束紧密结合;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紧密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紧密结合。据此建立个人、群体和不同项目之间整体激励机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激励形式以及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的发展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学校体育及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的分析,提出学校体育要依靠自身的优势,逐步发展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座谈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第11届全运会、2008年奥运会的竞技体育后备力量进行探讨。发现:在未来5年3大重要赛事上,上海市的竞技贮备存在着运动员、教练员相对缺乏,夺金人才配备、重点项目配备和重点项目后备力量相对缺乏等问题;认为:上述问题既与体制等全国共性因素有关,亦与人口等上海个性因素有关。建议:建立有效的运动员、教练员等的激励机制和外地人才引进制度,扩大教练员编制,同时降低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的运营成本,深化上海市竞赛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训练态度是影响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后备队员训练态度的研究,结果发现:后备队员训练态度的结构不稳定;并随年龄或训练年限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不同群体队员其训练态度存有差异;男性队员好于女性;来自农村队员好于来自城市队员。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正处于逐步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也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鉴于此,本文就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已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形成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进行分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领域: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概念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和教练员队伍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家长态度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管理的研究.在综述与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实践层面上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未来10年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煌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16-17,20
通过回顾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历史、总结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现状,针对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总目标,预测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未来发展,期望能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从而能使更多的体育竞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