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德治”必须“德教”,可是德教在学校方面存在着德育管理、德育低效率等一些重要矛盾和问题,因此,应以系统观点为指导从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三个方面来解决德教中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以德治校”。“以德治校”就是要“以德育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作为德育核心,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德治”必须“德教”,可是德教在学校方面存在着德育管理、德育低效率等一些重要矛盾和问题,因此,应以系统观点为指导,从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三个方面来解决德教中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4.
商品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商品生产者和商品交换者的素质,关系到我国商品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德”的要素对一个人具有定向、导向、支柱和激励的作用。“德力”是劳动力有机构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无疑是教育为商品经济健康发展服务的关键一环。加强学校德育,应从目前社会生活、学校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实际出发。应该肯定商品的等价交换,在客观上能够刺激  相似文献   

5.
德育效果从根本上说,是德育力的问题。德育力在于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系把握实践的力量。在于思想道德实践关系的力量和德育者的教育力。德育力从实践活动的整体分析,可分为社会德育力和学校德育力。由于青少年时期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和学校德育的特殊地位,因而提高学校德育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德育力必须通过德育的专业化方能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对高水平综合人力素质的要求变得异常迫切,人力的五个方面——智力、情感力、道德力、体能力和成就力为此而理所当然地与素质教育一起,成为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焦点。其实,无论从现实基础还是从历史背景来看,人的“五力”与素质教育都有着根本上的高度相关;体能力是物质基础,智力是基本前提,情感力是内源动力,道德力是监控机制,成就力是最终指标,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就是“应试教育”对照“五力”的开发培育而显示出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7.
初春乍暖,在北京刚刚圆满结束的“两会”上,“以德治国”曾是代表和委员关注的一个热点;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也是今年“两会”与会者谈论较多的热门话题之一。这一信息,不仅反映了“两会”代表和委员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而且通过他们也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殷切期望,这对  相似文献   

8.
李秀中 《教师》2015,(3):10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这正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理念的真实体现。眼下学校管理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思想,学生道德水平滑坡,这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李菲 《中国德育》2023,(24):15-22
在教育学中,道德能力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但事实上,道德在实践意义上即指道德能力。受多元价值的冲击和挑战,当今社会更加诉求个体发展道德能力,培养道德能力应该成为德育的重要任务,这对于深化生活德育,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受德目主义的影响和基于道德相对主义的担忧,以及受品德结构要素理论和重“教”轻“学”倾向的影响,道德能力一直在学校德育中被遮蔽。培养道德能力,学校德育要合理开展道德知识教育,增强探究性与实践性,加强道德习惯养成教育,创建民主化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三维核心能力”是指学会学习的学习力、胜任职业的技能力和固本培元的素养力。其中,学习力是立身之本、技能力是立业之本、素养力是立世之本。职业教育“三维核心能力”具有三方面价值:砥砺学习、赋能发展;立世生存、强技出彩;立德铸魂、固本培元。需要通过“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学”“赋能学生思考,让学生善思”培养学生的核心学习力,通过“创生真实环境”“让学生过度学习训练”“坚持知行合一、技智融合赋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力,通过“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重视‘三全’育人生态格局建构”培养学生固本培元的素养力。  相似文献   

11.
道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伦理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着大量“非道德”和“不道德”因素。“非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非道德因素对道德的渗透、异化,甚至是直接取代;“不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有违道德基本精神的道德灌输和悖离道德基本原则的道德欺骗。“非道德”和“不道德”的遗德教育容易模糊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引发学生的逆反、戒备和敌视心理,不利于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确立道德的道德教育观念,让道德教育回归到道德的范畴之内,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学校德育何以可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德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性实践活动,总有其特定的目的。然而,仅有目的是不够的。一方面,因为目的是可错的;另一方面,实现目的依赖一定的条件。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只有“一切都是有条件的”本身才是无条件的。这一原理提示我们,应该注意研究学校德育的条件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模式,即先设定一定的德育目标(或文件规定,或领导人讲话),作为整个德育活动的出发点;然后以此为准绳来检验和衡量学校德育的成效。德育目的成为德育活动的逻辑起点。这种模式当然有其合理之处,它注重了德育活动的目的,提醒我们注意德…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实效性差既有学枝内的原因,更有学校外的因素。“高、大、空”的德育目标以及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失效的根本原因。道德建设离不开教育.但关键在实践。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的低效局面一直以来备受诟病,德育形式单一、知行脱节是其重要原因,如何才能走出德育困局?笔者认为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感化后教化,先“动之以情”,继而“晓之以理”,最后“立之以德”,让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达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实效性差既有学校内的原因,更有学校外的因素。“高、大、空”的德育目标以及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失效的根本原因。道德建设离不开教育,但关键在实践。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们在谈论学校德育现状时,经常用“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词,总是发出“德育乏力”的感叹,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低效率状态。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德育,以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德育,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也为摆脱目前学校德育的困境和无奈找到了突破口,为创新学校德育,改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苏立军 《教师》2019,(1):44-45
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推动下,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工作的重点已经从“成才”教育转型到“成人”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努力思考学校德育工作立德树人以及进一步探索“德育推进”的内涵,使学校德育具有厚实的内容、特征、载体和形式。面临当前“德育推进”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梳理、调整和提升,科学地推进。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推进会围绕问题:学校德育是否该向前延伸,在幼儿阶段就关注自主与规则、责任与意志的养成教育;是否要在小学中低段推进仪式与公共规则的强化教育;是否要在小学中高段开始推进学会负责、心理弹性的辅导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学校德育创新的指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创新学校德育的行动指南。要坚持以德治校,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方向,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德育创新,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普及,西方价值观念、黄赌毒等现象,严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造成校园文明礼仪缺失和道德底线下降。“小胜在智,大胜在德”。学校德育工作应发挥对学生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创新德育思路,推动良好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竺锡伟 《考试周刊》2007,(15):30-31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尤为突出。在“以德治校”的育人之路上,我们学校重德育、教师讲师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