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阳地区的方言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北京,所以比较接近普通话。从语音角度阐述朝阳方言同普通话的差异,从声母、韵母、声调指出如何改正朝阳地区不规范语言。  相似文献   

2.
关中方言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读《李十三十大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代关中方言的研究材料相对较少,学者或直接从唐宋西北方音下推今关中方言,或以今关中方言直接上接唐宋西北方音。明清时期关中方言的特征大都是缺失的一环。戏曲语言对研究汉语方言具有重要意义。清代碗碗腔剧作家李十三的《李十三十大本》中保留着诸多关中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是研究关中方言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论述地域性方言和社会方言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方法是分别阐述两种方言的形成过程,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其二者之间的不同。文中还提及语言融合的问题以及方言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该论根拒维吾尔语的语言材资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方言与民俗文化的关系,该领域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及其研究方法和意义等.  相似文献   

5.
汉语方言学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今天的汉语各南方方言分支中 ,赣方言与客家方言的关系最为接近。这一事实表明 :客家方言群与赣方言群在历史上曾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从区域开发史和移民史的角度 ,分析客家方言群的起源 ,认为客家方言群的直接源头应该是来自唐宋时期的江西境内移民。  相似文献   

6.
郭璞(276~324年),字景纯,生活在西晋、东晋之交。他博学多才,一生享年不多,但写下的诗文著作却不少。虽然没有写过语言学专著,可为前人作了不少注释,这些注释在语言学上很有价值,特别是《尔雅注》和《方言注》。我们根据这些材料,可以了解晋代语音、词汇、方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本文主要探讨郭璞《方言注》以及《尔雅注》所反映的晋代方言地理概况,及其与汉代方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研究中,宋代语言学应划为唐宋一段,抑或宋元明一段,历来颇有争议。有学者将宋代划入宋元明时代,有其思想史根源。语言学史的研究应从语言学研究的实际出发,而不应受经学史、思想史观点的影响。若立足于传统语文学,宋代语言学与唐代语言学具有高度一致性。若以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训诂实践为例,亦可证明宋代语言学与唐代语言学的继承关系。因此应将唐宋时期划为中国语言学史的一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8.
赵元任先生是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常州方言的第一人,尤其对常州方言语音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突出贡献:调研出第一个常州方言音系,全面阐述常州方言的语音特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常州方言语音,对常州方言绅谈与街谈、常州方言秘密语及常州话方言性变态语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西北方言中,否定词有时可以处于被否定的成分(如状语)之后,对这种后置现象的来源,学界鲜有探究。以三类典型的否定结构为切入点,采用语料库检索和文献考证的方法,对西北方言的否定语序进行历时考察。结果显示,上古时期就存在否定词位于副词之后的用法,但是比例不高,范围有限。"把"字句自唐代形成以来也存在否定词前置、后置两种模式,但唐宋时期后置的比例相当低。否定词用于介词短语之后的现象是从近代开始在西北方言中出现的。与此同时,后置语序在包含副词和"把"字的否定句中也急剧增加,成为西北方言中的一种流行用法。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语言演变的波浪理论,也可以为历史语言学、地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南京方言随社会的发展所发生的变化,目的是说明语言态度也存在着“进行中的变异”的问题,而这些变化是可以在社会调查中得到显著表现的。本文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做数理分析,从样本推断总体的情况,研究南京方言态度正在经历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社会因素。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从中可以窥察我国其他方言在语言态度上的趋势和影响因素,并可以在语言多样性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及方言保护的工作中引起对语言态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刘颖 《考试周刊》2012,(53):31-32
攸县位于湖南东南部,攸县方言属于中国七大方言中的赣语。攸县自古隶属长沙郡,但攸县方言却与长沙方言有很大差异,文章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攸县方言变异成因。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16,(4):92-97
本研究以对比分析假说、语言迁移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选取朝阳县高中30名高一的学生为被试进行语音调查,旨在探究朝阳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研究发现,朝阳方言语音对于当地学生英语语音的习得既有负迁移的影响,也有正迁移的影响,但主要体现在负迁移方面。具体表现为:朝阳地区学生用方言语音[?e]代替英语语音[e]、[?]和[ai];用方言语音代替英语语音;用方言语音[ei]代替英语语音[i];用方言语音[v]代替英语[w]的发音。而方言母语语音的正迁移使得朝阳本地学生英语[v]的发音更地道一些。针对朝阳方言语音对于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在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必要对比普通话及方言音位和英语音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将重点放在困难音位上,以纠正方言区学生的发音错误,减少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3.
鲁六 《语文知识》2008,(4):50-53
荀子是我国的语言学先哲,他在当时对许多语言问题,比如语言的社会性、语言的继承与发展、语言的规范化、语言的工具性质、语言的治世作用、语言的结构、词语的产生过程、词与所指对象的关系等都作了深入思考,对词和概念、语言和思维、方言和共同语等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著名论断。研究其语言学思想,不但可以丰富我国古代语言学理论,而且可以为现代语言学理论提供借鉴并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汉代学者扬雄历二十七年作《(?)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方言》所录当时各地之词语,诸多可从音义关系上寻求解释,即词语异名多为不同的语音形式。本文试析几例。 《方言》卷十一第二条:蝉,楚谓之蜩,宋卫  相似文献   

15.
山述兰 《教育评论》2015,(3):137-139
依照索绪尔关于地理语言学的观点来反观现代汉语方言和共同语言,分析汉语方言演变的内因和外因,方言与共同语拥有共同的来源,互相影响、互相吸收,政治、经济、文化、言语交际等外部因素都影响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现代方言可以考释古代文献中的词汇,此即所谓方言证古.敦煌文献为唐宋白话文献,今天陇右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词汇.本文利用陇右方言考证了十多条敦煌文献词语,说明古代词语还活跃在今天人们的口语中,以此为古文献研究及词语考释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颜氏家训·音辞》是中国音韵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从《音辞篇》中可以看出颜之推对语言的一些独到见解,如方言的形成及方言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共同语的确立、韵书的出现及存在的问题、对《切韵》产生的重大影响。文章将从《颜氏家训·音辞》中分析颜之推的语言观及对中国语言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题目,语言系统中词汇语与文化的关系更密切。该论文中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词汇的角度对维吾尔语的罗布泊方言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毕节方言地名词具有丰富的历史层次。探寻毕节方言地名词的历史层次,可以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毕节方言地名词的来源是多元化的,其文化内涵是丰富的,涵盖秦汉、明清至现代的漫长历史,有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民族特色,是毕节试验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刘群 《现代语文》2010,(6):88-89
零度和偏离是修辞学的基本概念,也可以作为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方法来考察语言各个层面的现象和规律。方言是共同语的偏离,进入网络聊天室的方言可能出现二次偏离,这其中有语言学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网络世界和交际者心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