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同步数字系列SDH是新一代数字传输体制,在很多地区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SDH设备传输网络,它具有十分高的传输性能,以其自身明显的优势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并被广泛的应用。本文从SDH复用路线的传输原理以及SDH的传输系统这两方面来进行研究的,提出了SDH传输系统的现状以及SDH在未来城域接入网中的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SDH微波传送网在保障广播电视节目传送的同时如何满足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将传送网转变为传送网和业务网一体化的多业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简述了运用MSTP技术对广电SDH微波编解码系统进行IP化改造,构建一张支持多业务传送,且组网灵活、带宽利用率高IP化传输网络。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广电干线网采用双点过环,两环相交的拓扑结构。由于作为业务汇聚点的省中心节点站并不是过环节点,苏北环网的所有双向业务,在汇集至省中心节点站时,重复占用了其所在的苏南环网相应的通道资源,降低了省干线网的资源利用率。为此,我们对调整省广电干线网过环节点位置的方案进行设计、论证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4.
增城广播电视SDH微波系统担负着传输广播电视节目源、回传信息、开拓多功能业务的重任。本文介绍了SDH微波传输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其中重点阐述了故障处理中的定位、分析和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新安装的准同步数字体制(PDH)的传输系统已急剧的减少,在一些通信发达的国家甚至已停止安装PDH传输系统。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安装同步数字体制(SDH)的传输系统。我国也不例外。由于不断地将SDH传输系统引入到长途干线网、市内中继网和用户接入网中,使得网络结构,电信管理功能等发生了变化,因而也使传输测试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对于通信网络的要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沿着现代化的通信网络,逐步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传统的PDH技术传输网络,并不能满足大容量信号传输的要求,SDH技术传输网络,便应运。本文就SDH技术在基础传输网络中的应用,以及传输网络的应用特点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工作思路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我国通信业务量也迅速增长.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和研究了新形势下SDH传输网络的特点与组网模式,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微波作为吉林省广播电视传输的一种主要手段,为广播电视播出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吉林省广电微波站SDH数字干线站34座,电路全长1536.32公里,1995年进行数字化改造至今已经运行13年。模拟支线微波站32座,电路全长1274公里,是在1985-1996年期间建成或改造成的,已经运行20多年。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对于通信网络的要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沿着现代化的通信网络,逐步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传统的PDH技术传输网络,并不能满足大容量信号传输的要求,sDH技术传输网络,便应运。本文就SDH技术在基础传输网络中的应用,以及传输网络的应用特点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工作思路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汪巍 《声屏世界》2008,(8):70-71
近年来,随着江西广电网络的快速发展,全省广电SDH传输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大容量、宽频带、标准化、数字化的集广播电视节目和综合数据业务信息为一体的先进传输系统。但是由于一些广电网络分公司的网络维护技术力量有限,导致省二级干线SDH网的故障率和阻断率都远远高于省一级干线SDH网。为了确保安全播出,近期江西广电网络建设了江西广电网络省光缆干线SDH传输网集中网管系统,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实现了对全省二级SDH传输网进行集中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11.
谈谈广播电视研究和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明 《现代传播》2007,(4):104-108
广播电视是20世纪问世的传播工具.中国的广播事业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电视事业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对广播电视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经过近8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众多教学研究者的悉心钻研,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学已逐步建立起来,成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2.
广电理论研究与实践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实事求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实事求是”及“实事求不”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并结合我国广电事业与产业发展的基本现实,阐述了上述两原则对广电理论研究及广电实践的指导意义。文章论述从广电改革、广电资源配置及广电宣传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资源整合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尧风  钱践 《现代传播》2004,(4):78-82
文章探讨了在广播影视产业改革过程中 ,有关广播电视资源整合的各方热点问题 :一、论“集团化” ;二、论结构整合 ;三、论本体整合 ;四、论纵向整合 ;五、论横向整合 ;六、论机制整合。  相似文献   

14.
胡智锋(以下简称"胡"):<现代传播>从2004年第一期开始,每年开篇做一个业界与学界的对话,邀请业界领袖、学界代表性人物,对中国广播电视的现状及未来进行分析探讨.至今已经持续七年了,本年度邀请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王云鹏副台长和社科院的时统宇先生.2010年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收官之年.2011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相似文献   

15.
时间:2009年12月12日 地点:中国职工之家 对话人:朱虹 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胡智锋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兼本刊主编、博士生导师 整理者:曾祥敏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本刊特约编辑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金融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发展要求 ,提出了借鉴美国国防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操作环境 ( DII COE)的思想进行系统的技术体系结构设计的思路 ,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产业角度看广电新媒体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广电传媒领域,数字化的新媒体颠覆了原有的传播渠道,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广电新媒体面临着社会公司的竞争,也面临着政策、体制、机制、资本、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广电新媒体的发展没有退路,只有在新媒体的角逐中胜出,才能掌控未来广电市场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市场、技术、政策及其三者之间的博弈进程推进了我国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在发展中各种矛盾的冲突演变成就了数字新媒体发展的现实状况,而且正是这些冲突演变构成了产业政策不断调整的基础.因此本文分析和研究我国广电数字新媒体,是从其发展动因和现状入手,进而剖析其发展演变进程中的冲突,最后的落脚点是对我国广电数字新媒体产业政策不断调整创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2005年是中国广电媒介产业的"决胜之年",针对"决胜之年"中国广电媒体的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作者有四个方面的判断从博弈到决胜;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谁来打破胶着的平衡状态;直面直播卫星电视.  相似文献   

20.
尧风  林锋 《现代传播》2005,(3):69-72
本文对中国广电媒体的性质和属性在已有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公益性"和"经济性"两个重要概念一、"公益性"与"经营性"是同一主体内并存的双重属性;二、"公益为本、经营为用"的属性定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三、"公益为本,经营为用"的属性定位在当下广电体制改革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