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的来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些年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为改变这种状况,要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农民增收政策;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转变农民增收方式;建立农村股份合作机制,加大农民增收力度;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捷而又廉价的道路。延安的红色旅游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机遇,只有有效地抓住这一机遇,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民增收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大农民增收力度,是我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纵观改革开放20多来年,农民收入经历了增长高速、放缓、再高速的过程.目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制度体制问题,科技推广和农业技术含量问题,城乡二元差距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稳定党在农村的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等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但目前我国的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着严峻的形式。根据对农民增收缓慢原因的分析,从调整农业政策、完善社会体制、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实现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建议,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周奎生 《职教论坛》2004,(8S):31-32
当前.“三农”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羁绊。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增收,只有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生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村职成教育消除农民增收"软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农村职成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消除农民增收软肋,是推动我国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实现我国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当前最重要的发展课题。而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目标。国际经验和我国发达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事例证明,在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双重体制影响和制约下,应该以教育的方式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约57%,农民增收情况如何显然已经成为影响安徽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安徽省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农民收入的来源与结构,并且结合省内国内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深入剖析了影响农民增收的障碍与制约因素,最后从进一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推进种植业的稳步发展、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劳务市场、加大改革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晓风 《天中学刊》2002,17(4):112-113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由于农产品总体上供大于求,价格持续走低,乡镇效益整体下滑,农民收入在改革开放以来连续高速增长之后,近年来开始出现增长乏力,增势减缓的不利局面。尤其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受到极大冲击,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滑,农民增收更加乏力。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农村干部“头痛”的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意义 第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部农村工作目标的集中体现。农村各项工作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通过农民收入的提高,推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市场的消费,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对农民的收入现状、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浙江小城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浙江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多、规模小,小城镇城市化水平低,聚集功能弱等。进一步促进浙江小城镇发展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主要内容包括:(1)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要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2)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城乡发展、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3)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种说法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实际上,无论在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从理性农民假说和现代产权理论的观点看,这种说法都是不科学的。对于现代农民来说,“收入”才是“命根子”。因此,破解“三农”问题,必须冲破传统土地“命根子”说的束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随着大量移民进入牡丹江地区,区域经济得以开发,为城镇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是牡丹江地区城镇兴起的根基;农产品的外运和销售为区域城镇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农产加工业的发展为区域城镇的兴起奠定了手工业基础;林、矿业的开发与建设对区域城镇的兴起有着催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北省嘉鱼县黄家湾镇农民收入问题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但该地的农业协作组织不健全、水利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等原因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后续乏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需要继续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组织创新,同时发挥民营经济的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农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农民教育直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有利于广开门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大量进城打工成为最具社会经济影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农村劳动力的一次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一次转移,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必须积极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推进城乡统筹,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进行了分析:一、农村劳动力的一次转移简析;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由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必然;三、政府和全社会要大力推进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  相似文献   

18.
学习、借鉴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成功经验,创造适应于国内外市场经济需求的“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对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向纵深拓展,缩小农村单元之间经济差距,广开农民增收渠道,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尽管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在民族地区,城乡差距却呈加速扩大趋势,而破解难题的核心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基层人才资源的开发,本文在对凉山州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基层人才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渭南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东大门,但渭南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着农民收入偏低、农民科技素质较差、青壮年劳动力匮乏、宗教活动比较活跃、环境意识比较淡薄等问题。只有加快发展高科技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素质等措施,增强渭南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