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中有这样一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教科书对“亦以明死生之大”作这样的解释:“也就是为了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死生,指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不同的生和死”。如果按照这种解释,上句就成了“也就是为了说明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不同的生和死的重大意义”。有价值的生和死,可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无价值的生和死,怎么能说成有重大意义呢?这样,上面的解释就和译文产生了抵牾。  相似文献   

2.
吕卫芳  童燕 《学语文》2009,(4):33-33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引用庄子的“死生亦大矣”,继而抒发了”岂不痛哉”的感慨。人教版中学语文教师参考资料如此解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自命意识——‘死生亦大矣’。“对此我们以为有牵强附会之嫌,”死生亦大矣”原本出自《庄子·德充符》,是阐述庄子生死观的,那么怎能否定庄子齐生死的观点呢?  相似文献   

3.
明末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在饱含激情地叙述了五人的动人事迹后,点明了写作的缘起—“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相似文献   

4.
<正>《五人墓碑记》是《古文观止》的最后一篇选文,入选过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关于此文的写作目的,作者张溥在文末写道:“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中的虚词“于”字,很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误解。在不久前的一次文言文翻译训练中,我发现班里有近一半的学生将这句话中“于”字理解为“比”,于是把“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一句翻译为“普通老百姓比国家社稷更重要啊”。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二册二十五课《五人墓碑记》有两条注释! (1)[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说明死生对人的关系之大。死生,指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不同的生和死。 (2)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意思是说,匹夫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大。匹夫,平民,这里指五人。社稷,指国家。这两条注释可以商榷。刘世南同志在《中国语文》—九七九年第四期发表《谈古文的标点、注释和翻译》一文指  相似文献   

6.
张溥于《五人墓碑记》的篇末,点明了他的写作意图:“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他觉得为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因奋击阉党而殉难的五人,“立石于其墓之门”,不仅要记其壮烈牺牲的事迹,而且要说明其慷慨捐躯的意义,这才能很好地表彰死者,激励后人。因而本文既叙且议,叙议结合,事约理明,相辅相成,使行文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这种写法,颇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7.
一、《始计》:“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十一家注》李筌曰:“兵者凶器,死生存亡系于此矣。”李以两句为一意。而贾林曰:“地犹所也,亦谓陈师振旅,  相似文献   

8.
《五人墓碑记》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文章字数不多,但生动形象,感人肺腑;这除了内容真实、选材典型外,尤其...  相似文献   

9.
孔子哭颜渊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透过孔子的哭之痛与爱之深,体察了这位生命在场的良知哲人的生死观。孔子是一位秉具真性情的圣哲,他通过体验颜源之死这一“临界处境”,穿透了“死生”、“富贵”这一重价值,由此透示出了这位以“仁”立教的圣哲不以“死生”、“富贵”为念的那层生命的洒脱和高尚的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10.
创意说明《五人墓碑记》是一篇碑文体散文,全文以“义”为核心,采用叙议结合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中心。学习本文应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及文章的主旨。同时,应扫除文言文的语言障碍,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浯: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力图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气势恢宏,情理并茂,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与精神的写法。2.掌握和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巩固  相似文献   

11.
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兰亭集序》别有魅力,其对于生命的感悟是前所未有的.其对于现代人甚至未来人的人生观也有启发意义,选得好。而《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12月第1版第150页.却把“死生亦大矣”作为全文的主旨.并说:“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便是作者的高远处。”我不敢苟同,特撰此文,以求榷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2.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高语三册)引用了《左传》里的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并接着诠释说:“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在这里,学识渊博的司马光偶有不察,释“共”为“同”。而教材则完全承袭其说,将“俭,德之共也”释为“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则是以讹传讹。实际上,“德之共”与“恶之大”对举成文,“共”应是“洪”的通假字,亦训为“大”。我们知道,“俭,德之共也”语出《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据载,鲁庄公在位日久,便欲大肆装饰其祖  相似文献   

13.
古“箦”与“笮”,其为物之大类同,而为用异。为其大类同也,故其音相近:箦,侧革切,庄母麦韻字,上古韵归锡部;笮,侧伯切,庄母陌韻字,上古韻归铎部。两字双声,韻亦邻近。为其用异:箦用于床,笮用于屋,故又不相混。至于“箦”“笮”之与簟、席,古者制异、用异,声韻亦了不相涉,截然为二。今之为字、辞书者,混淆不清,洵属疎失。《辞海》(修订本)竹部: 箦用竹片编成的床垫子。《礼记·檀弓上》:“华而(耳完),大夫之箦与?”亦泛指  相似文献   

14.
《说文》:“昔,乾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腊,籀文从肉。”段玉裁注“乾肉”云:“《周礼》:‘腊人掌乾肉。凡田兽之脯腊(月无)胖之事。’郑云:“大物解肆乾之,谓之乾肉,若今涼洲乌翅矣。腊,小物全乾者。’郑意,大曰乾肉,小曰腊。然官名腊人,则大物亦(亻再)腊也。故许浑言之。”注“从残肉”云:“谓人(?)也,象形。”注“日以晞之”云。“昨之残肉,今日晞之,故从日。”注“与俎同意”云:“俎从半肉,且荐之。昔从残肉,日晞之。其作字之诣同也,故曰同意。”“昔”为“乾肉”说,自许慎始,经《说文》学家发挥,沿袭了一千九百年左右,至今仍被古文字学者奉守。如康殷《文字源流浅说》云:“(?)甲释昔,可能是象在日光下晒制乾(腊)肉条之状。把一条条肉晒干是要几天时间的,因而殷人卜辞称几天之  相似文献   

15.
“诚明”之境是儒者“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是儒者的安身立命之地。“存在”的“澄明”为“此在”的人生追求,亦为“此在”的“无何有之乡”。两种不同人生境界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孔子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个论断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明·李贽说:“三个字便讲了一部《诗经》(《四书评》).人们普遍认为,这不仅仅是对《诗经》的认识,也是孔子对诗歌的认识.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五》:“盖知诗人之意者莫如孔孟,虑学者读诗而不得其意者,亦莫如孔孟,是以有‘无邪’之训焉.”  相似文献   

17.
<正>“生就意味着死”,生命乃人生旅途的起点,死亡为生命右程的归宿,情欲则是生命的火焰,贯穿社会肌体的血脉,联结生死两端的诺亚方舟。“死生亦大矣”,不独哲学家寤寐求之,也令文学家躁动不安,开拓了古典文学新的审美领域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里引有陶渊明的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民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课本把“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巳歌”释译为“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此注不全,不能体现鲁迅先生的用意,问题出在“亦”字。《古书虚字集释》注“亦”犹“或”也。“或”古读若“域”,与“亦”为双声。《列子·力命篇》:“故贵之或不生,践之或不死,爱之亦不厚,轻之或不薄”,“亦”与“或”为互文。左思《招隐》:“纤鳞亦浮沉”五臣本  相似文献   

19.
宋丙彪  李静 《考试》2003,(10):4-4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译出原文大意。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直译时可辅助以意译。翻译的具体方法有: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如:故予与同社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也。”朱熹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明人陈献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台湾学者南怀瑾亦和陈献章有同样见解。他认为:“大疑者大悟,小疑者小悟,不疑者不悟;没有怀疑,何来开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