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秦取野王,并以此为基地,北伐上党,韩、魏危急。韩、魏若亡,赵国便失去了屏障。因此秦取野王,奠定了灭亡韩、赵、魏的基础,揭开了秦灭六国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文化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三晋文化既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可依托的比较优势,也是山西实现文化强省的新型竞争力,其产业化还是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三晋文化对秦文化具有重要影响,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政治原因造成的秦晋广泛交流;其二,秦赵相同的族源和风俗有利于双方文化的交流;其三,相似的外部环境造就了秦晋相似的文化性格,便利了双方的文化沟通。  相似文献   

4.
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深受三晋文化的影响,三晋文化在黄河流域文化中最具典型代表性,主要包括:农耕文化、晋商文化、西口文化等。其地域文化在动作、风格、审美等各方面影响着山西民间舞蹈的风格特色及形态,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山西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5.
三晋文化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根于黄土地,由黄河水哺育成长的三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原因,它又不同于齐鲁文化和吴越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民族融合性、兼容并包性、地域差异性和黜华尚实性。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的特色,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6.
三晋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三晋文化所承载的道德品行、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深入研究三晋历史文化,充分挖掘三晋文化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并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对荀子籍贯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荀子山西郇邑人说(包括临汾说、临猗说、绛县说等);二是河南原卫国故地人说;三是河北邯郸人说.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察,本文认为荀子的籍贯为赵国都城邯郸是具有较为充分依据的.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对荀子籍贯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荀子山西郇邑人说(包括临汾说、临猗说、绛县说等);二是河南原卫国故地人说;三是河北邯郸人说。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察,本文认为荀子的籍贯为赵国都城邯郸是具有较为充分依据的。  相似文献   

9.
《古陶文汇编》是收集各种古陶文拓片,按照国别进行分类的专著,《古陶文汇编》9·106中的人名当释作"范";《陶文图录》5·28·2中的姓氏当释作"潘",《古玺汇编》1067中的人名当释作"不闻";《古玺汇编》0301中的第一个字当释作"■";《货系》1525中的字当释作"郅"。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境。三晋红色文化资源凝聚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厚重的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充分挖掘三晋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并转化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邯郸地名考     
“邯郸”之名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和《竹书纪年》里,因此,邯郸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溯及到3000年前。然据笔者分析,邯郸地名是历史移植而来,与上古天子云阳氏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名就是一部城市文化史,也是城市居民长期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真实、生动地反映。对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来说,长沙地名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长沙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山国王权是战国王权专制的一个缩影.中山国王的权力在政治、经济、军事、祭祀诸方面均有所体现,中山王权的专制集权性丝毫不逊于同时期的中原各强国.  相似文献   

14.
地名常常是历史的影子,如古有炎帝,今有炎陵县;近有雷锋,今有雷锋乡。现今的地名大都与某一历史时期的某一事件或人物有关。湘东有一连串的地名当同远古神农至尧舜禹时期的辉煌历史有关。有的大家已熟知,在此不论。有的还较生疏。如凤凰山、云阳山、黄陵、云田、青阳(长沙);耒水、mi水、攸  相似文献   

15.
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工商业阶层。他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立足于社会历史舞台。他们所从事的生产和经营,构成了新型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传世文献中有关燕国地名的记载很少,难窥其全貌;但是考古出土的战国时期燕国文物中涉及地名的资料不少,因而为研究燕国地名提供了重要史料。本文主要利用考古文物资料,结合文献,考证战国时期燕国的相关地名,以补史书之缺佚。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灵寿市场繁荣,且有着严格的管理。在市场的规划布局方面,灵寿城市场内店铺密集、排列整齐,道路交通便利。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根据陶文推测,中山国设有"市"这一市场管理机构,考古中发现的市场建筑设施应该就是市场管理机构的官署建筑。中山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度量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阏与之战是战国后期秦、赵两个强国之间的一场著名大战,战争的结果是秦败赵胜,关于阏与古战场的方位,自古以来形成了山西沁县乌苏说、山西和顺说与河北武安说.对三种说法进行了剖析,认为,战国时期存在两个阏与城,一属韩在山西沁县,一属赵在山西和顺.  相似文献   

19.
汉末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的战场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西走马岭上,蜀汉时移置于走马岭山下的谷地。三国后期的阳安关、关口为阳平关的别称,而非位于今陕西宁强县西北的关城的别称。张鲁城位于今勉县西北咸河上游的隘垭口,并非今人所谓的白马城。张郃屯兵之地广石在汉水北岸、阳平关西北今勉县西北的隘垭口至茶店一带,决非胡三省等所谓的在"巴、汉之间"。《三国志》之《法正传》、《先主传》中"定军兴势"为"定军山"或"定军山势"之误,与"兴势"无关。刘备与徐晃激战之地马鸣阁应在陈仓道上的略阳东南至勉县西北,不可能在已被多数人认可的今四川广元市境内。  相似文献   

20.
漆器艺术是一门比汉字更为古老的传统艺术文化。战国时期漆器在中国漆器史上是个大发展和极其繁荣的时代。战国时期的漆器以楚国的最为著名。楚漆器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应用与艺术趣味的完美结合。本文从楚漆器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自然环境和楚风浓郁的人文环境入手,从漆器的主要纹饰及其发生机制、器物造型、装饰手法、色彩的运用等方面展开,深入而全面地阐释楚漆器的纹饰的形成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