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项目概况 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和实现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确定的奋斗目标,《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2006~2020年我国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震预测水平;加强基础信息调查,有重点地提高大中城市、重大生命线工程和重点监视防御区农村的地震防御能力;完善突发地震事件处置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确定相应的战略行动是落实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9):92-92,F0003
申旭辉,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应用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地震局卫星计划实施专家组组长,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遥感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天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升村镇综合功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启动了重大项目“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共分为14个课题,“中原地区基本农田保护技术研究应用”课题是其中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分析“十一五”时期西藏科学技术发展基本形势的基础上,根据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总体要求,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西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西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制定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云南科技管理》2009,(6):81-81
2008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云南省中长期(2006—2020年)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导下,我校明确了科研工作基本思路一“构建一个体系;加强三个建设;强化四个结合;提高三个能力”,即构建科研规范管理体系;加强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和基础平台建设;强化学校科研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民族特色相结合、与国际化的办学目标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动力与障碍——从制度环境角度看科技社团创新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确定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未来15年的经济技术发展纲领,在全国迅速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发展热潮。中国科协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要求各级科协和所属科技社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其中,《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科技社团定位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并提出了建设目标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社团”。  相似文献   

7.
王渝生 《科协论坛》2006,21(3):9-11
最近,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两个《纲要》的发布,不仅描绘了未来15年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而且也吹响了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进军号角。  相似文献   

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而新设立的一项国家科技计划。2006年10月。由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王喜太主任主持的“残障人生活保障辅具研究”项目完成可行性论证、课题评审及预算评审评估等工作,项目共投入经费总额2940万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既有社区和建筑绿色化改造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城市社区绿色化综合改造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12BAJ06B03)项目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任务及其优先主题任务部署以及“十二五”重点科技任务类专项规划、部际合作、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确定的重点任务需求,针对我国既有社区和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城市社区绿色化改造技术集成体系,可为城市社区的绿色化改造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池顺良,男,我国资深地震监测预报领域观测技术专家,河南省鹤壁市科委副主任、市七届政协副主席、鹤壁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主要从事钻孔应变仪器研制、地壳应变与应变固体潮观测、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地震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2.
九大问题挑战"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提出:到2020年,中国力争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3.
《西藏科技》2006,(12):23-33
未来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推进我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基本趋势以及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精神,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4.
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特制定如下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11):I0001-I0001
“十一五”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围绕《规划纲要》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制定了60项配套政策,78项实施细则,各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570条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开局阶段.……  相似文献   

17.
北京邮电大学张晓光教授以偏振模色散白适应补偿的研究在国内外知名,主持参加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先后两次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光纤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2001.2004)完成后获得了最高分“Aa”;另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高速光纤通信传输系统中信号损伤动态结合的光电均衡技术》(2009—2011)还在进行中。一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偏振模色散缓解技术与补偿技术动态结合的研究》(2006),该项目评价为“优”。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1,(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央财政始终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的支持,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五》,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  相似文献   

19.
政府资助的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是政府直接干预科技,使之成为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在经济社会分析、技术预测和定期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纲要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文章试图用科学发展观思考"监测评估什么、怎么监测评估、监测评估依靠谁、监测评估为了什么"等方面的问题,并根据新时期科技新方针的要求,提出有关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监测评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项目简介 “水库地震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根据水库地震的特殊性与水库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需求,研发针对水库地震的近场数字地震观测仪器及组网技术;深化对水库地震发生条件(环境和机理)的认识,提出1~2项对水库诱发地震具有一定预测意义的方法及判据;建立水库地震震例库,研究水库地震发生地段和震级上限的预测方法,提出典型水库诱发地震危害性评定技术和预瞽技术。项目设置了4个研究课题:水库地震近场监测技术研究。水库地震发生条件探测技术研究,水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典型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定技术及预警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