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体育中,兴奋剂成为一个令人难以回避的问题,给体坛和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由于各种社会和心理原因,使得运动员及体育组织为了名利铤而走险。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药物的研制,使兴奋剂的检查变得扑朔迷离,成为困扰体坛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金钱名利的诱惑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兴奋剂的滥用成为阻碍现代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人们对兴奋剂危害的认识,加大了反兴奋剂的力度,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然而反兴奋剂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其难度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滥用兴奋剂的体育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建议从科技哲学、社会心理尤其是生命伦理上对服用兴奋剂现象进行再思考,以杜绝这类现象的滋生与蔓延。主要内容如下:1.雅典奥运会滥用兴奋剂现象引发的思考2.滥用兴奋剂的社会文化特征论述了滥用兴奋剂的四个社会文化特征:欺骗人类性;亵渎科学性;腐蚀社会性和玷污文化性。3.滥用兴奋剂引发的社会问题(1)严重危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滥用兴奋剂对运动员身心具有极大危害性。兴奋剂对心理的危害也十分严重,轻者加大运动员的心理压力,重者使他们一生难逃负罪感。(2)影响体育运…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反兴奋剂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运动员群体中逐渐树立起了“拿干净金牌”的意识。但学校体育的兴奋剂违规问题频现,青少年学生的兴奋剂使用问题亟待解决,兴奋剂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该研究对我国学校体育中学生兴奋剂使用现象进行全面分析,梳理总结使用兴奋剂的原因,指出学校体育中存在的反兴奋剂教育的缺失问题,详细阐述了学校体育中开展反兴奋剂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强学校体育的反兴奋剂教育;实施兴奋剂检查,强化威慑作用;完善未成年人、学校体育等的反兴奋剂立法等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反兴奋剂工作提供最佳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三)兴奋剂问题 在本文的前面几部分中,实质上已经多次涉及兴奋剂问题。但鉴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必须用专门章节阐述,以示重视和警戒。众所周知,兴奋剂是扼杀竞技体育前途的毒瘤,而田径运动又正是兴奋剂肆虐的重灾区。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关于美国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的各种消息,  相似文献   

6.
兴奋剂一直以来是竞技体育最为头痛的问题,它的产生与泛滥与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论述兴奋剂对奥林匹克精神、格言、《反兴公约》的冲击。并试图以奥林匹克给人类带来的美好信念;奥林匹克仪式的作用;奥林匹克优秀榜样的力量来教育运动员。旨在对净化竞技体育中兴奋剂弊病起到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兴奋剂屡禁不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在反兴奋剂的征程中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1.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原因分析(1)对名利的追逐。(2)运动员的无知。这种无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运动员在无知的情况下服用了兴奋剂。有些教练员或队医可能对违禁药物都不太清楚,对运动员盲目的治疗和指导使运动员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误服;二是有些运动员对兴奋剂危害程度的无知。如果让运动员在服用兴奋剂和危及生命两者之间作出选择,我想没有运动员会选择前者。(3)药检覆盖面小或药检落后造成的侥幸心理。2.兴奋剂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2)违反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3)使…  相似文献   

8.
铲除毒瘤     
兴奋剂是舶来品,兴奋剂问题在西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则是近十几年的事。80年代,我国门窗打开后,极少数被兴奋剂毒瘤菌液侵蚀的意志薄弱者,在名利驱使下不惜铤而走险,堕入歧途。不久前个别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卷入兴奋剂事件便是一例。这虽纯属个人行为,应由个人负责,却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体育的声誉,害国、害人、害己,为中国体育界所不齿。  相似文献   

9.
建立安徽省"反兴奋剂"监控体系,是促进安徽省竞技体育健康发展,实现体育强省的需要。分析了兴奋剂对体育的危害;从兴奋剂检查、相关信息申报、食品、营养品及药品安全;抓好运动员、教练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建立反兴奋剂组织制度和绩效考核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安徽省反兴奋剂的监控体系,以提高反兴奋剂工作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认识的角度,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地方本位主义、运动员资格作弊、裁判徇私(情)舞弊、兴奋剂问题等多种。竞技体育中不道德现象的特点主要有:竞赛中心性和项目不同性、驱动的多重性、影响的广泛性、与日常伦理有一定的脱离性、高科技化、政治利益相关性、与经济呈一定相关性等方面。竞技体育中不道德现象的危害主要有:对运动员身心的危害性、影响竞技体育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对社会道德资源的损害性、政治影响的消极性等。  相似文献   

11.
范龙 《拳击与格斗》2020,(2):106-106
兴奋剂是现代竞技体育的一种恶性肿瘤,没有有效的治理,就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发展.兴奋剂不仅会破坏比赛的公平性,还会对运动员的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兴奋剂是可以刺激人体的原始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并改善其功能状态的药物.一些对人体没有兴奋作用的物质也包括在兴奋剂范围内,刺激人体或动物的药物逐渐成为被禁止的物品.  相似文献   

