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春晚的策划及编导们的指导思想错了,过时的大一统意识把他们束缚住了,节目已很难适应当今丰富的社会生活了。今年的春晚不出意料地为观众所指所唾,从舆论上看,观众指责赵  相似文献   

2.
每届春晚结束后,相声小品有多少内容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衡量这届春晚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比如,以往春晚相声《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小品《超生游击队》、《打扑克》等节目就给观众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然而,今年兔年春晚虽然增加了相声小品比重,但从观众的反映来看,除了赵本山《同桌的  相似文献   

3.
杨臻 《声屏世界》2011,(6):33-34
从期待、欢乐、失望到如今的围观,春晚不减热情,观众却渐渐无情。在这一过程中,春晚也慢慢从一场茶座式的"联欢晚会"变成了一台程式严格、试图皆大欢喜的盛典。如何留住观众,春晚需要转变思路,迈开步伐,学  相似文献   

4.
正"春晚"以每年数亿人的观众规模创造着收视奇迹,并由自发转向自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度媒介事件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始至今已历经三十年发展。1983年的"春晚"在国人心目中打下了深刻烙印。2005年,"春晚"由中央电视台多频道并机播出,收视率达到95.45%,创20年新高峰①。2008年,"春晚"满意度高达84.3%②。"春晚"的收视霸主地位几十年未曾动摇。"春晚"以每年  相似文献   

5.
晓方 《新闻前哨》2011,(3):95-95
今年央视最喜欢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揭晓,在小品项中,《同桌的你》高居榜首,赵本山再次蝉联小品王。  相似文献   

6.
华施琪 《今传媒》2016,(5):102-103
春晚作为中国观众的一道除夕盛宴已经走过三十年有余,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交网络平台的建设,人们对于春晚的评论越来越可以即时的展现.而在近些年的春晚播出过程中,对于春晚中种种“槽点”的吐槽也已经成为了观众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这些吐槽或是理性或是感性,多多少少都表达了对于春晚节目的一些看法.受众的娱乐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愈加多样化,但是春晚的推陈出新显然并不能完全跟上当代受众的脚步.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分别是“春晚与明星效应”“春晚与服装舞台”“春晚与潮流引领”阐述了春晚以及其对当代受众的娱乐需求关系.  相似文献   

7.
闫伟 《声屏世界》2011,(2):42-44
近二十年来,在春晚这个年度最丰盛的视听盛宴中,"赵本山小品"一直是最吊人胃口的极品菜肴之一,其受关注程度之高、影响力之大使他人望尘莫及。在1990年至2010年间,"赵本山小品"20次登上春晚舞台(1994年空缺),多次荣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我最喜爱的节目评选”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闫伟 《声屏世界》2011,(3):46-47
三、文化审视 作为一个比较知名的大众文艺样本,赵氏小品既是社会文化的荧屏缩影,又有相当的文化功能。总体而言,他一方面最大程度地调和了主流文化、乡土文化、大众文化等几种文化样式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也在文化表征的过程中暴露出某些弊端。  相似文献   

9.
2008年的央视"春晚"是十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台综艺晚会,回观2008央视"春晚",这台综艺晚会内涵丰富,主题鲜明,切入社会热点,展现时代风貌,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其舞台置景色彩协调、灵动多变、独具匠心,与节目相得益彰、异彩纷呈,晚会声音表达微妙传神,恰如其分地渲染节目,给观众以全方位的美妙视听享受;直播现场多机位、多角度的摄制,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出大型综艺晚会的曼妙与精彩。  相似文献   

10.
王睿 《传媒观察》2012,(5):13-15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演变成了媒介事件和国家仪式,但每年春晚直播结束后,网上便会掀起不小的舆论声浪,网友们纷纷展开对春晚文本的解构,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通过对网友春晚文本解构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试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1.
任陇婵 《视听界》2014,(2):14-15
央视春晚(以下简称“春晚”)办了30多年,一直是举国瞩目的电视节目。今年换了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担纲总导演,使春晚系列又多了一个“冯氏春晚”。央视这一回的“开门办春晚”,“门”算开得够大了。连冯导都被请过来,本身就是一大看点,央视的预热宣传也算到位,原以为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能够一举创下收视新高,结果却是10年来收视率最低,网络上的吐槽也创近几年之最。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11,(2):16-17
事由:电视与网络视频竞相参与的年度“春晚大战”,成为兔年春节的一道景观。湖南、北京、山东、海南、深圳等卫视网站以及第一视频、新浪网,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网络春晚,甚至央视也首次“杀”进网络春晚。  相似文献   

13.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营销方式,在春晚中的应用引来质疑。植入式广告有着自身优势,但若应用不当,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本文从虎年春晚中的植入式广告谈起,试对国内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卖拐》、《卖车》,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意味深长的讽刺,赢得观众一致好评,尤其其中赵本山的“忽悠”,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级新闻单位目前正在深入开展“三项教育”学习活动,但仍不时有一些类似的“忽悠新闻”在媒体上露面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诛少正卯"一案,可谓儒学的一大悬案。本文拟从"孔子诛少正卯"一案入手,通过梳理这一历史悬案的始末,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孔子"大一统"思想。  相似文献   

16.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营销方式,在春晚中的应用引来质疑。植入式广告有着自身优势,但若应用不当,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本文从虎年春晚中的植入式广告谈起,试对国内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7.
龚兰兰 《新闻世界》2014,(8):367-368
春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文化传播现象,本文在对朱迪斯·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从性别的视角解读春晚中的一些小品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营销方式,在春晚中的应用引来质疑。植入式广告有着自身优势,但若应用不当,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本文从虎年春晚中的植入式广告谈起,试对国内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中将"扶不扶"焦点话题在舞台上呈现,该小品的舞台语言特色鲜明,值得学习和借鉴.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喜剧幽默色彩贯穿始终;艺术夸张成份、层出不穷;遣词造句方面话里有话.该小品舞台表现力上将多重语言元素融入其中,促进节目更具有张弛力、感受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春晚的节目审查正在红红火火地进行着,媒体都在猜测谁在最后能上虎年春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有网友反其道而行之。在网上评选出“观众再也不想看到的10张脸”。出人意料的是,当选的全是春晚熟脸儿,著名笑星赵本山更是高居榜首。(2010年1月12日《成都日报》)除了赵本山外,还有郭达、巩汉林、蔡明、小沈阳等一干人。这上榜的10个人大多是娱乐圈的常青树。他们都曾经给全国的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笑声.现在怎么就遭到了网友们的嫌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