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学习数学要经历一个把外部的感性材料通过思维活动转化为内部心理的智能“内化”过程,这是学生深透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和形成数学能力的核心。知识内化的关键是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其基本途径有:一、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培养思维的准确性感觉到的东西并不等于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理解的过程,就是把新的学习内容“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即实现知识的迁移,使某一概念和相关概念在头脑中  相似文献   

2.
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的通道,是联系概念、规律的纽带。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拓展物理知识,因此在现行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过程,师生对此均十分重视。但用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审视现行习题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现行的习题教学仅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二维目标紧密联系,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后面更有价值的东西,它反映了本次课改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化。那么,习题教学中应该怎样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呢?这是实施新课程时遇到的新问题。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并体验探究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使物理教学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如何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学就是要让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物理教学就是要将前人从事智力活动的方法转化为学生的认识能力。物理教学就是要把蕴涵在知识载体中的观念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5.
李征宙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3):53-54,93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后进生恰当运用心理期待的方式,不仅可以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其积极性的心理因素,而且还可以把对学生的外部要求转化为他们的内部心理需要,把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学生主体的东西,把实际操作转化为智力技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初中物理课改实施提出了三种走向建议:“走向科学本位”,“走向体验性课程”,“走向程序性思维”。也就是说,初中物理教学应该以提高科学素养为目标,凸显学科特征,逐步培养物理思维;在课程实施时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生活经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乃至与生命的同步发展;教学过程就是一种思维的整理过程,其目的是把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联系的桥梁就是程序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途径□黄幼益小学生的数学素质高低,不仅取决于学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掌握多少知识技能,并把这些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在教学中应加强思维训练,使知识与技能“内化”成为学生的数学素质,下面谈谈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思维...  相似文献   

8.
王慧君 《江苏高教》2004,(5):131-131
一、“大学物理”课程中文化品性的缺失 “大学物理”课程中文化品性的却失主要表现在:1.物理知识被凝固、化约、组合成一种僵文化。以课程的工具性功能为价值取向,将科学文化知识视为一种凝固化的的东西,把实证化、效率化作为课程科学化标准的核心指标,致力于建立科学严谨的逻辑结构体系,排斥学生的经验与参与。凝固化知识由于缺乏文化的内化和升华机制,不能产生启迪、振奋、激励的效应,致使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奴隶。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来的部分东西。”根据我的理解,这“忘光后留下来的东西”就是素质。素质形成后是忘不掉的,它会伴随你一生,它会为你今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想办法把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成他们个体稳定的素质。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英语,是中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同样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素质和提高其英…  相似文献   

10.
“声音”是能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重要一节,但由于声音是看不见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缺乏现象的直观性,阻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利用软件,把不可视的声音转化为可视的波形,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促进物理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探究活动为主要抓手的学科,强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科版《物理》八九年级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物理实验达到271个之多。“以实验促发展”,“从活动中学”,由此凸显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实验活动因此成为学生知识自主构建的重要途径.它是将物理知识从可能性向现实化转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翻转课堂在物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将“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进行了翻转,突破了传统物理教学的时空限制,为物理课堂注入了生命力,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了自主学习者。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使翻转课堂真正发挥作用,初中物理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学标准,培养初中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初中物理课改实施提出了三种走向建议:“走向科学本位”,“走向体验性课程”,“走向程序性思维”。也就是说,初中物理教学应该以提高科学素养为目标,凸显学科特征,逐步培养物理思维;在课程实施时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生活经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乃至与生命的同步发展;教学过程就是一种思维的整理过程,其目的是把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联系的桥梁就是程序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学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这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颇有“生命力”的问题.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走出校门的学生对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大多不再记得,多数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也与物理没有直接关系.那我们如何理解物理教学呢?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什么是教育?当一个人将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全部忘记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同时,〈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将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我们认为:物理教学的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是的将物理思想方法植根于学生的大脑之中,形成所谓“缄默知识”,以让他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中实验技能培养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的手段。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曾对中、美两国学生进行一番比较后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为整体提高初中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我市今年开始把理化实验技能列入中考范围,作为普通高中录取的参考。从明年开始以每科15分计人中考总分。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对问题的物理情景建立、理解有关。很多难题“难”就难在物理情景不清,因此无法运用物理规律解题。对教学中的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好,也与教师没有设立合适的物理情景进行教学有关。可以说,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正确的物理情景。物理问题都是通过某种物理情景呈现的,这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些有形客体或理想模型密不可分的。从因果关系看,“景”是通过“物”呈现出来的,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触景生情”,物理客体的运动变化产生物理情景,反之,物理情景寓于物理客体的运动变化中。从心…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有目的的行为,它只有通过学生本身的参与和内化吸收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了教学成败的关键。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探究的乐趣中产生学习动机,将会使其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18.
陈才兴 《教学月刊》2002,(11):36-39
中学物理教学是通过对各物理知识点的分课时教学完成的,是以物理知识点为课时教学的活动中心。这种“点式”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略了物理知识问的整体联系。构建物理知识网络,就是要构建各物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把知识点珠联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中学物理的基础性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的夯实上,中高考的升学压力往往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在比较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能的培养,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考完就忘,不用就忘。爱因斯坦说过:“学校教育就是学习的东西忘光了之后还留下来的东西。”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中学阶段利用物理学科培养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与时俱进的新课程培养目标。如何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建构?如何促使他们在获取基础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学习,能够创新,能够实践?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怎样设计学生活动,就成为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