12.
反兴奋剂需要综合治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兴奋剂是困扰当代体有的严重问题之一。尽管从0年代起,国际体坛就已滥用药物成风,但在很长1个时期内,我国运动员并不知兴奋剂为何物。80年代,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增多,兴奋剂开始叩响我国的大门,使国人开始意识到了反兴奋剂问题的重要性。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使用兴奋剂既对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又违反体育道德,破坏了现代体育“公平竞争”的准则,彻底背离了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体育的异化。使用兴奋剂首先是一种欺骗行为,其实质是伦理道德问题。由于国际社会和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反对并禁…  相似文献   

13.
黄世席 《体育学刊》2011,18(6):22-26
随着兴奋剂制造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尿检和血检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检测出某些新型的兴奋剂,因此国际体育界开始采用运动员生物护照技术,根据运动员生物生理指标的变化确定是否服用兴奋剂。该标准已经得到了若干国际体育组织和国家的认可,也得到了国际体育仲裁院的承认。我国未来的兴奋剂检测可以考虑采用该标准,但要首先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充分保障运动员享有的隐私权、公正裁判权和公平听审权等基本权益的同时,也要对拒绝接受抽样或者错过抽样的运动员给予与兴奋剂阳性结果同等的处罚。尤其是对进行兴奋剂检测或者疑似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在裁决处理过程中要尊重其享有的基本法律权益,这是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人权法的要求,而不需要借助具体的法条。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科学》2020,(1):1-12
孙杨拒检案经过国际泳联和国际体育仲裁院两次听证,成为国际反兴奋剂领域的经典案例。本文回顾了案件的基本情况,对案件在国际泳联和国际体育仲裁院的两次听证中运动员、国际泳联、国际泳联听证专家组、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运动员必须明确了解自己是被谁检查的,参加样本收集活动的每位官员都应经过样本收集机构适当培训、任命和授权。反兴奋剂规则不仅仅规范运动员,也规范体育组织,对运动员的严格要求同样适用于体育组织。兴奋剂处罚有类刑罚性,规则不够清晰导致争议的时候,应该仿照刑事处罚"存疑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立法不明导致解释不清的后果不应由运动员承担。虽然客观困难存在,但既然反对在体育中使用兴奋剂是奥林匹克大家庭的选择,那么体育组织就必须为此政策买单,外包兴奋剂检查并非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兴奋剂在英语中称“Dope”,是运动员为了提高成绩而服用的具有刺激性的禁用药物的统称。兴奋剂,犹如竞技体育的附骨之蛆。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连续出现多起运动员因被检测出服用兴奋剂类药物而被奥运会“除名”的事迹,这为世界各国运动员敲响了警钟。据了解,2012年的第三季度中,反兴奋剂中心一共进行了2886例兴奋剂检查,其中8月份的赛内检查为138例,其中一例阳性是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发现的,这说明青少年体育中使用兴奋剂应该引起进一步重视。本期的《青少年体育》杂志特邀请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白旭盛为我们梳理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现状和危害、分析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原因,并提出加强青少年反兴奋剂教育、扩大兴奋剂检测范围、修改相关法律条文以加重对相关人员处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竞技体育中兴奋剂问题的研究多是从社会、心理、法律等的角度来分析的,本文则是运用博弈论理论来分析运动员兴奋剂行为及有关问题,以期从经济学角度解释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的兴奋剂行为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是一种有悖于体育和医学道德的行为。它违反奥林匹克运动的规则,而且威胁运动员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体育界反兴奋剂斗争涉及的范围很广,它的对象包括:奥林匹克运动和其他体育组织、一些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政府间组织、世界各地的男女运动员及其随行人员。而出席本次大会的就有各国政府、政府间及非政府组织、国际奥委会(IOC),国际体育运动联合会(IFS)、各国奥委会和运动员等各方代表。会议通过如下宣言:  1.有关兴奋剂的教育、预防和运动员权益的维护:奥林匹克公约不应只限于对运动员,还要推而广…  相似文献   

18.
一、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限制兴奋剂的活动继一九八四年之后,在大型国际比赛中暴露出的兴奋剂事件,仍然屡有发生,一些国家的年青运动员及其幕后人员,之所以要不择手段滥用兴奋剂,为的是一举成名,好名利双收。教练们当然也希望运动员飞黄腾达,一些无系统医药知识的人,滥用兴奋剂,造成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危害。它们的政府虽一再说服教育,指出其危害性,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与去向看我国的训练体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现状,从选材与输送、训练与学习、体育法制、兴奋剂、比赛、教育等方面,论述训练体制对退役运动员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京辉  韩坤 《体育学刊》2008,15(1):18-21
研究认为《论竞技体育的游戏本原回归--由禁用兴奋剂引发的思考》由分析使用兴奋剂的危害入手,进而提出"竞技体育的本原是游戏"这一论断缺乏逻辑推理.研究指出,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将使用兴奋剂对身心健康的危害与竞技体育对运动员身体、心理、道德等方面的伤害放在同一层面讨论,也不能将使用兴奋剂给体育健康发展带来的危害与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科技使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相提并论;禁止使用兴奋剂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